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溯源-摘自慕姓渊源书

    中华慕氏网 2009年5月29日 慕姓渊源


慕姓是一个较少的姓氏,来源归纳起来有三大支系渊源,主要出自姬姓和少数民族基因的流
入。
  【第一大支系渊源:源于姬姓,远祖黄帝,有二分支】
●黄帝姬姓
  汉族慕姓出自姬姓、已姓,都与黄帝有关,黄帝为慕的得姓远祖。
据史书记载,上古时候的黄帝是著名的氏族首领,他的部落崇拜龙图腾。相传黄帝本姓公孙
,是少典氏部落首领的儿子。他生于寿丘(今山东曲阜),长于姬水,故又姓姬;后居轩辕
之丘,因此号轩辕氏;再迁有熊(今河南新郑),也称有熊氏。据说黄帝活了一百一十岁,
崩后葬于桥山(今陕西黄陵)
  黄帝领导的部族是一个农业部族,发祥于姬水,生活于渭水流域,通过与炎帝、蚩尤部
落的战争,势力不断壮大,最终黄帝取得了统治华夏的大权。因此黄帝部族的活动范围主要
在中原地带,属土,土呈黄色,以土为德,被尊为黄帝。
  黄帝有四妃十嫔。正妃为西陵氏,名嫘祖,她亲自载桑养蠢,教人民养蠢缧丝,织出丝
绸做衣裳,故有『先蠢』的称号。次妃为方雷氏,名女节。又次妃为彤鱼氏。最次妃名嫫母
,长丰丑陋,但德行高尚,深受黄帝的敬重。
  黄帝有子二十五人。其中,有十四个得到了共十二个姓:姬、酉、祈(祁)、已、滕、
箴、任、苟(荀)、僖、结(佶)、儇、衣(依),其余皆循姬姓。而*(亦作少昊)、颛
顼、帝喾、唐尧、虞舜,以及夏朝、商朝、周朝的君主都是黄帝的子孙。
  〖第①支姬姓慕氏,出自高辛帝喾之后的慕容复姓,其后简改为氏〗
  ◎高辛氏帝喾
  据史载,帝喾本姓姬,是轩辕黄帝的孙子 虫乔 极(亦作矫极、娇极)之子,为上古
五帝之一。帝喾是上古时期『三黄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
基根,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国学大师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简编》中写道:『汉
以前人相信黄帝、颛顼、帝喾三人为华族祖先,当是事实。』帝喾十五岁时,因辅佐颛顼帝
有功,被封于高辛(今商丘市南高辛)。三十岁时,代颛顼为帝,都于亳。因他兴起于高辛
,史称之为高辛氏。
  《史记·五帝本纪》:『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高辛父曰 虫乔 极父曰玄嚣,
玄嚣父曰黄帝。自玄嚣与 虫乔 极皆不得在位,至高辛即位。高辛于颛顼为族子。高辛生
而神灵,自言其名。普施利物,不于其身。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顺天之义,知民之急。仁
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服。取地之财而节用之,抚教万民而利诲之,历日月而迎送之,明
鬼神而敬事之。其色**,其德嶷嶷。其动也时,其服也士。帝喾溉执中而遍天下,日月所
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
  ◎高辛氏慕容复姓
  帝喾高辛氏在位期间,他的庶子中有一个名叫“封”,被派遣到遥远的东北夷,建立了鲜
卑国,所居地区在今内蒙自治区西拉木伦河与洮儿河之间一带地区,后又迁移至辽西,号鲜
卑,自云南『慕二仪(天地)之德,继三光(日月)之容』。因以“慕容”为氏,意在远离中
原之地也要发扬光大传统文化。
  汉朝时期,鲜卑慕容氏族人被匈奴民族所统治,一直到汉武帝击灭匈奴,南匈奴归附汉
王朝,北匈奴残部迁徙西北后,鲜卑慕容部始摆脱匈奴的控制,之间发展壮大起来。
  据史籍《三国志·鲜卑传》中的记载,到了汉桓帝刘志执政时期(公元146-167年在位
),鲜卑民族大体分为中、东、西三部。中部的首领叫柯最阙,居慕容寺,故曰慕容氏。鲜
卑民族中、东、西三部分分解为慕容部、吐谷浑部、拓拔部等、乌桓部等数支较大的鲜卑部
落群体。
  三国时期,鲜卑族首领莫护跋率领族人迁居辽西,曾随同晋王司马懿徵讨割据辽东的公
孙渊,立下大功,被封为率义王。莫护跋在荆城以北(今河北昌黎)建立了国家。据说,汉
时北方的汉族人流行戴步摇冠(一种带有悬垂装饰的帽子),莫护跋见了也很喜欢,也做了
一顶,整天戴在头上。鲜卑人见了他这种打扮,都称他为“步摇”,因当地语言“步摇”同“慕
容”读音相近,所以传到后来就成了“慕容”。莫护跋的后人便干脆以此作为部落的名称。
  西晋时期,莫护跋的后代慕容廆占领了北燕、辽东一带,自称鲜卑单于,他的儿子慕容
皝后来建立了前燕国,从此正式以慕容为姓氏。从东晋至十六国时期,慕容氏族在北方先后
