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易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易氏论坛 >> 源流古迹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转载:易 兵撰写的《为什么现代大多数易姓人都尊雄公为始祖》 已阅:1476 / 回复:0(楼主)

为什么现代大多数
易姓人都尊雄公为始祖
易 兵
最近,有机会阅读了湖南、江西、湖北、河南、广东、四川、重庆、江苏、福建、浙江等地的47种易氏族谱,对我们易姓人的来龙去脉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尤其是对易姓人的始祖是谁,有了一个较清楚的认识。易氏自周朝初年分封肈姓,至今2600余年,其受姓始祖是谁,以前众说纷纭,看法不一,有的还存争议,各地族谱上有多达十几种记载。但这些族谱中有一个共同点,都把晋代忠愍侯易雄列为自己的先祖,而且很多族谱都直接把雄公尊为始祖。
为什么现代大多数易姓人都尊雄公为始祖呢?从这些族谱中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一)
湖南是易姓第一大省,有50多万易姓人,占易姓人总数的四分之一强。这四分之一的易姓人几乎都尊恺公为受姓始祖,而且各地族谱记载比较一致:易姓起源于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之后,毕高的后裔中有名叫毕万者,春秋时为晋国大夫。公元前661年,晋国灭魏国,毕万被封于魏,以封邑为魏氏。公元前376年,魏武侯与韩、赵三家分晋,魏氏已传十二代,其中有魏恺者,以同姓上大夫食采于冀州东境之易水,因以地为氏。所以,易恺是湖南省易姓人的受姓始祖。易恺的后裔迁冀州东境狼孟(今山西阳曲)引龙江圳上;狼孟与易水皆晋地,秦王一统天下,分晋地为太原郡,故易氏郡望号太原。易氏在战国时期又迁金陵(今南京地区),至汉代,易恺的后裔有仁福、仁禄、仁祯、仁祥四兄弟分居金陵青徐之间。仁福居会稽郡吴县(今江苏苏州太倉),仁禄居会稽曲阿(今江苏丹阳),仁祯居临淮堂邑(今江苏六合县北),仁祥居安徽休宁(今安徽东南)。至三国蜀汉章武二年(222),仁福的后裔中有叫万年者,由江苏太倉迁湖南浏阳,三传而生易雄。易雄生于蜀汉延熙二十年丁丑(257)。自雄公上溯到恺公600余年间,年深日久,无充分史料记载,恺公至雄公传了多少代无法精确计算,其中各代人的名字更是无法一一列出;但自雄公以后,历朝历代,代代相传,吊线清楚,无一或缺。因此,湖南各地修谱,都在序文里写明恺公受封得姓后在吊线图谱中以雄公为一世,尊雄公为始祖。
记载恺公为受姓始祖的还有江西吉安、赣州、萍乡等地的易氏族谱。江西吉水南林谱在吊线图谱之首简要说明易姓出于恺公之后,明确指出易恺是易氏受姓始祖,但没有湖南谱中提到的仁福、仁禄、仁祯、仁祥四兄弟汉末居于青徐之间的记载,而是直接以易雄为一世祖。江西吉安连山谱则更加干脆不提恺公,直接以易雄为始祖。
但是,从湖南、江西尊恺公为受姓始祖和雄公为一世祖的族谱中,我又发现了一些问题:两省谱中从雄公以后到亮公的世次和人名大不相同。为了说明问题,不妨将其罗列于后:
湖南谱:1、雄—2、天骥、天骏—3、卓之—4、观公、理中、大中—5、穆公、子英、政辅、连云—6、丰公、万春、昌国—7、加誉、加颂、宣化—8、启祥、图珑、经公、道公、衍泽—9、蔚公、兴公—10、长谟、长统—11、选公、适公、万里—12、节公、有公、由正—13、瑜公—14、德公—15、亨公、时敏—16、逈公、宏业、偲公、欣公、常亮、传公、和公—17、乾生、元武—18、修隆、与基、与焕……
