登录 | 注册
中华吉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吉氏论坛 >> 吉氏人物 >> 浏览主题 版主:吉双文
 
 吉氏族谱   吉氏商贸   吉氏新闻   吉氏源流   吉氏分布   吉氏人物   吉氏音像   吉氏文化  全部分类
  回复:古代姞姓和历代吉氏先祖先贤名录 第 41 楼

三、魏晋南北朝
1、吉黄:冯翊池阳(今陕西泾阳)人,吉茂孪生兄长,出任长陵令,听到自己的老师赵温去世的消息,弃官奔丧。
(据《三国志》)
2、吉茂(?—238):字叔畅,东汉、曹魏时冯翊池阳(今陕西泾阳)人。好读书不耻下问,隐处武功南山,学宗郑康成,隐居不仕,随遇而安,与世无争,不招引党锢之祸。后被州里举荐为茂才,出任临汾令,复拜议郎,为官清静,不欺黎民,魏明帝景初中(238)逝世。
(据《三国志》、《太平御览》、《通志》、《玉海》、《中国人名大辞典》)
3、吉千:洛阳人,三国魏黄初元年(220)时铸鼎之工匠。按《五代史·唐六臣传》记载,张同居洛阳敦化里,浚井时得一古鼎,上有铭文曰“魏黄初元年春二月,匠吉千”。
(据《五代史》)
4、吉朗(?—316):冯翊莲勺(今陕西渭南)人。西晋愍帝时任御史中丞。建兴四年(316)西晋王朝灭亡时,朗叹曰:“吾智不能谋,勇不能敌,何忍君臣相随,北面事贼虏乎?吾对君不忠,为民不德。”遂举刀自杀殉国。后代吉氏家人为纪念这位“为国尽忠、为民尽德”的先人,就以“忠德堂”作为冯翊吉氏家族的宗祠堂号。
(据《通鉴》、《晋书》、《玉海》、《中国人名大辞典》、张学衔《华夏百家姓探源》)
5、吉挹:字祖冲,冯翊莲勺(今陕西渭南)人,吉朗之孙。东晋孝武帝初(373),前秦苻坚攻陷东晋梁益,经桓豁举荐,率兵抵抗苻坚,屡挫其锐;任魏兴太守,寻加轻车将军、领晋昌(今山西定襄)太守,功拜员外散骑侍郎;后来苻坚部下韦锺围攻魏兴,城陷后不言不食而死。苻坚感叹道:“何晋室之多忠臣耶!”后来晋帝接获挹公遗疏,知其忠贞殉国,特追赠益州刺史。
(据《晋书》、《通志》、《玉海》、《中国人名大辞典》)
6、吉翰(372—431):字休文(一作材文),冯翊池阳(今陕西泾阳西北)人。南朝刘宋武帝时,初为龙骧将军道怜参军,清谨勤正,随道怜北征广固,赐爵建城县五等侯,永初三年(422)转道怜太尉司马;宋文帝元嘉四年(427)任梁、南秦二州(今陕西汉中、甘肃成兴)刺史、将军等职,业绩显著;后迁益州(今四川成都)刺史,在益州著美绩,甚得方伯之体,著有《秦纪》十一篇,论者称之。元嘉八年(431)卒于官,时年六十,追赠征虏将军。
(据《宋书》、《南史循吏传》、《史通》、《通志》、《玉海》、《中国人名大辞典》、江苏海安《吉氏族谱》、重庆合川《吉氏族谱》)
7、吉谋:南朝刘宋时(420—479)秘书郎。
(据《万姓统谱》)
8、吉文甫:南朝刘宋时(420—479)散骑常侍,到梁时(502—589)著有《异字同音》三卷,又著《十五代略》一卷,起自庖牺(伏羲)、止至晋。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刻本的《异字同音》一册收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据《隋书》、国内外图书馆藏“吉氏资料”)
9、吉毗:南北朝西秦乞伏暮末时(428—429)为西秦将军。
(据《北史西秦列传》、《玉海》)
10、吉士瞻:字梁容,冯翊莲勺(今陕西渭南)人。自幼心怀壮志,有一次梦见积聚得十一张鹿皮,喜曰“鹿者,禄也”,预兆能得高官厚禄,后来果然当上了太守、刺史。由此,“鹿皮系梦”之说广为流传,湖南一些吉氏族人则以“梦鹿堂”为堂号。其事迹有:南朝齐末时随萧颖胄起兵,和帝授以领军司马;入梁,梁武帝(502—549)授为太子卫率,迁任南阳、武昌太守,以功历巴东相、建平太守;后任梁、秦二州刺史,西阳、武昌二郡太守。在郡清廉,家无蓄积。病卒,谥“胡”。
(据《梁书》、《玉海》、《中国人名大辞典》、《历代人物谥号封爵》)

