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晏氏始祖晏丑第都指挥官考证

    中华晏氏网 2012年11月16日 晏金洲


高邮晏氏始祖晏丑第都指挥官考证

2012年11月16日 高邮晏氏久敬堂丑第公二十世孙 晏金洲

一、前言
家谱文化是中华文明中人文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国史、方志、家谱)之一。俗话说“国兴修史,家兴修谱”。 当今欣逢太平盛世,已进入信息时代,为研究晏氏源流及家族史提供了有利条件。在上世纪60年代中国的破四旧运动及后来的“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中,家谱被当做四旧遭到清理,以前修订的成千上万的家谱大多损毁和遗失,这对于中国人的人文历史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因此我辈有责任把祖辈留下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以慰先灵,以承后世。
二、家谱的记忆
在我很小记忆中,自解放前中华民国十五年(1926年)族人修谱祭祖外,以后一直停止了此项活动,一直延续到解放后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1986年我们晏河村(前清族长)晏海银公主持了祭祖修谱活动。文化大革命中,由于家谱一直在旧时族长晏海银(1923—1999年)家保存,造反派予以搜查,家中的旧书藏书及谱书被查抄一空,幸好晏海银集中生智,把世系挂谱(祭祖时悬挂墙壁用,高约3米,宽约2米)塞进了同村新四军革命老干部晏福祥(约1925 -1970年)家的土墙缝隙里才免遭厄运,才得以幸存下来。
1991年晏建华(晏福祥之侄)在周山乡政府专门请人打印成册,每家每户领取一本。同时请同村组解放前教过私塾的晏文庆(1919-1994)老先生进行了抄写手本世系家谱。由于祖辈们相继去世,加之晏河村晏氏祠堂在解放初被拆除,能够记忆祠堂陈设物品的人很少。但很幸运的是,晏文庆老先生根据祖辈口传和对家谱和晏氏祠堂的记忆,在家谱中对高邮本支系晏氏始祖晏丑第的官职都指挥官予以明确记载,并将堂名和祖先对记录了下来。据晏来俊(晏文庆长孙)介绍,我们晏氏老家在山东青州,然后到江西,再由苏州阊门迁高邮。这些信息与我这四年来的考证基本是一致的,这说明不是巧合,从而证明我们高邮晏氏家谱的记载是真实可信的。
三、考证起因
为纪念祖父晏公讳福泉诞辰九十周年之际增修家谱,源于我在网上有幸结识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晏春林教授和上海东华大学晏爱敏先生,方据《东南晏氏统修谱》上溯高邮始祖讳晏丑第之祖先至东晋【北魏时期(386~557年)】晏景星,字正大光禄大夫(从一品),自云南楚雄府复归山东临淄世系18世。并追溯先祖晏子世系,其中断代部分尚待待晏氏后人发掘文献资料线索后进一步考证。
“目览千载事,心交上古人。”我坚持四年多时间查考各省志、府志、县志等近300部历史文献和各地晏氏谱书资料,并多处引用了中国科学院湖北分院晏春林先生的研究成果,同时也查阅了《中国国家图书馆特色资源(数字方志)》和百度文库资料, 在此深表谢意。计划把我们晏姓高邮支的家谱资料整理成册,付之于书。
四、考证过程分析