江西吉安谱:1、雄—2、廷御、廷佐、廷弼、廷魁、廷贵—3、奉先、奉臣、奉相—4、璧—5、福、禄—6、忠、信、直—7、椿、松—8、宣—9、有守、有操—10、进文、进武—11、褒—12、環—13、镇—14、源—15、树德—16、炳庆、堪—17、元武—18、亮……
将以上两种记载对比,可看出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十八代人中只有两代人名字相同,即第一世雄公和第十七世元武公,其他都不相同,这是何原因?吉安的修谱者曾作如下解释:雄公遇难后其家人都在潘夫人率领下投浏阳河樟树潭殉节,只有天骥、天骏因在外为官幸免于难逃到江西,为了生存改名廷御、廷佐,吉安谱上的廷弼、廷魁、廷贵已随潘夫人殉节无传,这道理上是说得通的。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人物,湖南谱上记载的第九世蔚公和吉安谱上记载的第十四世源公,从其生平事迹上看是同一人。湖南谱上说:“蔚公于隋朝大业年间与兄弟兴同登进士,官黄门侍郎,因避沈抑(柳)生之乱,兄弟挈族同迁吉州泰和县。”而吉安泰和谱上说源公“官黄门侍郎,隋大业年间因避沈柳(抑)生之乱从湖南迁来泰和。”两处说法大体一致,因此,易文鹏教授断定,江西泰和谱上的源公就是湖南谱上的蔚公。至于其他人名不同和世次前后对不上号就很难说得清。第二个问题是:湖南谱上的第十六世的常亮公是否是吉安谱上的第十八世亮公?江西宜春谱上记载:常亮公是易雄公之后第十八代人。与其兄常明、常晓、常光及状元易重是叔伯兄弟,五人先后登进士,时称“五龙”。如是,则常亮公是唐代人,且有李白赠易秀才诗为证。但江西吉安谱上的亮公生于后梁乾化四年(914),比宜春、湖南谱上的常亮晚了两代,比李白所处的时代就更晚。这个问题就更加难以说清。
尽管存在上述这些疑问,但江西吉安、赣州等地的易家人对尊雄公为始祖深信不疑。
(二)
江西宜春、丰城、萍乡等地的易姓人绝大部分都是重公后裔,光这三地的重公后裔就有十几万人。重公以前有多少代?受姓始祖是谁?这三地的说法最为复杂。易氏受姓始祖的多种说法,正公说、南仲说、孝公说、尚公说、洸公说都来自这几个地方。但不管哪种说法,都把易雄列为重公之前的直系先祖。
让我们随意挑出几种重公支系的族谱,看看是怎么记载雄公的。
据宜春九联坊族谱載:宜春出城西南四十里,太平山岐脉邓尖峰,为宜春易氏开基地也。尚公传八世孙洸公,祖居太原,袭父爵仕西汉武帝,官拜大将军,领兵镇守宜春郡(有的谱说洸公驻守南昌,帅师由南昌经过宜春),由山左而江右,仕于袁,卒于官,子孙即家焉,其来最古,为宜春远祖,葬萍水之东芦溪高岗塘将坟山。配孙氏生子二,长曰繁,次曰珉。繁公后裔历代居宜春,传十世孙昭公三子雄公徙长沙。雄公长子鸿逵,又返宜春祖籍。这是尊尚公为受姓始祖的典型之一,其将易雄列为尚公之后22世。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谱中提到的洸公是雄公的直系先祖;洸公的儿子繁公传十世生昭公,昭公再生雄公。从时间上算来大体相当,但雄公的父亲昭公与丰城谱、萍乡谱不同。
丰城荷湖谱和宜春寨下易家宕谱以正公为一世,比宜春九联坊谱多了51代。这就是说,丰城谱和易家宕谱尊崇的受姓始祖正公比尚公早了约1300至1500多年,比雄公早了1800至2000多年。我们且不说其记载是否准确,不追究雄公以前70代人的名字是怎么得来的,先来看看雄公在其中的位置。根据其排列,雄公在其世数中列71世,其父为退公,其子为鸿逵、鹏举,传到重公时已是88代,在这里雄公也是重公的直系先祖。
