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氏网新闻】高密八景之一:晏冢穹碑

    中华晏氏网 2018年11月4日 今日高密


 

高密八景之一:晏冢穹碑

 

(今日高密 2012年7月5日)

来源:http://www.wfnews.com.cn/epaper/gaominews/content/20120705/Articel04002IP.htm

 

晏冢穹碑--为纯人文景点,晏冢在“县(治)东南三十里”,今柏城镇晏王庙村北。晏冢,即晏婴之墓。墓侧有碑,镌‘穹’碑,只一‘穹’字,约方二尺余。穹者,圆大也。全部碑文用“穹”字,既有分量又得体,既含蓄又别致,是对晏子生平的高度概括,颇富创意。
晏婴,春秋时人,他是殷商王室后裔,齐景公时为相,名显诸侯,继承其父食邑夷维城(今高密市区及周边地带)。故《史记》说他是高密人(“晏婴,字平仲,莱之夷潍人也”)。此冢是衣冠墓,也称纪念墓(真墓葬在临淄,今仍存)。元代学者郝采麟《题晏子庙》诗曾云:“荒城隐残堞,老树回青湾。东有齐相丘, 出高寒。谁知千载人,此地遗衣冠……”。诗中提到的“荒城”是指隋朝的胶西城,在今柏城镇朱家集前,晏子冢与晏王庙在胶西城东不远,“青湾”是说晏冢附近曾有一大青湾,使这里的景致平添几分灵秀气。“遗衣冠”是说这就是个衣冠墓。
据传,穹碑先折断,后为土掩埋。清初武进士张文明咏《晏冢穹碑》云:“断碣雕残存古字,遗容俨雅仰清风。闲来凭吊踟蹰久,林树萧疏夕照红。”可见至少清初穹碑已断。乾隆四年高密籍进士单言扬《过晏子庙》诗云:“策马散吟鞭,停车拜昔贤。穹碑无觅处,祠庙不知年。”此时断碑已被掩埋。现在,不但断碑已踪影全无,晏冢也在“大跃进”时夷为平地,连附近的村名晏王庙村也一度改为时髦的“四新”村。
晏冢穹碑作为主景点,还有两处重要的配景,一处是附近的晏王庙,庙内有房舍99间;另一处是晏冢北面的隋代胶西县故城,至明清已残破不堪。晏子墓附近苍松翠柏,郁郁葱葱,到此游览者多为文人雅士,平民罕至。看--荒郊、古庙、破城、名人墓,构成一幅凄凉苍壮的画卷,最能触景生情。“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隋代的古城胶西县城已近平地,晏王庙却房舍俨然,晏子辞世二千余年,却依然活在人们心里,人们追慕他的勤政、廉洁、爱民,更敬仰他的出使不辱君命,一部《晏子春秋》犹如苍松翠柏,万古常青。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