在很小的记忆中,我们高邮晏河村晏氏始祖名丑第,我小时候心中就有个疑问:难道高邮晏氏始祖晏丑第没有父母兄弟吗?那他们又在何处?按照家谱世系记载,到我曾祖父是第十七世,我是第二十世。按照当前国内多数家谱平均21-31岁一代推算,始祖晏丑第生活年代为明朝中期前后。
2008年6月27日我祖父去世,享年88岁。2009年5月我在网上幸结识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晏春林教授和上海东华大学晏爱敏先生,方才了解到我们高邮晏氏是由江西晏氏分迁而来。
根据江西《统修东南晏氏历代分迁志》记载,明朝时期,有二位晏姓迁移至于高邮州,分别是东南谱记载的二十四世郜公支晏明谕由漳溪(江西南昌)客居高邮州,东南谱记载的二十五世郜公支(晏孝广后裔)晏庭光自瓜州徙居高邮州,由于没有其他信息资料可查考或佐证,无法确认与晏丑第世系有关联。
高邮州元为直隶府。洪武元年(1368)高邮府降散州,,改属扬州府,并省倚郭高邮县入州,北有张家沟巡司,东北有时堡巡司,州境内管辖宝应县和兴化县。
查咸丰《兴化县志》记载了三位明朝贡生,分别是正德十一年(1516年)丙子贡生晏纬任福建归化县丞,嘉靖十一年(1532年)贡生晏早任山东青州王府长史,隆庆二年(1568年)贡生晏日躋任广西玉林教谕。现兴化联系有缸顾乡有晏中环家族约二三百人,已历11世,由于没有家谱,祖辈口传从高邮过去,仅从家谱字派上分析与高邮丑第世系似乎没有直接关联。
查雍正十一年《扬州府志》和嘉庆《高邮州志》记载了南宋理宗绍定年间(公元1228—1233年)晏陶(即晏桂山),乃晏融(即晏殊之长兄)后裔,先在宝应县任知县,后升任高邮军知军(太守)。查《高邮州志》记载嘉靖三十年(1551年):二月十一日,倭寇侵犯高邮卫经历司晏锐领兵抵御,战至东关牺牲。查《内江县志》和《内江晏氏家乘》晏锐字子充,四川内江人,以都吏任高邮卫经历。
(一)晏丑第祖籍源流——江西东南晏氏始祖晏墉后裔。
考证依据:
一是江西《统修东南晏氏历代分迁志》有明确记载,在明朝万历年间,时任南京户部主事晏文辉经仪征并拜谒过瓜州晏公祠,为仪征家谱作序。仪征晏氏在明朝合修谱时为当时的六十个晏氏分支之一。清朝乾隆时,仪征也参加修谱。但由于仪征晏氏多迁移台湾,且家谱无寻,目前仅有康熙年仪征晏中英所作谱序保存至今。
二是祖先对“东齐世泽,南宋家声”。 从“东齐世泽,南宋家声”堂名对分析,各取首字“东”和“南”合并即为“东南”二字,东南晏氏在宋朝为官宦显族人家,充分证明高邮晏氏族晏丑第是宋代江南东南宋朝宰相晏殊晏姓的后裔。
含义:高邮晏氏堂名对“东齐世泽,南宋家声”中的“东齐”含义是指远祖系春秋齐国晏子贤相的后代,为孔子所称赞。“南宋”是指南方的宋朝晏氏家族,即宗祖系北宋宰相晏殊及后代子孙“一门十进士”,尤其是曾孙晏敦复、晏敦临、晏敦肃兄弟三人中进士的的家族声望和晏敦复反对秦桧投降议和不畏权贵的风骨。
三是高邮族人祖辈口传为祖籍苏州阊门移民。这些都是民间传说,没有史料记载。 从查获的部分史料表明,苏北在明初至中期的大批移民,主要来自苏州和杭、湖府及驻守淮扬军籍移民。据《金湖县志》记载,金湖境内人口大多为“洪武赶散”而来。不少家族的家谱上都有着明初洪武年间从苏州阊门迁来的记载。金湖县闵桥镇(明朝属高邮州)《德行堂闵氏宗谱》载有“我族奉征召……于明代永乐年间(公元1408年)初春由士仁兄弟带领族众离开苏州,经江阴西港渡江北上,直到高邮州府验证”而安居。
在洪武初年的扬州府,除了复业的当地居民外,其馀皆为流寓人口,根据现存的地方志及族谱资料,在苏北地区一带的民间传说,他们的祖先是由明初从苏州阊门迁移而来.泰兴县居民的祖先,多原为皖赣名族于元末之际迁入,而兴化县则有原籍苏州大姓,于洪武初年陆续迁入兴化.其他如宝应,江都等县望族,都认为祖先是由苏州迁入,这种原籍附会苏州的情形,是苏北移民普遍都有的特殊现象。