作者:吉家林 (2014/11/14 14:44:20)   回复此贴
  回复:古代姞姓和历代吉氏先祖先贤名录 第 42 楼

11、吉翂(491—?):字彦霄,冯翊莲勺(今陕西渭南)人,家居襄阳(今湖北襄樊)。南朝梁武帝天监五年(506)十五岁时,其父被恶吏诬陷下狱,翂乃为父击鼓鸣冤,愿代父受刑,父冤因此得以昭雪,故有“孝童擂鼓”之盛誉。十七岁时应辟为本州主簿,出监万年县(今陕西临潼北),上任数月后,力促当地风气祥和。又自雍至郢,被聘任为湘州(今湖南长沙)主簿。后乡人裴俭等连名荐其孝行,敕付太常,以表彰其纯孝。
(据《梁书》、《玉海》、《中国人名大辞典》、张学衔《华夏百家姓探源》)
12、吉底俱:南朝梁时(502—557)僧人,善画。姚最云:“外国比丘,既华戎殊体,无以定其差品。”
(据《续画品》、《历代名画记》、《图绘宝鉴》、《中国美术家人名大辞典》)
13、吉苟子:南北朝东魏时(534—550)民望(今河南长葛)人,东魏“敬史君碑”中有其名。
(据《金石萃编》、江苏东台吉城《东魏敬史君碑考》)
14、吉贵:野王县(今河南沁阳)人,北朝北齐天保三年(552)为功曹,“宋显伯等造像龛碑”中有其名。
(据《金石续编》、江苏东台吉城《宋显伯等造像龛碑考》)
15、吉邕:冯翊(今陕西)人,北朝北齐天保三年(552)见传,“宋显伯等造像龛碑”中有其名。
(据《金石续编》、江苏东台吉城《宋显伯等造像龛碑考》)
16、吉清仁、吉元可、吉先华:冯翊(今陕西)人,北朝北齐天保八年时(557)见传,“邑义垣周等造像碑”中有其名。
(据《金石续编》、江苏东台吉城《邑义垣周等造像碑考》)
17、吉璜颈:唯那(今河南登封)人,北朝北齐天保八年(557)见传,“邑义垣周等造像碑”中有其名。
(据《金石续编》、江苏东台吉城《邑义垣周等造像碑考》)
18、吉伯仁:河南偃师人,北朝北齐天统三年(567)见传,“宋买等二十二人造像碑”中有其名。
(据《金石萃编》、江苏东台吉城《宋买等二十二人造像碑考》)
19、吉贤齐:冯翊(今陕西大荔一带)人,南北朝时任青州长史、行台左丞。其子为吉昂,孙为吉义臣,曾孙为吉怀恽。
(据吉家林《唐垂拱三年冯翊吉怀恽君墓志铭碑考》)