而萍乡萍东宣风牌楼谱以南仲为受姓始祖,时间大体与丰城荷湖和宜春易家宕一世正公相当,雄公在其世次中也列71世,但其父为子祥。据谱中记载的年龄推算,子祥不能11岁生易雄,因此宪武教授认为子祥和轮公是兄弟,而子祥的儿子名宏云。这里,重公已从雄公支系中析出,认为重公与亮公四兄弟是叔伯兄弟,非雄公直系血缘关系。
这三种谱所写易雄的父与子名字均不相同,而且有一种谱说重公与雄公不是直系血亲关系。这些记载谁对谁错是很难说得清楚的,现在无法考证出准确的结果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雄公与宜春有密切的关系。从各种族谱记载的易氏迁徙关系和流向,我曾大胆推测:易雄可能原本就是宜春人,而且是在宜阳郡当的别驾!不然后来怎么封他“宜阳别驾之神”?而且,雄公在当宜阳别驾之前做的县吏也可能是在宜阳郡的某个县。至于史书上说他是湖南浏阳人,而且现在祠墓都在浏阳,那可能当时的浏阳县属宜阳郡管辖,或者是雄公在当了舂陵令以后再把家迁到浏阳去的,因为浏阳离萍乡、宜春本来就不太远。
湖南谱说:“仁福的后裔中有万年者由江苏太仓迁浏阳,三传而生易雄。”有不有可能是“由江苏太仓迁宜阳”之误?湖南谱为什么要这样写?而且连雄公的父亲是谁这样关键的问题都不写清楚,是真正不知道还是故意含糊其词?这里大有文章。如果湖南早年的修谱者真正不知道易雄的父亲是谁,而江西修谱者却能写出雄公父亲的名字来(尽管几种谱的名字不相同),那就更加证明雄公由江西宜春迁湖南浏阳的可能性更大。再往远一点推测,易雄还有可能是易洸的后裔。江西谱说洸公是汉武帝时代人,湖南谱上有一种说法洸公有可能不是汉武帝时代而是晋武帝时代人;如是这样,更有可能雄公是洸公后裔。因为晋武帝时都金陵,洸公由金陵来南昌作镇南大将军,驻守南昌西山,因帅师过宜春而卒葬萍东芦溪高岗塘将坟山。早先年轻时的易雄荫洸公职在县衙谋个小吏这完全可能;可雄公嫌这个小吏没什么奔头,“脱帻挂县门而去”,这也合乎情理。再由此类推,说不定洸公还有可能是仁福公的后裔。当然,以上所说只是一种大胆的设想,拿不出充分可靠的证据,但有不有这种可能呢?
我在《再谈易姓始祖源流》一文中说过,根据各种资料和迹象分析推测,江西宜春谱上所说的易氏受姓始祖尚公有可能就是湖南谱上所说的易氏受姓始祖恺公;或者说湖南谱上的恺公有可能就是江西谱上的尚公。如果真是这样,易氏由易水迁太原,迁山左,再南下迁江东,再迁江西,再迁湖南;以后一段较长时间江西、湖南两地反复互迁,繁衍成两个易姓大省;再由江西、湖南迁往全国各地及海外。这个迁徙路线清晰明朗,符合当时因战乱和自然灾害造成的迁徙规律,可谓有根有源,一脉相承。由此看来,江西宜春、丰城、萍乡等地重公支系的易姓人与雄公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
(三)
江西南昌、九江、抚州等地的易氏族谱记载,这些地方的易姓人是春先公的后裔,他们尊易牙为受姓始祖,但易牙至春先公繁衍了多少代却一无所知。江西南昌新建谱甚至把湖南的恺公以及恺公之后的仁福、万年、易雄、天骥、天骏、易重、易延庆、易绂等都列入易牙公之后,这显然是不合适的。所以,少数尊易牙为受姓始祖的族人在修谱时对春先公之前的世系只能含糊其辞。他们的族谱上一般在序文中说易氏起源于春秋齐大夫易牙,但族谱世系吊线以春先公为一世,以后是二世继昶,三世云煜、云煌,四世敬、和、泰,五世大模,六世诚,七世开、迁,八世量,九世俨公、优公。从九世起,南昌、九江等地的春先公后裔开始陆续往外播迁。