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氏古代名人】伶伦创制音律的传说

    中华冷氏网 2016年3月24日 冷崇总


伶伦创制音律的传说

    传说洪涯是生活在四、五千年前黄帝时期的一位仙人,他曾在梅岭的洪崖丹井瀑布山涧中凿井炼丹,最后终于成仙而去,洪涯就是中国史书中曾经记载的中国音律的创始人――伶伦。

    《吕氏春秋仲·夏季·古乐篇》记载着这样一则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黄帝曾命令他的臣子伶伦制定乐律,伶伦来到昆仑山下,在山北面的嶰溪谷(洪涯丹井所在的梅岭山谷就是史书中记载的嶰溪之谷)。洪崖丹井位于乌井溪水上,岩石嵯峨,两岸对峙,幽谷深邃,溪水从上流经洪崖处喷射而下,形成多级瀑布,溪水轰鸣,水花四溅。明朝末年,新建才子徐巨源在《榆溪逸稿》一书中是这样记叙的:“高五、六里的西山之水飞鸣而下时,从石壁横洒飘忽,若疾风吹雨,…左右钟磬两石,巨若轮横,无所倚。若水东奔激之,则翁然为钟声;若倚泻奔西击之,则铿然若磬。至夏水弥不复见,但闻水中钟磬声。”伶伦来到梅岭,找到了这个天然的泉音,沉醉于梅岭的青幽、空寂中。他裁断了一种中间是空的,厚薄比较匀的的竹子,削去枝叶,把竹子两节中间的这段砍下来,试着吹出他感悟的音调来,试吹了很久,但吹出来的声音还是难听。也许是这位音乐始祖的诚意感动了上苍,最终令他顿开天悟的居然是凤凰的鸣叫声。有一天一对凤凰飞来,凤叫了六声、凰叫了六声,声音如珠玉一般从空中飘落而来,美妙极了。伶伦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后发现,凤的叫声激越昂扬,凰的叫声柔和悠长。每对凤凰栖落后,一次各鸣六声。伶伦不断揣摩凤凰的鸣叫声,根据凤凰鸣叫的声音,以三寸九分长的竹管为基调,按高低不同的音调制成了十二根律管,其中六律为阳,即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六吕为阴,即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应钟。只要伶伦根据十二律来演奏,成群的凤凰就会飞来,翩翩起舞,出现“凤凰来仪”的盛况。后人用他制定的律管定音,演奏音乐和创作音乐从此才有了规范和根据。黄帝对伶伦的工作非常满意,命他负责全国的音乐创作、演出和乐器制造。伶伦创制出十二律吕后,和黄帝的另一位大臣荣将一起铸了十二口铜钟。这种钟和各种乐器配合,可以演奏各种乐曲。他们演奏由黄帝创作的《云门》时,盛况空前,百官皆来聆听,万民齐来瞻仰,连天上的飞鸟、地上的走兽也都聚集而来。黄帝的威名很快传遍了天下,这其中当然少不了伶伦创制十二律吕的功劳。

    直到现在,人们还常用“黄钟大吕”来形容音乐、文辞的正大、奇妙、庄严,而“黄钟大吕”正是十二律吕的前两律。十二律吕在中国一直沿用下来,相当于西洋的十二调。正是伶伦的伟大功绩,华夏大地才有了美妙的音乐代代流传,才使我们的生活奏响动人的旋律。

    古人写过这样一副对联:揲灵蓍之草以成文,天数五,地数五,五五二十五数,数通乎道;截嶰溪之筒以协律,阳声六,阴声六,六六三十六声,声闻于天。上联讲的是,人文始祖伏羲取灵蓍之草为卦,二十五数是指河图洛书之天数;下联讲的是,黄帝乐官伶伦取嶰溪之竹制律管,以合阴阳之音,六律为阳,六吕为阴,六六三十六声,符合三十六宫。

    由于伶伦在音乐方面的杰出贡献,被后人称为音乐始祖,甚至在他之后人们还把音乐与“伶”扯到一起,如先秦以来的乐官被称为“伶官”,“乐人”被称为“优伶”。

    据史料记载,早在中国的隋朝也就是公元6世纪以前,洪涯丹井就已经是一个高人名士争相踏访的海内名胜。洪涯丹井的瀑布、炼丹井,被历代视为一处仙人留下的“灵迹”。而洪涯丹井所在的梅岭也因此为中国的佛、道两家所重视,一时成为一座寺庙道观云集、香火鼎盛的名山。


分享按钮>>【冷氏古代名人】冷氏历史名人
>>【武氏家谱源流】山东峄县武氏宗族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