作者:吉家林 (2014/11/14 14:44:43)   回复此贴
  回复:古代姞姓和历代吉氏先祖先贤名录 第 43 楼

四、隋唐五代
1、吉昂:冯翊(今陕西大荔一带)人,吉贤齐之子。隋代时任凉州府记室参军、新安郡主簿等职。
(据吉家林《唐垂拱三年冯翊吉怀恽公墓志铭碑考》)
2、吉谦:冯翊(今陕西大荔一带)人,世居洛阳。隋代时任骠骑大将军、襄州(今湖北襄阳)刺史。其子为吉哲,其孙为吉顼。
(据吉家林《唐先天元年冯翊吉浑公墓志铭碑考》)
3、吉琰:冯翊(今陕西)人,汉代同州(今陕西大荔)刺史吉瞻的后代。隋开皇十三年(593)所修“梵石室志铭”中有“冯翊吉琰,才高学博,清搜其词,式昭立壤”之句。“梵石室”在山东益都县。
(据《金石续编》、江苏东台吉城《隋梵石室志铭考》)
4、吉义臣:冯翊(今陕西大荔一带)人,吉贤齐之孙、吉昂之子。唐初时任骁骑尉、朝散大夫等职。
(据吉家林《唐垂拱三年冯翊吉怀恽君墓志铭碑考》)
5、吉哲:吉谦之子,冯翊(今陕西大荔一带)人,世居洛阳。唐初时先后任忠州(今四川忠县)、归州(今湖北秭归)、易州(今河北易县)三州刺史。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吉家林《唐先天元年冯翊吉浑公墓志铭碑考》)
6、吉善行:晋州大通堡(今山西临汾)人,唐初道士。唐高祖武德三年四月(620)授朝散大夫,时高祖立庙于羊角山,命其主持宗祠祭祀。
(据《杜诗镜铨》、《封演见闻记》)
7、吉怀恽:642—687,冯翊(今陕西大荔一带)人,吉昂之孙、吉义臣之子。唐东宫左勋卫骑都卫宣义郎,享年45岁,其墓葬在河南邙山。
(据吉家林《唐垂拱三年冯翊吉怀恽君墓志铭碑考》)
8、吉顼(?—700):吉哲之子,冯翊(今陕西大荔一带)人,世居洛阳。敢言事,以进士及第;周武则天时任检校左肃政台御史中丞,时酷吏来俊臣下狱,武后欲释之,他劝说武后诛之。圣历元年腊月(698)进任天官侍郎,与魏元忠一起并任同凤阁銮台平章事(宰相),时张易之兄弟弄权受宠,他建议请还庐陵王(李显)、相王(李旦),以负人望。曾任监军使,招兵抵御突厥的入侵而获胜。久视元年(700),因坐其弟吉琚“冒官”,被贬为琰川尉,寻徙始丰尉,卒。到唐睿宗(李旦)初(710),追赠御史大夫。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金石萃编》、《历代宰相传》、《中国人名大辞典》、吉家林《唐先天元年冯翊吉浑公墓志铭碑考》)
9、吉琚:吉哲之子,吉顼之弟,冯翊(今陕西大荔一带)人,世居洛阳。唐、周时雩令(陕西户县县令)。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金石萃编》)
10、吉晧:一作吉皓,字叔明,冯翊(今陕西大荔一带)人。周武则天时(690—705)任前尉,长安二年(702)《纪位碑》中有其名,该碑在河南荥阳。
(据《金石萃编》、江苏东台吉城《唐长安二年纪位碑考》)
11、吉浑(663—712):字玄成,吉顼之子,冯翊(今陕西大荔一带)人,世居洛阳。20岁左右时就任左卫长之职,旋升河南府参军。武则天称帝后,被武三思贬为蓬州参军、陵州司户,稍迁荆府士曹,京兆府户曹、参军,转洛郊、永宁二县令。到唐睿宗(李旦)时,拜晋州司马,加朝散大夫,后升任司勋郎中,享年49岁。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金石萃编》、吉家林《唐先天元年冯翊吉浑公墓志铭碑考》)
12、吉温(?—755):吉琚之子,吉顼之侄,世居洛阳。唐天宝初年(742)为新丰丞,经李林甫引用,升户部郎中兼礼二部侍郎;为官严酷,与罗希奭一道,有“罗钳吉网”之称号,后被贬为端溪(今广东德庆)尉,遭杨国忠遣人杀害。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金石萃编》、《中国人名大辞典》)
13、吉旷:唐开元(713—741)中期集贤院书手,能解画。
(据《历代名画记》、《历代画史人物汇传》、《中国美术家人名大辞典》)