从洪武九年至二十六年(1376-1393),扬州府的移民陆续迁入,新增移民总数达14万人,其原籍来自苏南,浙北,江西等地.在洪武二十六年(1393)扬州府74万人口之中,民籍移民及其后裔约50万人,除了崇明县之外,来自苏州及苏南,浙北地区的移民占总移民人口的一半,而来自江西与徽州的移民则各占四分之一。 
四是祖上有人做过大官(即宰相)。在晏氏家族受晏姓以来的2600多年历史上,宰相级的大官有三位,一是做过齐国上大夫的晏弱,二是历仕途齐国三朝的相国晏婴,三是北宋宰相晏殊。我们高邮晏氏族人口传的大官应指是北宋宰相晏殊无疑。
五是祖辈口传祖上有个“九老爷”断案如神,经查证江浙一带县志,发现《义乌县志》记载南宋义乌县令晏节,《昆山县志》记载苏州昆山县丞晏解。根据地理位置分析,由于年代久远,代代相传“解老爷”讹传为“九老爷”也在所难免。因此 “九老爷”解释为“晏解老爷”比较合理,且晏解和晏节同为晏殊第九子晏传正的曾孙。由此可以佐证高邮晏丑第为晏殊第九子晏传正后裔。
自瓜州迁高邮的仪征晏氏,为南宋初年在扬子桥为保卫南宋高宗皇帝战死的扬州尉晏孝广之后裔。晏孝广系晏殊曾孙,为晏殊长子晏承裕之孙。由此可以佐证高邮还有一支晏氏为晏殊晏殊曾孙晏孝广后裔。
(二)晏丑第生活朝代——明朝中后期。
据长辈口传,因长矛造反(应该是指沿海倭寇)晏丑第来高邮,口传有八大姓“张、晏、邵、叶、甘、丁、(黎、葛)”迁来高邮,也有一说是“六(姓)人家先(祖)”。据说均来自苏州阊门,而且祖先均为官员。高邮久敬堂始祖晏丑第现在传至二十二世。采取嫡脉单线上溯的方式所构成,同时参考全国其他姓氏家谱一代人年龄范围在21—32岁之间,取平均25岁一代人,基本符合历史进程和人类繁衍规律。据清末上谱会牌(木质)记载,晏氏第十五世芝山公和芝秀公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上谱会。据会牌推定晏丑第出生年代为明朝中后期约公元1530年前后。
【实例】(据2011.6.27日赵洪昌博文:景芝镇赵氏六修族谱序):山东安丘景芝镇“赵氏家谱自元末迁安以来直至一九二一年第五次修谱时为止,已经完整系统地保存了世系二十二代,时间相距五百五十余年的家族谱系档案,...可以说是很稀有珍贵的资料了。”平均25年一代。
(三)晏丑第姓名分析——取“某丑年科武会试登武进士及第”之意。
据高邮《晏氏宗谱总支系图》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修谱记载:我祖乃钦命都指挥官——俞氏夫人。根据这个明确记载信息,证明祖传高邮晏氏始祖晏丑第是个武官,且家里有仆人很多,应该高级官僚。明朝时期做官人家的太太叫「命妇」,也依官人的等级不同,称谓也不一样, 只有一、二品都可称「夫人」,从而证明都指挥官至少品秩从二品以上。 查明史都指挥为品秩正二品官。
考证依据之一:明世宗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乙丑科程文范榜武进士名录。
查明朝武进士丑科可靠资料有(1)明武宗正德十二年(1517年)丁丑科王佐(?~1538年)榜武进士。本科榜单无考。(2)明世宗嘉靖八年(1529年)己丑科王浩榜武进士。王浩正史无传,仅从《仁和县志》上得知,其为嘉靖八年武科榜首。本科榜单无考。(3)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癸丑科兵部武举会试文质榜武进士。本科榜单无考。据《明实录•世宗实录》记载: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九月己巳,武举开科,取文质等90 名。
