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氏文化古迹】传说中的盖氏得姓始祖——王驩
- 中华盖氏网 2016年9月26日 盖永德
根据百度百科所说,盖氏得姓始祖是王驩,但我不知出处,所以用传说。
据《临淄文物志》记载,齐陵街道郑家沟村西北200米处,原有一座王驩墓,现封土无存。王驩是何许人也?他生前有着怎样的社会地位?做过些什么事?
王驩,字子敖,是齐宣王时期(公元前319年—公元前301年)的大臣,曾做过盖邑(今山东沂水县西北)大夫,后官至齐国右师(主礼之官)。此人颇得齐宣王宠信。孟子二次来齐(公元前319年——公元前316年)时,曾与之共事,对他十分厌恶。《孟子》以及《孟子外书》中记载了王驩与孟子交往的四件事。
一是孟子弟子乐正克跟随王驩来齐,遭到孟子的严厉批评。据《孟子·离娄上》记载:乐正子从于子敖之齐。乐正子见孟子。孟子曰:“子亦来见我乎?”曰:“先生何为出此言也?”曰:“子来几日矣?”曰:“昔者。”曰:“昔者,则我出此言也,不亦宜乎?”曰:“舍馆未定。”曰:“子闻之也,舍馆定,然后求见长者乎?”曰:“克有罪。” 意思是说,乐正子跟随王驩来到齐国。乐正子去见孟子。孟子说:“你也来看我吗?” 乐正子说:“先生为什么要说这样的话呢?” 孟子问:“你来了几天了?” 乐正子说:“前些日子。” 孟子说:“前些日子就来了,那么我说这话不也是应该的吗?” 乐正子说:“(因为)住所没有定下来。” 孟子说:“你听说过,(非要)住所定下来了,才去求见长辈的吗?” 乐正子说:“我有过错。”
紧接着又载:孟子谓乐正子曰:“子之从于子敖来,徒餔啜也。我不意子学古之道而以餔啜也。”意思是说,孟子对乐正子说:“你跟着王驩来,只是为了混饭吃罢了。我没有想到,你学习古人的道理,竟是用它来混饭吃。”从这两则记载来看,孟子对乐正克跟随王驩来齐国是非常厌恶的。乐正克是孟子的得意门生,按照道理说晚来几天看望孟子,孟子是不应该大发雷霆的。孟子虽然脾气倔强,给人的形象是自尊而凛然不可犯,在学生面前也更多地呈现出严师的形象,可敬的一面似乎超过了可亲的一面,但不至于为了学生一点点失礼的过错而咄咄逼人,严加斥责。究其原因,孟子不是对学生乐正克不满,而是对学生交往的对象——王驩不满。他为什么对王驩不满呢?
二是王驩出席公行子之子的葬礼,孟子不向王驩行礼。据《孟子·离娄下》记载:公行子有子之丧,右师往吊,入门,有进而与右师言者,有就右师之位而与右师言者。孟子不与右师言,右师不悦曰:“诸君子皆与驩言,孟子独不与驩言,是简驩也。” 孟子闻之,曰:“礼,朝廷不历位而相与言,不踰阶而相揖也。我欲行礼,子敖以我为简,不亦异乎?“意思是说,有一次,齐国大夫公行子的儿子死了,举行葬礼,权倾朝野的右师王驩前去吊唁。他从进门到落座,人们都纷纷上前问候、行礼,唯独孟子例外。王驩很不高兴,认为孟子慢待了自己。闻及此事,孟子相当感喟:“按礼的规定,在朝廷上不能越过位次相互交谈,不能越过台阶相互作揖。我是想按礼办事,子敖却认为我怠慢了他,不也奇怪吗?”
三是王驩跟随孟子出吊滕文公。《公孙丑下》记载:孟子为卿于齐,出吊于滕,王使盖大夫王驩为辅行。王驩朝暮见,反齐滕之路,未尝与之言行事也。公孙丑曰:“齐卿之位,不为小矣;齐滕之路,不为近矣,反之而未尝与言行事,何也?” 曰:“夫既或治之,予何言哉?” 意思是,公元前316年,滕文公去世。以前孟子与滕文公曾有交往,并帮助其推行仁政,故齐国派他作为使者前往吊唁。孟子在齐国担任卿,担任此次出访的主使,而王驩作为副使与孟子同行。王驩(同孟子)朝夕相见,但在从齐国到滕国的来回路上,孟子不曾同他谈起出使的事情。孟子的学生公孙丑说:“齐国卿的职位不算小了;齐国与滕国之间,路不算近了,往返途中不曾同他谈起出使的事情,为什么呢?”孟子说:“那个人既然独自包办了,我还说什么呢?”
