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氏网新闻】匡氏匡裔繁衍迁徙

    中华匡氏网 2013年4月23日 万家姓


匡氏匡裔繁衍迁徙

“匡氏族谱”网  作者:匡修思  方史华

据《郡望百家姓》、《姓氏考略》所载,匡姓郡望为晋阳,表明匡姓之大宗曾长期繁衍滋长于今山西太原古晋阳城一带,故后世匡姓有以晋阳为其郡望堂号的。

自春秋战国时期句须公起,已由鲁国匡邑一带(今河南东北部)向山东的东南部一带徙居。

战国时齐有将领名匡章,表明已有匡姓移居山东北部,加之其它源流的匡姓加入,先秦之际匡姓已分布于今山东、河南等地。

至西汉中期,以匡衎、匡衡为代表的几世匡氏先祖显赫于朝野,匡氏后裔因官居家等原因又向山东南部与江苏北部方向迁徙。东鲁成为匡氏的第二个发祥地。

汉魏三国及其以后,匡姓逐渐播迁河北、陕西等黄河中下游诸省。

到隋唐前的六百余年间,有部分匡氏后裔迁徙到河南等中原地区。

匡氏的南迁始于唐朝初年。

一、与魏征同朝的监察史匡智,不满时政,唐贞观间(627~649年)弃妻子,与侄大郎住庐山修炼,居七日,忽一老人对他们说:“此山阴地,仙不可得,南有名山,阳地也,盍往居之?”二人遂至吉州义山,于送龙洞尾建第二坛,朝夕礼斗。经数年中元节,上帝降仙衣,匡智服之,足下云生,上升而去。大郎立第三坛,亦于次年七月七日尸解。事闻于朝,敕命人塑像立祠祀,有匡郎庙、崇玄观存于后世。(其事见胡澹庵《辅顺庙碑记》),后其子麟寻父不遇,于泰和金华山南麓置地繁衍生息,是为湖南祁东、宁远,重庆永川等地先祖。

二、匡胄是西汉匡衎的28世孙,于唐贞观八年(634年)任吉州(今江西吉安)别驾,因此迁居于泰和祁州匡家坊。是为江西吉安等地的金陵康氏、王氏、匡氏先祖。

三、匡衡公的长曾孙匡翼下传24世匡化,约在隋末唐初时徙山东滕县,又传7世匡宗性(宗圣)为唐元帅,自滕县迁丰城正信乡沙湖。现丰城潆溪的匡氏,估计是匡宗性公的后裔。

四、郴桂六县先祖元济公,唐时泰和县为官,后迁耒阳、桂阳。

在唐末以后,匡氏有过三次大迁徙。

第一次匡氏大迁徙是在唐末至宋初年间,大迁徙的主要原因有两种。

一是避战乱。唐末,李唐王朝已衰败,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化,官逼民反,战乱不断。唐懿宗咸通九年(868年)发生的“庞勋之乱”席卷山东南部、安徽、江苏北部广大地区,不久后的唐僖宗年间(875~883年)又发生的王仙芝、黄巢农民大起义,战火烧遍江南和中原地区。连续多年的战乱,到处民不聊生,百姓四处逃亡避难。

二是宋初的“避讳易姓”之灾,使山东、河南等地的匡氏百姓无立足之地,为逃灭族之灾纷纷外迁,而且还是一迁再迁,难以安居,迁徙频率之高是其他姓氏中历史上少见的。此时期的匡氏先祖可谓是真正的流离失所,饱受蹂躏。

五、文溪匡氏始祖珌公(匡衡公的32世孙),在唐末年间任河南洛州参军,因此居家于豫州(今河南境内)。唐懿宗咸通九年(868年),驻守桂林的徐州、泗州兵因久戌不能归乡,发生叛乱,拥立庞勋为首领,引兵北归。经湖南、浙西、入淮南,不久攻克宿州、徐州。叛军迅速扩大,占领山东、安徽、江苏广大地区,杀人无数,“所过剽掠,州县莫能御”(司马光《资治通鉴》语),朝野一片恐慌,史称“庞勋之乱”。为避战乱祸及子孙,匡珌公不畏自己年高体迈,亲率子孙、家仆七十余人自豫州千里迢迢辗转迁徙到袁州宜春。不久匡珌公在宜春去世,葬于湾下长湖,惜现已难考矣。匡珌公的三个儿子匡义、匡合、匡索随同迁到江西。在宋初避讳易姓之后,分别被其后裔尊为匡裔康氏、匡裔方氏、匡裔王氏之基祖。

六、恩荣堂-熙河匡氏始祖王渊东迁

王渊,字几道,南宋原籍熙州(今甘肃临洮)人,后迁居环州(苏州枫桥),生于1076年。善骑射,与西夏作战有功。宣和中,以先锋从刘延庆镇压方腊。继而在燕山之役为辽所俘,旋逃归。建炎元年(1127年)为御营司都统制,护卫高宗,旋任制置使。三年,金兵逼扬州,护高宗渡江,授同签书枢密院事。因勾结宦官,被重用,为诸将不满,苗傅、刘正彦发动兵变,被杀于杭州。朝廷赐葬宜兴柴云山,其子椿龄遂自临安迁居宜兴。王渊后代迁晋陵(常州)浯溪昭墩,自晋陵迁吴(今无锡西乡羌洋桥[匡洋桥]等地)。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无锡熙河王氏寿彭、寿华、寿嵩、寿恒、南岳、寿泰兄弟六人到无锡南门乡下的张庄巷(今属东镇石塘村)定居,东张庄巷都是熙河王氏。无锡分富安乡、武进夹山、宜兴蟢南里三派。

七、第二次匡氏大迁徙是在明朝初年,迁徙的原因是避元乱、明朝“江西填湖广”移民。这时期,先后有有许多匡氏、匡裔百姓从安徽安庆等地,江西泰和、吉安等地迁徙到湖广省(今湖南、湖北)。也有经湖广迁广西、云南。亦有经商为官入蜀,如重庆合阳康氏先祖希恕公。

八、第三次匡氏大迁徙是在清朝的“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有许多匡氏、匡裔子民从湖南、湖北、广西等地迁徙到四川资阳、安岳、广安华莹山,重庆合川、奉节、巫山、巫溪等地繁衍生息。其中包括入川为官带入的兵源,如泸州匡氏。

九、此外,在宋朝末年,由于元兵的入侵,为避战乱,山东、安徽、江苏的一些匡氏子民北迁河北、辽宁等地,成为当地匡氏后裔支系的基祖。

十、1949年,国民政府撤到台湾,此时或之前因随军、经商到台湾的许多匡氏、匡裔嗣孙,已在台湾生根开花结果,他们的后裔今后也将成为匡氏、匡裔的新支系。

十一、云南匡氏南徙到东南亚各国。



分享按钮>>【匡氏网新闻】鄄城匡氏开基祖探源
>>【匡氏家谱源流】湖北汉川双溪匡氏庆远堂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