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荀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荀氏论坛 >> 源流古迹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回复:解读“荀卿·赵人” 第 6 楼

荀子生活的时代荀邑为赵、魏、秦逐鹿地

    荀子生平目前尚没有定论,约前313—前238年的观点为主。从前329年到前286年,秦对魏连续发动进攻,魏处处败退,割地退让;公元前314年,秦取曲沃在此置“降亭”,文献虽无载,但乔村墓地中大量发现“降亭”翟印的陶文可知(黄景略主编《晋都新田》概述,(山西人民出版,1996年10月第一版)。前286年,秦国围大梁,魏割“安邑和绛”求和,次年秦置河东郡,下辖九县。(《史记》卷五,秦本纪)正当魏屡被秦败之际,赵武灵王于公元前325年继位,经“胡服骑射”改革后,成为赵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遂有“吞秦之志”;孝成两代,三次打败秦军,“抑强秦四十余年,而秦不能得所欲”;并乘机也攻占了魏、齐不少的地方。于是,赵派廉颇在稷山县就筑城圈地“廉城在县东北十里,赵将廉颇戍地,今名廉城村,东南有练兵台”。(卷62,同治稷山县志第506页)公元前277年(秦昭襄王三十年),秦“发卒军汾城旁”,前257年“秦益发卒军汾城旁”(清·康基田《晋乘搜略》)。同年,魏楚发兵解邯郸之围,赵、魏、楚三国联军把秦国打得大败,以放弃晋阳、上党和河东大部分地区为条件,换取三国联军撤兵;公元前247年魏信陵君率五国联军,败秦军于河东(黄河以南),追至函谷关,“秦兵不敢出”;魏夺信陵君兵权后,“魏国顿衰,不能再振”《中国历史年表第201页,海南出版社,2006年11月版》)。至此,赵国名将李牧挑起了抗秦的重任,使秦军闻风丧胆;直至李牧被害,才导致赵迁被掳。稷山“李牧寨,东北二十五里,李家庄有庙”(卷62,同治稷山县志第506页);太平“李牧墓,在太平县东,李牧祠,在太平县西”(《山西通志》第4059页);新绛“武安君李牧庙碑”(卷59民国《新绛县志》第609页)。


作者:222.49.176.* (2009/4/11 12:27:10)   回复此贴
  回复:解读“荀卿·赵人” 第 7 楼

从前329年秦陷汾阴、皮氏到前286年魏献绛和安邑给秦标志着魏从河东地区的逐渐退出和赵、秦成为主要的竞争对手,其后在河东地区抗秦的过程中魏已处于从属赵的地位。对绛地秦与赵的互相角逐拉锯的时间尚难以考证,那么对于生活在这个时代的荀子该怎样确定国籍呢?总不能像《翼城县志》那样“祚属韩旋属赵又属魏”那样定论吧!(卷47《翼城县志》第228页)

作者:222.49.176.* (2009/4/11 12:27:31)   回复此贴
  回复:解读“荀卿·赵人” 第 8 楼

荀氏、赵氏的历史渊源与司马迁先祖的关系

    荀子的先祖荀息为晋献公时太子奚齐之傅相封地荀邑,而赵氏的先祖赵夙则为晋献公的大将采邑为耿(今河津),二者均为晋献公重臣;公元前632年冬,晋文公扩军由三军增加为六军,任命赵衰为卿,指挥新上军,其中“荀林父为中行、屠击将右行,先蔑将左行;前620年晋灵公时,赵盾将中军,欲克佐之,荀林父佐上军;公元前615年秦伯伐晋,取羁马(今永济南)晋人御之,赵盾将中军,荀林父佐之;前599年,荀林父将中军先欲佐之,赵朔将下军,栾书佐之;前560年晋侯蒐于绵上,荀偃将中军,使赵武将上军;前548年,赵武主政,命荀吴到鲁请鲁襄公;前513年冬,晋赵鞅、荀寅率师城汝滨;直至前497年赵氏内部与邯郸午发生争执,在赵、魏、韩、智与范氏、中行氏的战争中两家关系才趋于破裂。但赵氏在取得胜利后,并没有消失荀氏,而是在韩、魏的请求下荀寅又回到荀城。待赵、韩、魏三家分晋后,又有荀欣为赵国中尉,负责“选练举贤,任官使能”;前266年赵孝成王继位后,荀子与楚将临武君曾议兵于赵孝成王前,赵封荀子为上卿。而赵国获得上卿爵位并见于史册,仅有廉颇、蔺相如、虞卿、荀子四人。这样荀氏的先祖与赵氏的先祖不仅同住绛地是老乡关系,而且作为晋国的大臣共同战斗生活了一百多年,尽管后来两家曾兵戎相见,但胜利者并非把失败者置于死地。从荀欣到荀子与赵氏又成了君臣关系,这种特殊的渊源关系使历史上的不愉快并没有影响到荀子 “愿垂赵主惠,不愧荀氏魂”的期盼。而“迁生龙门”(贾旭编著《司马迁》昆仑出版社,2008年6月),司马迁的先祖长期居住在耿地,在三家分晋前同为赵国人士近200年;更为重要的是,司马迁继承了荀子集百家学说为一体的学术特征,从而在对荀子定性国籍时既能从荀子一生错综复杂的情况出发,又放在历史大范围考虑,定下了“荀卿·赵人”的结论。


作者:222.49.176.* (2009/4/11 12:27:59)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8 每页5条 当前2/2页 [1] [2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3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荀氏论坛  执行时间:78.1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荀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