四是孟子离齐,王驩饯行,孟子赋诗以表明心志。据《孟子外书·孝经》记载:孟子去齐,子敖饯于牢门。再举觞,孟子辞而去,子敖曰:“夫子盍赋诗乎?”孟子曰:“子大夫欲我赋诗乎?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意思是说,孟子离开齐国的时候,王驩在齐都南门牢门为他设宴饯行,刚喝了两轮酒,孟子就告辞离去。王驩挽留他说:“先生是不是要赋诗呀?”希望他再喝点(在先秦的政治文化活动中,特别是贵族社交场合,盛行引用《诗经》语句来表情达意)。孟子说:“您让我赋诗吗?那好吧,我赋的诗句是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 孟子所引用的《诗经》语句,孔子也曾引用过,意思是“坚固的东西磨也磨不薄,纯白的东西染也染不黑。”
由以上四件事可以看出,王驩与孟子的关系并不是很好。临行饯别,对孟子倒是十分尊敬。
传统的观点一般都说:孟子并没有得到齐宣王真正的信任,原因之一是,齐宣王的宠臣王驩一直在打击排挤孟子。
这种说法,可真的是不负责任!根据《孟子》等书确实可以得出结论,王驩是孟子在齐国的有力的竞争对手,但要说王驩品德恶劣、排挤孟子,就纯粹是臆测了,至少连孟子本人也没这么说过。其中这样的两件事,下面我们一起分析。
之一,《孟子·离娄》里记载,孟子到了齐国后,孟子最得意的门生,鲁国人乐正克也来到了齐国,并去探望老师孟子,结果孟子大发雷霆,以乐正克没有第一时间来看自己为由,将他狠狠地训了一顿。其实乐正克很冤枉,他到齐国后,安顿好住宿事宜,马上就去看望孟老师的,孟子如此求全责备,难免让人感到很委屈。
其实,孟子只是借题发挥罢了,真正让他生气的,才不是学生来得早一点晚一点,他自己就不是这种锱铢必较的腐儒。问题出在,乐正克来到临淄,是跟王驩一起来的。乐正克不知道,孟老师是把王驩当做竞争对手的,王驩本来是当盖邑大夫,朝野间的风评很好,并且他也是个知名的礼仪专家,所以他这次来临淄,是应齐宣王之召,来当主管国家礼仪事务的右师的!要知道,这可是儒家的专业,有别人也来当权威滋味总是很别扭;更何况,看着学生乐正克兴奋地描述着一路上跟王驩谈天说地、相洽甚欢,孟子眼前仿佛出现了少正卯慷慨激昂演讲的样子,台下的人群里很多都是孔子的学生……
由不得他不怒火中烧了!当然,孟子训学生是很有水平的,他平静下来后冷冷地问乐正克:“难道你跟我学习这么多年,就是为了混口饭吃吗?如果不是为了混饭吃,干嘛要跟王驩混到一起?”听了这话,乐正克才明白过来,原来孟老师发火是因为这个啊,看来乖乖地跟王驩保持距离,孟老师才会满意。
这个事情,人们习惯于解释说是因为王驩品德卑下,孟子十分鄙视他,所以不高兴学生跟他在一起。这么说,实在太牵强附会了!
孟人这个人,性格孤傲狡辩,目中无人。同时又特别尖酸刻薄,从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或局限,这些即便在《孟子》中也都可以清晰地看出来,但说王驩如何不好,这个毫无根据,要知道连管仲这样的贤达的伟人,孟子都瞧不起!可知他对人的评价是不尽可靠的。
之二,《孟子·公孙丑章句》记载:孟子为卿于齐,出吊于滕,王使盖大夫王驩为辅行。王驩朝暮见,反齐滕之路,未尝与之言行事也。公孙丑曰:“齐卿之位,不为小矣;齐滕之路,不为近矣。反之而未尝与言行事,何也?”曰:“夫既或治之,予何言哉?”
意思是,孟子作为正使、王驩作为副使,一起去滕国。结果他们两个人,朝夕相处的一路,孟子竟然从来没有与王驩说正事。学生公孙丑很奇怪,就问他:您当这么大的官,走这么远的路,怎么都不跟王驩说事呢?最关键的一句来了,孟子的回答是:“夫既或治之,我还说什么呢?”孟子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显然,如何理解“或”字,是其中的关键。
“或”,根据《说文解字》的解释是,“以凡人各有所守。皆得謂之或。”我理解其意思,就是大家都把自己该干的事情做好了,就是“或”。那么孟子的回答意思就很明显了:我们大家各自干好自己的事情就好了,还用多说什么呢。
传统的解释是这样的,孟子说:“王驩独断专行的把事情都做了,我还说什么呢!”这种说法,真是替古人担忧,替孟子耍小脾气。
孟子哪里是能吃亏、能伏低做小的人呢?考诸《孟子》一书,他连各个君王都丝毫不假以辞色,怎么就能对作为自己副手的王驩逆来顺受呢?按照他的脾气,他是随时都会摔脸走人的,他是会雄辩地给对方扣一顶大帽子的!所以说,所谓王驩独断专行的说法,不符合孟子的一贯为人。
退一步讲,如果真的是王驩独断专行什么都管了,那么我们又可以得出另一个结论,那就是:王驩真的是一个礼仪专家。根据《仪礼》、《礼记》等记载,彼时的丧葬礼仪非常之繁琐,寻常人等很难全面掌握,而不知礼就很容易闹笑话、为人不齿。孔子人生中的第一个贵人,临死前嘱咐两个儿子要像孔子学礼的鲁大夫孟釐子,就是因为出使外国时,因为不懂礼仪闹了笑话,从而终身为恨。
分享按钮>>【赵氏网新闻】第八界世界趙族恳亲大会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
>>广西钦州灵山县陆屋何氏宗祠理事会隆重举行2016秋分祭祖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