作者:吉家林 (2014/11/14 14:45:13)   回复此贴
  回复:古代姞姓和历代吉氏先祖先贤名录 第 44 楼

14、吉中孚(726—798):字子猷,冯翊(今陕西大荔一带)人。早年在陕西华阳洞修道,还俗后迁居楚州(今江苏淮安),晚年迁居鄱阳(今江西波阳)。在唐代宗(李豫)大历年间(766—779),与卢纶、韩翊、耿湋、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夏侯审、李端十人皆以能诗出名,号称“大历十才子”,与卢纶、李嘉祜、李端、韦应物等交游唱酬,颇负盛名,名声震动京都长安。大历十年(775)抜萃科中进士,入朝为校书郎。建中元年(780)授万年(今陕西长安)尉,后任司封郎中、知制诰等职;兴元元年(784)登宏辞科充翰林学士,同年六月擢任谏议大夫;贞元二年(786)又升任户部侍郎、判度支事;贞元四年(788)任吏部侍郎,同年八月任中书舍人并退任。致仕后归隐江西鄱阳。著有诗集一卷,《全唐诗》中收其一首。
(据《元和姓纂・卷10》、《翰林院故事》、《重修承旨学士壁记》、《新唐书・艺文志・四》、《新唐书・卷203・卢纶传》、《唐才子传校笺・卷4》、《全唐诗・卷295》、《全唐诗补编・续拾・卷18》、《中国人名大辞典》、吉世芳《吉氏五千年》)
15、吉旼(758—约847):唐诗人,一作吉皎、吉耿,冯翊郡大荔县(今陕西大荔)人。元和初年(806)授河南登封县令,元和十五年(820)调任京兆府渭南县令,晚年以御尉卿之职致仕(退休),致仕后居洛阳。唐武宗会昌五年(845)三月二十四日,与白居易(772—846)、胡杲、郑据、刘真、卢真、张浑等于洛阳履道里白居易居处聚为“七老会”,赋《七老会诗》;同年夏,又合李元爽、僧如满为“九老会”,一同宴游洛阳香山。时人慕之,绘为“九老图”,后人称之为“香山九老”。
(据《新唐书・卷119》、《全唐诗・卷462》、白居易《七老会诗序》、元稹《授吉旼京兆府渭南县令制》、《唐诗纪事・卷49》、《玉海》、《中国人名大辞典》)
16、吉逾:善诗文,曾于唐德宗二年(781)在范阳县(今河北涿县)云居上寺题诗一首,并刻石立碑于该寺。唐宪宗元和四年(809)任范阳县县丞。
(据《续古文苑》)
17、吉益:吉逾之子,唐德宗二年(781)与吉逾一起,也在范阳县(今河北涿县)云居上寺题诗一首。
(据《续古文苑》)
18、吉陶余、吉潜:吉逾之侄,唐德宗二年(781)与吉逾一起,也在范阳县(今河北涿县)云居上寺题诗一首。
(据《续古文苑》)
19、吉宏宗:能直言极谏,唐宪宗元和三年(808)时登贤良方正,柳公权为该年状元。
(据《唐会要》)
20、吉伦辅:一作吉倩,唐宣宗大中二年(848)时,为京兆府兴平县(今陕西渭河平原中部)都曹。
(据《金石萃编》、重庆合川《吉氏族谱》)
21、吉墉:唐大中十二年(858)“郎官石柱题名”中有其名,为司勋郎中。
(据《金石萃编》、吉城《唐郎官石柱题名考》)
22、吉师老:晚唐诗人,其诗富含仙风道骨,有“大历十才子”之遗韵,《全唐诗》及《万首唐人绝句》中收其诗四首。
(据《全唐诗》、《万首唐人绝句》)
23、吉伟:唐大定府威宁州(今贵州毕节)知州。按《大定府志》记述,唐时吉伟,任大定府威宁州游击营首领,参加平定广西叛乱,后又到昆明平叛,因战功被提升为威宁州知州。
(据贵州《大定府志》)
24、吉谏:五代十国时前蜀人,曾为前蜀高祖王建帐下牙将,景福元年(892)因袭击杨守厚有功,被王建认为养子,改姓名为王宗黯。天复初(901),道士杜法从反于昌、普、合三州,充任行营兵马使,会东川武信兵讨平之。未几,进秩兼侍中。前蜀太子王元膺作乱时,自大安门逾城入,与徐瑶等战于会同殿前。瑶竟前蜀后主王衍即位时(919),论功封赏为琅琊郡王。
(据《十国春秋》、《资治通鉴》)
25、吉太宝:五代后唐人,同光年间(923—926)由江西庐陵迁湖南浏阳,到元代末年时,其后裔已蕃衍至十六世。元末陈友谅起义,战乱四起,时十六世祖吉渊公居塘泉;其弟吉源公改“吉姓”为“暨姓”,居洞溪。清乾隆十一年(1746)始修族谱,1936年五修,以太宝公为始祖,云公为少祖,渊、源二公为大宗,本、章、志、诚、纲五公为小宗。浏阳吉氏的派字为“太上日元储,万有奇季佳,伯秀清扬云;景立彦从仁正德,宗宏文武一齐芳,俊廷荣懋登朝仕,克绍光修世愈昌;务本承先志,敦伦裕后生,忠良存厚道,礼让振家声”。
(据湖南浏阳《吉(暨)氏族谱》)