如此看来,这一支系的易氏族人与雄公有没有直系血亲关系值得探讨。但是,南昌进贤、抚州乐安等地的易氏族谱却把开公和迁公纳入延庆公之后,明确写他们是延庆公的儿子。如此说来,开、迁二公就是重公的直系血亲了;再往上溯应该是雄公、洸公的后裔。乐安航桥谱则干脆把雄公列为一世祖,从雄公到延庆公,延庆公生迁公,一代代往下传。这种写法,我们现在也不好说他完全错误,或者明确说他是“牵附”,因为延庆公的史料不多,正史上只记载他的纯孝故事,知道他任大理寺丞,至于他有多少子女,死后安葬何处却无记载,现在也找不到他的坟墓在何处,这就不能对航桥谱完全加以否定。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象呢?我认为主要原因是有些地方以前的老谱资料遗失,现在不知道自己的远祖是谁,只能找别人的谱来东拼西凑,甚至凭道听途说来编写历代先祖的吊线图谱。据记载,易氏修谱始于后唐时期的赟公,赟公谱是个什么样子,现代人谁也不知道;到南宋晚年,绂公修绫谱《庆源集》也只有季平公的手抄本三份,一份给袁州,一份给长沙,一份藏庐陵吉水中华山玉贞观神脏。袁州、长沙谱均不知所终,而吉水中华山玉贞观神脏几百年后被发现时已被虫蛀,只留几篇序文(这也只是传说,是否真实,序文是否后人杜纂,可疑),这样,历代先祖叫什么名字,传了多少代就无从知晓。而后人修谱又不能没有历代繁衍吊线,更不能没有祖宗,便有可能主观随意编造;甚至道听途说,某某人是易氏先祖,就把他写到族谱中来,这样,雄公、重公、延庆公、绂公等历史名人便出现在几乎所有的易氏族谱中,并成了他们的直系先祖;而且很多地方辈份颠倒,世次搞错,甚至直系吊线图中出现隔七年、十一年生一代的笑话。
把雄公、重公、延庆公、绂公尊为先祖或始祖并没有什么不好,不能随意说其“牵附”,更不能指责其追求虚荣背叛祖宗;相反,应感到骄傲自豪。延庆公是大孝子,重公、绂公钦点状元,尤其是雄公忠君爱国、舍生取义、一门忠烈、千古罕匹!试问:在古今2600多年的易姓人当中有谁超过了易雄?就整个中华民族而言,由生到死几十亿人之多,象雄公这样的民族英雄又有几个?荆轲、苏武、易雄、岳飞、文天祥……这样的英雄人物总是屈指可数,寥若晨星,为数不多吧!
我赞成绂公在《庆源集》序文中所说的“存信阙疑”的修谱原则,事实清楚、确实可靠的历史事实和人物应该明确地加以肯定,原来老谱中一些可疑的地方但又找不到否定的证据,就不一定要加以否定或完全肯定。比如尊正公为受姓始祖的族谱,从正公到雄公70代的世系吊线和历代先祖的名字,我不相信其中有多少是真实的,甚至有可能整个吊线图文都是后人主观随意编造的。3600多年前连汉字都没有,你是怎么知道他们的名字的?三皇五帝的名字,如颛顼、帝喾,恐怕也是后代历史学家创作的吧?又如宜春谱上雄公的父亲退公,族谱和宜春县志都写退公后来结庐于萍西九嶷山炼丹修仙,化羽飞天,成为仙人,这可信么?这只是一种传说,一种人们对长生不死美好愿望的表达。人是不可能永远长生不死的,但作为宜春县志的“国史”也这样记载,你是信也不信?所以对这样的记载不好肯定,也不好随意否定。有的书上写黄帝活了120岁,最后在桥山玉皇大帝派一黄龙来接他升天;又写彭祖活了800岁,是世界上最长寿的人,这些都不是事实,都是一些反映人们美好愿望的传说。太史公写《史记》,里面也有些不实之词,难怪千年以后的永叔公会讥讽他“不能阙疑”。所以我主张现在我们编写《中华易氏简史》也应尊循“存信阙疑”的原则。但对始祖源流问题,应尊重各地族人的情感,使他们能够接受,把各地老谱上的各种说法如实反映,我们不随意加以肯定或否定,更不应随意指责那种说法是错误谬论,让别人和后人去分析思考、“存信阙疑”吧!