由于(1517年)丁丑科、(1529年)己丑科和(1553年)癸丑科武进士榜单无考。幸好珍贵的程文范榜的《武举录》却被完整地保存了下来。明世宗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乙丑科程文范榜武进士共录取武进士90 名,由内阁大臣严讷主持武会宴——鹰扬宴于中府。查考第四十六名为南京牺牲所会举百户晏葵。
经查考明朝行政区划和都司卫所,晏葵应为“南京(亲军)牺牲(千户)所会举百户”。 洪武元年(1368年)定应天府为南京,为国都。 成祖永乐十九年(1421年),改京师为南京,直隶改称南直隶。会举百户不同于世袭百户,说明晏葵祖辈不是卫所世袭百户,应为江南一带府县人。晏葵经考选为百户,并通过南京(南直隶)武举乡试后,获得参加武会试资格。明朝官职制度规定,中武进士后,按照名次品秩升二级或一级。由此可知,晏葵中武进士后应至少为千户或卫指挥(使)同知、佥事等职。因抗倭斗争需要,被兵部调充南京沿海卫所(或南直隶扬州备倭都司)都指挥。
明初期,中国沿海小股倭寇侵扰连年不断。为了有效地组织沿海卫所军队进行防海备倭斗争,明政府在山东、扬州、金山、浙江、福建、广东设六个总督备倭都司,统称为备倭都司。南直隶扬州备倭都司管辖扬州卫(驻地扬州市)、高邮卫(驻地高邮市)、仪真卫(驻地仪征市)、大河卫和淮安卫(驻地淮安市楚州区)等五卫。 还有千户所二十,巡检司十四,烽堠九十三,营十五,寨九和了望塔三。仅扬州一卫就有旗军八千九百六十名,屯军四千四百四十名,高邮卫也有军队一万一千余人(旗军五千六百七十名,屯军四千四百四十名)。明朝政府之所以在这一地区屯驻重兵,因为这里是保卫留都南京和明太祖陵寝的重要地区。
考证依据之二:官职——总督备倭都司挂“钦差”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采纳刘基的建议,在全国上下,自京师至地方都建立卫、所两级军队组织,以实现拱卫京师与守护地方的目的。具体区划依据和组织形式是,“度要害地,系一郡者设所,连郡者设卫。大率五千六百人为卫,千一百二十人为千户所,百十有二人为百户所。所设总旗二,小旗十,大小联比以成军(《明史•兵志二》)。”卫所外统于都司,内统于五军都督府,这样就自上而下形成了五军都督府——都司、行都司——卫——千户所——百户所——总旗——小旗的军事编制体系,与之相应的领导体系则为:(五军都督府)都督(正一品)、都督同知(从一品)、都督佥事(正二品)——(省都司和行都司)都指挥(正二品)、都指挥同知(从二品)、都指挥佥事(正三品)——(卫)指挥使(正三品)、指挥同知(从三品)、指挥佥事(正四品)——千户(正五品)、副千户(从五品)、百户(正六品)。
《山东通志》等书记载,总督备倭都司是“行都司”。 “行”即临时和派出的意思。《明史•职官五》记载:“行都指挥使司,设官与都指挥使司(明朝各省设三司:提刑按察使司、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相同。”以此推之,总督备倭都司同省都司一样,也设有都指挥1人,都指挥同知2人;都指挥佥事4人,品级也与省都司相同。其下属有:经历、都事、断事、吏目、司狱、仓库、草场、大使、副使各一人。都司长官由朝廷任免,不许世袭。都指挥使与指挥同知、指挥佥事不并同,常以一人担任。明代的镇戍将领一般都是差遣官,所以“总督备倭都司”的指挥官的职名之前常带有“钦差”衔,称为“钦差某某等处总督备倭”,如:戚继光的职衔是“钦差山东等处总督备倭署都指挥佥事”。 因此,高邮晏氏家谱记载“我祖乃钦命都指挥官”中的“钦命”解释“钦差”或““钦依”为是真实可信的。
