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氏历史上的播迁

    中华阎氏网 2012年5月2日 百科


阎氏历史上的播迁

阎姓是黄帝后裔封邑得氏,发祥于山西,最早郡望为“太原郡”,后得“河南郡”、“天水郡”。这说明阎姓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多,逐渐由西向东,由北向南,向祖国的四面八方播散,唐宋之后又有部分迁往海外。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大夫名阎敖(见《左传》),可见阎姓此时已落籍江南。秦汉时,有阎姓人迁甘肃、湖南、山东、河北等地。西汉末年,尚书令阎章居荥阳,其子阎畅,孙阎显,为当时望族。阎显被封为长社侯,后因参与皇室更迭被诛。其子阎穆为避难徙居于巴西之安汉,是为阎姓入川之始。阎穆有孙名阎甫,被魏武帝封为平乐侯,复居河南新安。甫子阎璞,因西晋一统而仕宦牂牁太守(今属广西、贵州一带),并定居当地。阎璞之子阎瓒为汉中太守,而定居陕西汉中。瓒有子亨,为辽西太守,亨生子名阎鼎,因仕宦而迁居今北京一带,后死于刘聪之难。阎鼎子阎昌逃奔马邑(今山西朔洲),后其孙阎满一支迁居河南,又从中派生出天水、敦煌等支派。阎满之孙有阎善,因仕宦云中镇将而徙居云州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土城子)。后五胡乱华,阎姓被迫大举南迁,云南的阎姓又进一步向华中、华南、西南播迁。

阎氏较大的迁徙当属明洪武三年之后,以洪洞大槐树下为集散地,大举迁往全国各地,尤以河南、山东、河北为最。国史有记载,各地家谱也有详尽的叙述。

元末明初,由于十几年的战乱,加上自然灾害和瘟疫流行,天灾人祸,百姓涂炭。明军将元朝赶到漠北后,北方地区尤其是河北、河南、山东、江浙一带出现了许多无人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呜”。明朝建立后,各地官吏纷纷向朝廷报告中原地区荒凉情景,“人力不至,久致荒芜”,“积骸成丘,居民鲜少”,“多是无人之地,累年租税不入”。劳动力严重不足,土地大片荒芜,财政收入剧减,直接威胁明王朝统治,就连朱元璋也深知:“丧乱之后,中原草莽,人民稀少,所谓田野辟,户口增,此正中原之急务”(《明太祖实录》卷二十五),于是采纳了蒲州太守苏琦、户部郎中刘九皋、国子监宋纳等人的奏议,为维护明王朝的统治,决定移民屯田。于是,一场大规模的历经50余年的移民高潮就开始了。

明朝政府为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必须解决劳动力问题,其办法是移民垦田,即把“地狭人众”的山西地区的农民迁移到地广人稀的河北、河南、山东等地,仅洪武四年四月一次就“徙山西民3万2千户与内地,移沙漠民3万2千户于北平”。

明朝洪武年间的大量移民,使农业生产有所恢复和发展,到了建文年间朱棣发动的四年“靖难之役”,又使中原地区出现了荒凉局面,为此才有永乐年间继续迁民之举。据《明太祖实录》及有关文献记载,洪武初年到永乐十五年的近50年里,从洪洞大槐树下迁民达18次之多,分别迁往冀、鲁、豫、皖、苏、陕、甘、宁等地,其中迁至河南的,占当时河南人口的90%以上,分布106个县,巩县是迁入较多者。

《中华阎氏通谱》载有迁往山东的事例:明洪武三年,原居于洪洞县的奉直大夫阎顺健及从弟直谏大夫阎国宝奉诏东迁,二人联名上疏:“因少昊墓在鲁(曲阜有两座少昊庙,一是少昊玄嚣之墓,在曲阜东郊;二是周公姬旦之墓,因周公功高盖世,被武王封为少昊),欲迁仙源(曲阜)。”上准任官迁。顺健率族众,国宝携祖谱,踏上东迁行途。至中都(山东汶上)遇寇,族人失散,兄弟各卜,族谱大量卷宗丢失,只单卷通谱因国宝随身携带,幸得保存完好。顺健居濮州阎什口,国宝居宁阳寺头村,顺德卜居郡城,顺典卜居益都莲花盆,其他旁支多散居苏、鲁、豫、皖各郡县。国宝为不负族望,于洪武二十年修撰《阎氏家谱》时撰述了《阎氏东迁失散记》,修绘了《东迁世系昭穆图》,并在宁阳建了泰伯庙。

东北阎姓,不少是从洪洞东迁,再由山东、河北迁往东北的。如辽宁新民县阎姓祖史载:本支原籍河北省河间府肃阳县(肃宁县)大阎庄。由始祖阎文亮迁入辽宁省新民县城内西花园子,时在乾隆年间。辽宁鞍山大阳《阎氏家谱》序言中说有二十个世系辈份字。前十个字是由原籍山东老家带到东北的,后十个字是到东北后续的,沿用至今。

综观阎姓迁徙史,除两次大的播迁外,或因外地做官而迁徙,或因政治避难而迁移,或因政令屯田而迁居,或因经商外地而定居等等,不一而足。如今,阎姓已广泛分布全国各地(尤以河南、山东、河北等省为多,约占全国汉族阎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七),海外也有一定的分布。

 


分享按钮>>上海卓跃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庞亚辉
>>名正言顺的轩辕黄帝的嫡系姓氏——阎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