有些地方修谱不一味追求所谓悠久历史,以本地或本支开基祖为始祖,从迁徙地开基第一人算起,逐代记载,吊线不断,尽管历史只有20几代,时间较短,但世系清楚,人名确实,这种实事求是的修谱作风是值得肯定和仿效的。现在分布于各地的易氏族人基本上都是从江西、湖南两省几经辗转迁徙过去的,由于战乱,由于饥荒,由于旅途的颠簸丢失了以前的老谱,不知自己的先组是谁,不知尊谁为受姓始祖好,他们便以始迁祖为第一世,追溯祖先只笼统地说源于易水或来自太原堂、济阳堂,这无可非议。现在四川、重庆几十万易姓人,大都是明、清时代奉旨填川而去的,他们不知道自己的远祖是谁,就以迁川开基人为第一世,这种记谱方法是切实可信的。比如重庆涪陵谱就这样写道:“我易氏之族郡曰太原,史于湖广麻城孝感乡,大明洪武已酉(公元1369年—编者注)奉旨召来填实四川。我鼻祖明通公由楚入蜀,落成垫邑,继又迁居白石里芋纸溪,厥后甲申(崇祯十年,公元1644年—编者注)兵变,逃入贵州郁山、遵义。是时天时人事两乖,族谱已失,无可考也。逮至盛朝临御,我高祖加福公携其侄伯插业李村坝联居指爨,至今我联字辈上下,将近二百余年。”他们的祖先明通公于洪武初年奉旨填川来涪,落脚垫江,后又迁白石里芋纸溪,崇祯兵变时还逃到贵州郁山、遵义,直至清朝太平盛世才到涪陵李村坝定居。由于族谱丢失,明通公到加福公这段时间的族史无据可查,以前的祖先就更是一无所知,因此只能从家福公定居现在的李村坝算起,族谱记载只有200多年。这种修谱写实的方法是可取的。
现在俨、优公支系的易氏族人,除留居在江西南昌、九江等地外,还有一些迁鄂东、四川、重庆、河南、安徽、陕西等地,这些地方的俨、优公后裔,基本上是在明、清朝期间修的谱,很少有明朝以前的老谱。他们的谱上有的尊恺公为始祖,有的尊雄公为始祖,有的直接以迁徙地的始迁祖为始祖。如湖北黄冈在一九九四年修的族谱中,其“易氏源流”序开篇就这样写道:“易氏乃毕公万之后,战国时恺公仕魏为上大夫,食采于易,逐受姓焉,世居山西阳曲县。战国后迁金陵,至汉有仁福公兄弟四,分处四郡。……仁福公之孙万年公又由太仓迁湖南长沙府浏阳县,至晋有兴长公封忠愍侯。隋有天骏公仍居浏阳,数传以迄于唐,春先公生子继昶,昶生子二,次云煌,煌生子三,长敬公,敬生子大模,模生诚公,诚生开公字必先,宦游海昏,逐卜居海昏上坊,生子量公,量生子曰俨、曰优。吾祖优公字子游,始迁瑞邑塘湾居焉。易氏受姓自恺公始,恺公为魏大夫,乃魏之同姓,食采于易,因以为姓。”他们对受姓始祖的记载,几乎与湖南谱一模一样,尊恺公为受姓始祖,否认了始迁地江西九江瑞昌尊易牙为受姓始祖的说法。既然是尊恺公为受姓始祖,那么自然就是雄公的直系血亲了,但雄公以后这一段,他们无法说清,只是从春先公开始才有明确的世系记载。他们修谱以春先公为始祖,这是无可非议的。春先公是唐朝人,传八世生俨公和优公,俨、优公的后裔又迁河南商城等地;河南族人修谱以俨、优公为始祖或一世祖,这又何尚不可。重庆、四川的俨、优公后裔也是由江西、湖北迁去,他们的历史更短,远祖更无可稽,他们以填川时的开基祖为始祖,更是合情合理,免得给后人造成前人史实不清的麻烦。
象重庆涪陵和湖北黄冈的这种情况在豫、皖、川、渝、陕等省还有很多,不管他们的族谱上尊谁为受姓始祖,易牙也好,恺公也好,尚公也好,后来都与易雄密不可分。这不仅是雄公的英雄事迹使大家钦敬仰慕,尊为始祖,且确实是还有很亲近的血缘关系。易富贤博士从生物遗传学的角度考证,说现代易姓人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雄公的后裔,这种说法有科学依据;就是按各地族谱记载,说现代易姓人百分之九十以上是雄公后裔,也确确实实,没有什么不恰当的。
2014年5月6日于河南信阳

该帖子被易水围在2014-5-9 22:46:31编辑过

作者:易水围 (2014/5/9 22:45:57)   回复此贴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2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易氏论坛  执行时间:1,832.0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易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