根据明朝规定“都指挥使”的地位,不是世袭的。但是,只有属于“指挥使”一级的世袭的“世官”,或考中武科举的人,才有资格被任命为“都指挥使”。世官共有九等: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卫镇抚、正千户、副千户、百户、试百户、所镇抚。这些世官,依照明朝的“军民分籍”的制度,是一种没有封地而有禄田,没有人民而有部队的贵族。
而南京牺牲所百户晏葵正登明世宗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乙丑科程文范榜武进士及第,经有关资料研究表明:古代举子在中进士后,为表示庆贺,往往改名字或字或号以示吉祥。晏葵取字或号为丑第,时人或后世子孙为尊敬晏葵不直呼其名,而称呼晏葵为晏丑第。
考证依据(三):祖传因长矛造反而来高邮——应指沿海抗倭。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倭寇分三路进犯扬州,沿途烧杀抢掠,直逼扬州城下。扬州(总督备倭都司)都指挥张恒、千户罗大爵、曾沂领兵应战,都不幸战死。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倭寇掠瓜洲,烧漕船,瓜洲100多名挑盐夫用扁担、抬杠奋击,倭寇北窜侵犯扬州。扬州府同知朱裒、高邮卫经历晏锐、千户贾勇出城迎击,村民奋勇助战,倭寇伤亡惨重,狼狈溃逃。朱裒、晏锐被掳牺牲。
沃田,明代抗倭将领,山东登州人,武举出身,初任山东登州卫指挥同知,后登武科进士第,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任仪征转运副使,以浙江署都指挥佥事守备仪征。
明嘉靖年间,日本海盗集团大肆劫掠我国沿海地区,并不断深入内地。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五月十日,倭冠进犯扬州并乘势向西推进,直逼天长。当时天长既无坚固的城防,又无守兵,情势危急。为抵御倭寇,沃田奉命提青州之兵,驻扎于天长县城东六华里之崇家岗。倭寇得知天长有兵拦截,不敢再冒险前进,但不久为扬州方面追兵所副,不得已由芦龙向天长进犯。沃田领兵与倭寇激战。战至傍晚,倭寇溃不成军,四散于野。沃田命部将加强防备,准备次日再战。次日晨,大雾弥天,咫尺之间不辨人形,倭寇乘机向沃田所部冲杀,以致沃部人马溃乱,首尾不能相顾,沃田于危急中跃马横刀,连杀倭寇数十人,不幸战马陷于泥潭之中,为倭寇所杀。沃田虽死,但倭寇也因遇此恶战而不敢入城肆虐,仓惶离去,天长城的百姓避免了一场洗劫。
1932年9月,天长抗日救国会为沃公立碑,碑文是“中华民国二十一年九月,明敕赠镇远将军都指挥佥事御倭殉难沃公田之墓,天长县抗日救国会立”。沃公故里山东登州还建有“蓬莱忠孝祠”为追念沃将军保卫祖国献身精神和功绩。
根据明《漕船志》和黄仁宇先生的《明代的漕运》记述,明朝漕粮军运是独立设置的军事组织,约有12万名漕军,负责渤海黄海海上运输任务的称为“遮洋总”,分别在天津、山东和徐州设有若干分队。后由于海运中断,“遮洋总”于隆庆元年(1567年)正式解散,兵员分配到各地卫所。