作者:吉家林 (2014/11/14 14:46:23)   回复此贴
  回复:古代姞姓和历代吉氏先祖先贤名录 第 45 楼

五、宋元
1、吉诚叔:北宋治平三年时(1066),在湖南永州零陵县澹山崖题名。
(据《金石萃编》)
2、吉甫:绛州(今山西新绛)人,此吉甫是北宋时人,系西周尹兮甲吉甫公之后裔。北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进士,官中书舍人。
(据《通志》)
3、吉师雄:北宋元佑时(1086—1093)的武臣,宋“党籍碑”中有其名;该碑有二:一在静江府,一在融县(今广西融安)。
(据《金石萃编》)
4、吉能:江苏丹阳人,北宋元祐时为丹阳陈东(陈少阳)的家人(仆人)。陈东(1086—1127)在其家书中提过吉能之名。
(据《京中考旧传》、陈智勇《少阳集注》)
5、吉观国:澹州通利军(今河南浚县东北卫辉)人。北宋绍圣元年(1094)进士;元符元年(1098)任江宁府右司理参军,试宏词科中选,教授河中府;宣和元年(1119)任京畿提举常平,后官至翰林院侍读学士。著有《孝经新义》一部。
(据《玉海》、《通志》、《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97》、《宋会要辑稿·职官69之3》)
6、吉康国:澹州通利军(今河南浚县东北卫辉)人,吉观国之弟。北宋绍圣元年(1094)与其兄观国同榜进士,官集贤校理。《全宋诗》及《宋诗拾遗》中收录吉康国诗一首。
(据《通志》、《万姓统谱·卷116》《全宋诗·卷1315》、《宋诗拾遗·卷12》)
7、吉临:一作吉肃,泽州(今山西晋城)人,古南燕国姞姓燕氏后裔。宋代登科。
(据《通志》、重庆合川《吉氏族谱》)
8、吉天相:宋代人,存心中正,教子有方,及生徒必以四恩为重。生子三、孙八,皆以孝廉称,官学士者三人,登仕籍者济济。下至大明,楚黄世族散居各处,一支入江南丹徒,一支入广东嘉应,一支入四川内江。今四川内江吉氏和海南崖州吉氏皆奉天相公为先祖。
(据四川内江《吉氏族谱》、海南崖州《吉氏族谱》)
9、吉天保:宋代人,著有《孙子十家注》十五卷。
(据《宋史》)
10、吉祥:平阳(今山西临汾一带)人,宋代画家。工画人物、佛像、星辰,笔墨轻清,布景多在山水中,后人罕及,山水亦佳。
(据《画继》、《图绘宝鉴》、《历代画史人物汇传》、《中国人名大辞典》)
11、吉倩:河南汤阴人。靖康元年(1126)冬,岳飞收编了以吉倩为首的380人的落草队伍。吉倩从此加入了“岳家军”,成为岳飞的部将,并在抗金战争中屡建功勋,显武功于兴平(今陕西兴平县)。小说《说岳全传》中吉青的故事,就是以吉倩为历史原型而创作的。
(据《中华姓氏寻根》、重庆合川《吉氏族谱》)