建立了前燕国、后燕国、西燕国、南燕国等国,前后历时七十多年,都以朝阳为都。由此,
朝阳有“三燕故都”之誉。慕容鲜卑后来定都辽宁西部,大有荣归故里、寻根问祖之意。
  在史籍《晋书》中记载:曾在晋朝时期受封为“鲜卑都督”的慕容廆,『昌黎棘城鲜卑人
也。其先有熊氏之苗裔,世居北夷,号曰东胡。』这里说的昌黎棘城,就在今辽宁义县。所
谓的“有熊氏之苗裔”就 黄帝后人之意。
  史称慕容鲜卑[邑于紫蒙之野],而上古时期古代黄帝一族曾“迁徙住来无常处”。经专
家考证,“紫蒙之野”位于西辽河上游,即大兴安岭以南、燕山以北的广大地区,是近考古学
者十分关注的红山文化区,也是北方古老的游牧和渔猎部落的特点。辽河文明的提出,以及
仰韶文化与红山文化南北接触的文化关系,证明了五帝前期诸代表人物在北方地区曾长期活
动过。
后来,鲜卑慕容氏部落、吐谷浑部落、乌桓部的族人一度被拓拔鲜卑的北魏王朝所统一
,其后,慕容氏随着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在太和十九-二十三年间(公元495-499年
)大力推行的汉化改革运动,大多省文简改为单姓慕氏、慕容氏、穆氏等,亦有维系复姓慕
容氏者,世代相传至今。慕容鲜卑与汉族的重新融合,互取精华,也为隋、唐时期的高度繁
荣注入了厚重的文化基因。
  ◎『百姓源*源』桉:此支姬姓慕氏的历史是十分古老,帝喾高辛氏后裔形成的慕容鲜
卑复姓,于历史的演变中与汉族的不断重新融合,互取精华,也为隋、唐时期的高度繁荣注
入了厚重的文化基因。故慕姓的祖先为:远祖黄帝,近祖帝喾,始祖封、柯最阙、莫护跋。
  〖第②支姬姓慕氏,虞舜的祖父虞幕之后,以祖为氏,由幕姓讹改为慕氏〗
  帝舜为黄帝曾孙颛顼的六世孙,他继帝尧之后,登上了中原地区黄帝族系最大的部落首
领之位,跻至五帝的行列,成为中华文明的先祖之一。
  史书记载说:『舜的祖先名幕,其后以幕为姓。』而帝舜始别为妫姓,史书记载说:『
尧帝厘降二女于妫 氵内 ,嫔于虞。』妫,就是妫水(今山西永济)之称,氵内 ,就是
水边。有虞氏兴起燕山一带,虞是基部落图腾。虞,属于虎的一种,有虞氏聚居于燕山周围
的妫水,辖有其地,遂以所居之地为氏,姓妫。后来妫姓,成为中华族最为古老的八大始姓
之一。也就是说舜始用妫姓,同族兄弟中有以祖先名字中的幕为姓氏,称幕姓。再后来,由
于古代的文字尚不健全,音同形似的字通假用的情况普遍存在,幕姓就讹变成了慕姓。该支
姬姓慕氏族人历史稀考,大多烟没于上支慕容姓慕氏之中。
  ●附录一:姬姓慕氏的源流演变(非完全世系,为源流演变的过程)
  少典→助其→巨 马丕→芒昧→夷栗→柏坚→节→赫胡→封胥→依卢→启昆→轩辕(黄
帝,公孙姓,因生于姬水,后改为姬姓,前2697年甲子年位)→少吴→玄嚣→虫乔 极(
亦作矫极、娇极)→帝喾→封(建鲜卑国,取『慕容』意)→慕容姓(柯最阙以居地得姓、
莫护跋戴『步摇』谐而得姓)→慕姓(慕容族人迁居中原地区后在北魏时有改单姓慕者)→
世代传承....... 
  ●附录二:另有许多文献记载:迁有一支慕氏『出自宋代河南开封』。其源出不详。据
学者考证,宋朝时期的河南开封慕氏,其实就是完全重新汉化的的鲜卑慕容氏分衍之慕氏,
二而一,并非另族源。因此附录以供参考。
  【第二大支系渊源:源于少数民族斡而族基因的流入】
  出自清朝时期达斡而族鄂诺氏部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满洲八旗姓》记载:达斡而族鄂诺氏,亦称俄嫩氏、鄂
内氏、鄂讷氏、斡难氏,为达斡而族著姓,世居黑龙江北境、鄂嫩河流域一带地区。后有满
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Eon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鄂氏、敖氏、吴氏、慕氏等。该
支慕氏始祖为鄂诺·慕克得纳,满洲镶黄旗人,其父鄂诺·西密赖曾任镶黄旗副都统,在清乾
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从微厄鲁特蒙古准噶而部叛乱时,于农历7月陷于阿睦而撒纳汗
属下准噶而诸台吉的敌阵,不屈自杀。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农历2月清廷派定边
将军成衮扎布、定边右副将军兆惠率清兵彻底击败阿睦而撒纳后,鄂诺·西密赖被乾隆大帝
追赠世袭云骑尉,其子鄂诺·慕克得纳承袭其职。
  在鄂诺·慕克得纳的后裔子孙中,后来有以先祖名字首音汉字为汉化姓氏者,称慕氏。


分享按钮>>【安氏古代名人录】湖南省长沙知县安佩莲
>>【安氏外籍名人录】美国十大杰出青年安东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