嘉靖年间编修的《惟扬志》记载说天顺年间漕军正式确立编制,“天顺间始额漕舟,遮洋、里河共额一万七千七百七十五只,官军一十二万一千五百员名。” 不论是天顺年间还是成化时期,我们有一点可以肯定,十二总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过程,而并非在某一年将全部漕军划为十二总。
遮洋总设立之初,辖有十三卫,具体包括南京附近的水军左、水军右、龙江左、龙江右、广洋、江阴、应天、横海八卫和江北地区的淮安、大河、高邮、扬州、长淮五卫。这十三卫由于熟悉海道被编入遮洋总中。
嘉靖三年(1524年),明政府对遮洋总进行了一次大的调整,其具体方案如下:原来江北五卫不动,将南京地区的水军左、龙江左、龙江右、广洋、江阴五卫划归江南上江总,水军右、应天、横海三卫划归江南下江总,将北直隶总所属德州、德州左、天津、天津左、天津右、通州左、通州右、定边、神武中等九卫,连同徐州左、泗州二卫划归遮洋总,以上共计十六卫。调整后新设江南上江总,废除了北直隶总,仍为十二总。至迟到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遮洋总所属徐州左卫划归江北直隶总,在该年增修的《漕船志》中,遮洋总所辖为十五卫,而徐州左卫则隶属于江北直隶总,此前江北直隶总没有该卫的编制。此后直至嘉靖末年遮洋总被裁革该总一直保持十五卫的编制,“遮洋一总所辖一十五卫,在南则有淮安、大河、扬州、高邮、长淮、泗州六卫。在北则有德州、德州左、天津、天津左、天津右、通州左、通州右、定边、神武中九卫。”
“隆庆六年复开海运,设把总一员,领原设遮洋总下淮大高扬长泗六卫及分割扬州总下通州、盐城二所下江总下镇海、太仓二卫,以河运额内旗军驾新造海船二百七十四艘领漕一十二万石,其千百户官俱于原试海运及滨海卫所选用。”
五、考证分析结论
综上所述,可以推测晏丑第(晏葵)为扬州总督备倭都司钦命都指挥。查《中国明朝档案总汇》(武职选薄)以及扬州卫、高邮卫等档案资料,均为指挥使【正三品】,无“都指挥【正二品】”职务。根据扬州(总督备倭都司)都指挥张恒和沃田以浙江署都指挥佥事守备仪征,可以推测晏丑第(即晏葵)为浙江都司署都指挥守备某沿海卫所,或扬州总督备倭都司“钦命都指挥” 守备高邮,或为漕军“遮洋总”驻守界首驿,领“钦命都指挥” 官衔。

【注释】
1、【钦依】——皇上依准。凡以防倭于陆,又于外洋设立寨游。寨之初设有三:烽火、南日、浯屿、续增小埕、铜山为五寨。领以把总,用武科会举及世勋高等,题请升授。以都指挥体统行事,谓之钦依
2、【都指挥使司】—— 明朝省级地方官分为三司,分别是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布政使管“民政”,按察使管“刑名”,都指挥使则管“一省军务”。三司大致分别相当于现在的省长、省法院院长、省军区司令。
根据明朝武官制度和明史等资料记载:都指挥使司是明朝省级地方官三司之首(分别是都指挥使司、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都指挥使管“一省军务”,布政使管“民政”,按察使管“刑名”,)。三司大致分别相当于现在的省军区司令、省长、省法院院长。
3、【外命妇之号九】——公曰某国夫人。侯曰某侯夫人。伯曰某伯夫人。一品曰夫人,后称一品夫人。二品曰夫人。三品曰淑人。四品曰恭人。五品曰宜人。六品曰安人。七品曰孺人。
都指挥官品阶:正二品或从二品,明朝前期都指挥使司高于其它二司,中后期随着明朝由盛转衰,地位已经大大下降,基本等同三品。