12、吉与忠:山东兖州人,宋代进士。北宋末年护从宋高宗赵构南渡,遂家于临安(今浙江杭州)。南宋建炎(1127—1130)时官谏议大夫,值国史馆编修,在编修国史之暇,修辑了首部《吉氏族谱》,成为现知民间最早的吉氏书谱。与忠公之子衍公自临安迁居毘陵(今江苏常州),今常州武进梧冈里吉家头、桃花港吉家旦和江阴华塘、无锡塘南等支吉氏,均奉与忠公为一世祖(杭州始迁祖),奉衍公为二世祖(常州始迁祖)。
(据《通志》、江苏惇裕堂《吉氏宗谱》)
13、吉福一:山西汾晋人。南宋时为避战乱,与其两个从弟一起从山西汾晋迁徙江南。福一公占籍江苏丹阳,其后代形成丹阳太平桥吉氏,奉福一公为丹阳吉氏始祖(一世祖)。丹阳吉氏自16世起开始采用“聪明睿智、宽裕温柔、发强刚毅、斋庄中正、文理密察”20字的“派字”(取自《中庸》)。福一公的两个从弟南渡后分别落籍于江苏镇江丹徒和苏州,其后代分别形成丹徒吉氏和苏州吉氏。清乾隆年间,丹阳与丹徒两支吉氏联宗,合称云阳吉氏。
(据《云阳吉氏家乘》)
14、吉福乾:字行健,号法天,山西汾晋人,福一公的从弟。南宋时为避战乱,与其两个从兄弟一起从山西汾晋迁徙江南。福乾公定居于江苏镇江,占籍丹徒,其后代形成镇江丹徒吉氏,奉福乾公为镇江丹徒吉氏始祖(一世祖),现已传至27世。清乾隆年间,镇江丹徒吉氏与丹阳吉氏联宗,合称云阳吉氏。
(据《云阳吉氏家乘》、《丹阳吉氏镇江支谱》)
15、吉福启:山西汾晋人,福一、福乾公的从弟。南宋时为避战乱,与其两个从兄一起从山西汾晋迁徙江南。福启公定居于江苏苏州,其后代形成福门吉氏苏州支,奉福启公为一世祖。福启公的曾孙福四公吉德贵,于明初举家迁徙至苏北安宜(今宝应)黄城沟。
(据《云阳吉氏家乘》、江苏宝应《吉氏家乘》、吉家林吉正祥《吉氏福门渊源考》)

作者:吉家林 (2014/11/14 14:47:10)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35 每页5条 当前2/7页 [1] [2] [3] [4] [5] 下一翻页 尾页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8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8)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吉氏论坛  执行时间:527.8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吉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