4、【百户】明代卫所兵制设百户所,统兵100人,分为2总旗,旗各50人;10小旗,旗各10人,隶属千户所。百户为百户所的长官。如明•黄道周《节寰袁公传》:“公(袁可立)先凤阳人,始祖荣以开国功为睢阳百户,因家焉。”
5、【会举】选受、荐举。各地文武官吏举荐「通晓兵法、谋勇出众」者。据《明史》所载,武学教官之职责乃「掌教京卫、各卫幼官及应袭舍人与武生,以待科举、武举、会举,而听于兵部。其无武学者,凡诸武生则隶儒学」。
会同推举。在学幼官武生,依靠良好的自身素质,被举荐给兵部,以求闻达。《成化申定教条》中规定:「在学幼官,有策略精通,弓马熟闲者,从公礼荐赴部,会官试验,奏请任用。」其余「抱艺守分,不及荐举,年二十五以上,三十以下者」武学查明送(兵)部,转发各营听用。平时考试常居优等者,每十年一次由兵部会同总兵官举送,各营各卫遇有坐营把总掌印军政员缺,相兼选用。 正德中曾革会举,正德十六年(1521),复两京武学会举,六年一次
6、【牺牲所】明朝京师亲军和南京亲军分别设置的牺牲千户所,负责饲养京都军队和官府各坛祭祀所用牲只。牺牲所配备有官员、所军、厩夫、草夫。每年于冬至前一月选择黄道吉日,由牺牲所最高长官值年大臣亲自焚香祭拜,祈祷来年饲养工作平安、顺利、丰产,达到各等祭祀牺牲要求。司牲祠(三圣庙)是牺牲所内最大的祭祀性建筑,位于牺牲所内东北角三圣庙东侧为龙神庙,供奉的龙王是牺牲所内四口水井水源的保护之神,阴历正月十三日祭拜。三圣庙西侧为关帝庙,供奉一尊关公圣像,是牺牲所官员、所军、厩夫、草夫的保护之神,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祭拜。历史上的北京天坛由祈年殿、圜丘、斋宫、神乐署和牺牲所五组建筑群组成。作为饲养祭祀牲畜之处的牺牲所,坐落于神乐署南侧,圜丘门内东南,与天坛主体建筑同时兴建。
7、【鹰扬宴】科举得中,往往要赐宴,文举为鹿鸣宴,武举为鹰扬宴,即便是乡试也不例外。据嘉靖三十一年《福建乡试录》记载:武举揭晓之日,都司多备鼓乐彩亭于本院门首,迎接榜至。府卫官员用花红、马匹、鼓乐迎接各位武生,先至文庙,次至旗纛庙谒见。届时,地方府卫,于本司大门外搭起彩架,大书“武举征材”四个大字;于二门亦搭彩架,大书“虎士奋庸”四个大字;至于大堂则大书“鹰扬嘉宴”四个大字。这些大字均用滕黄金书写。并于二门之外合用金鼓响器,大堂之上仍用舞生歌“采薇”、“采芑”等诗,所属官员俱穿大红本等锦绣服色,热闹非凡。武举乡试如此,会试更甚。

【参考文献】
1、《中国历代武状元名录》(主编董海 王鸿鹏)第164/382页记载
2、《明史》卷七四,〈職官三?武學〉,頁1817。
3《大明會典》,卷一五六,〈兵部三九?武學〉,頁3,總頁2182。
4、雍正十一年《扬州府志》
5、嘉庆《高邮州志》
6、咸丰《兴化县志》
7、《东南晏氏统修总谱》
8、《统修东南晏氏历代分迁志》
9、《义务县志》
10、嘉靖《昆山县志》
11、《筹海图编》
12、《山东通志》
13、《明史•职官五》
14、《中国明朝档案总汇》(武职选薄)
15、《漕运通志》
16、盛仪:嘉靖《惟扬志》卷之十《军政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本。
17、《内江县志》
18、《内江晏氏家乘》
19、《金湖县志》
20、《德行堂闵氏宗谱》


 


分享按钮>>高淳幸存全套芮氏家乘
>>【交换资料】庐江何氏墓志铭拓本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