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氏家谱源流】《龙氏祖源辩之我见》5

    中华龙氏网 2013年5月17日 龙一乐


炎帝神农氏

 

炎帝神农氏___中华龙的传人.

炎帝神农氏族崇拜神龙,与少典妃安登(任姒有娇氏之女,亦称女登)感神龙首生炎帝神农的创世传说有关,历代记载不绝于史: 

《纲鉴·三皇纪》:少典之君娶有蟜氏女,曰安登,少典妃感神龙而生炎帝。

《宋书·符瑞志》: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常羊山,生炎帝神农。

《路史·后纪三》:炎帝神农氏,姓伊耆,名轨,一曰石年,母安登感神龙于常羊,生神农于烈山之石室。” 

《帝王世纪》云:炎帝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蟜氏女登为少典妃,游华山之阳,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常羊,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初都陈,又徙鲁。又曰魁隗氏,又曰连山氏,又曰烈山氏。

自盘古开天辟地后,神洲大地各种伟大的神祇人物,应运而生。在那漫长的岁月里,继天地人三皇“之后,又出现了下列五氏:“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五氏的的原意也是神祇,但神性比更少些,可列入第三个级别神祇。) 

炎帝神农氏是五氏出现的最后一位神祇,是中国神话时代结束,传说时代到来的承前启后的伟大神话人物。

炎帝神农氏即神龙氏族,龙祖中有飞龙氏、潜龙氏、居龙氏、降龙氏、土龙氏、水龙氏、青龙氏、赤龙氏、白龙氏、黑龙氏及黄龙氏.龙在中国政治、文学、艺术、习俗及信仰中都有鲜明的印迹,成为华夏民族的标志。

据《孟子·梁惠王章句上》载:神农,有娲氏之女安登,为少典妃,忎神龙而生帝。承庖羲之本,(伏羲氏禅位与神农氏)以火德王。故曰:炎帝。 斲木为耜,揉水为耒,耜耒之利以教天下,故号神农

据司马贞《三皇本纪》载:太昊伏羲氏,日月象其明,龙河马图神其应,洩阴阳之秘,奥八卦爻象之先,配干支,作甲子。历象以兴嫁娶,正姓氏而大婚伊始,代结绳(指燧人氏结绳记事,代者接代也。燧人氏四传无怀、葛天、女娲至伏羲,继承基业),为礼道重人伦,作二十五玹之瑟,龙师纪官。始庖厨,倡六兽,之先帝也。端拱于上,朱襄诸臣分理于下。呜呼,此天所以开炎帝之盛也。因为当时为禅通纪十九氏时代,故伏羲氏禅位于第一重臣朱襄氏,即炎帝也。故有此天所以开炎帝之盛也之论。

以上史实,均说明了炎帝神农氏是华夏伏羲女娲氏族嫡裔,龙的传人。

 

炎帝神农氏___ 新石器时代历世很长的部落氏族

感石龙首而生,生于石室,名石年。无不揭示了最早的炎帝神农氏还处于洞穴时代

得姓羌,称羌族,源于羊崇拜,说明了炎帝神农氏族已驯服了羊,当时渭河上游甘陕一带的动物养殖业已发展起来。

人身牛首,成为炎帝神农氏族图腾,不仅说明当时牛已被驯服家养了,而且成为中华农耕文明的重要动力,一直受到世代尊崇,彰显了炎帝神农氏在中华农耕文明中的伟大地位和作用。

据《庄子·盗跖》记载:神农之世,卧则民居,起则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与麋鹿共处,耕而食,织而衣,无有相害之心,此至德之隆也。可见,炎帝神农氏生活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阶段。

吕氏春秋·爱类》又言:神农之教曰:士有当年而不耕者,则天下或受其饥矣;女有当年不绩者,则天下受其寒矣,故身亲耕,妻亲织,所以见致民利也。可见炎帝神农氏时代又已出现身亲耕,妻亲的家庭形式,这又是父系氏族社会产生的标志。

据此,可看出,炎帝神农氏时代是原始社会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时代,是人类社会文明初创的时代。

炎帝神农氏是新石器历史时期的一个历世很长的部落氏族。皇甫谧《帝王世纪》认为伏羲、神农、轩辕都是王朝,伏羲氏有十六世、神农氏有八世、轩辕氏有七世(即黄帝王朝)。这里的是指神祇、社稷、宗庙,发展成为后期的国家和王朝。这里的王朝是指上古部落,姜部落是以农业为主,故称或曰农姜,至于神农是指加上神祇一样的封号。 1、神农氏姜  2、帝姜临魁  3、帝姜承  4、帝姜明  5、帝姜直  6、帝姜厘  7、帝姜哀  8、帝姜榆罔

史称神农氏传70世(《尸子》)(一说17),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可推断神农氏族从伏羲时代的朱襄氏族到黄帝时代的最后一个炎帝族,当在距今七,八千年前——5500年前。是中国农耕文明初起的重要时期。

 

炎帝神农氏___华夏农耕文明的圣君. 

炎帝神农氏, 三皇五帝之一,远古传说中的太阳神

神农氏姓伊耆(后改姓),名石年。诞辰农历四月二十六日,生于姜水(今陕西宝鸡境内)。

传说神农人身牛首,三岁知稼穑,长成后,身高八尺七寸,龙颜大唇。农业的发明者,医药之祖,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

他的出现以后,开启了一个新时代。华夏大地农业兴起,他的部落称神农部落。

现考古发现,我国长江流域水稻种植,如浙江余姚至少已有万年左右,湖南发现的至少12000年前.这又实证了我国神话并非全是编的故事,一定程度上也可说是先民口口相传的历史记忆.

 

炎帝文化

据《周易》《管子》等先秦文献的有关记载,以黄河流域,尤其是渭水流域为主,以及长江流域包括湖南多处发掘考证的距今七千至九千年的古文化遗存表明,炎帝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创始者。相传炎帝始种五谷以为民食,制作耒耜以利耕耘,遍尝百草以医民恙,治麻为布以御民寒,陶冶器物以储民用,削桐为琴为怡民情,日中为市以利民生,剡木为矢以安民居,重演八卦以探天象,后在南巡中为民治病采药,日遇七十毒而不辍,终因误尝断肠草而崩葬于长沙茶乡之尾,即今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的鹿原陂。炎帝功昭日月,德泽后世。他所开创的原始农耕文明,使先民们改变了茹毛饮血、以采集野果和渔猎为全部生活来源的状态,开始走上创造性的社会,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绿色革命。特别是世代流传的炎帝率领众先民鏖战洪荒的艰苦创业精神,自强不息的开拓创新精神,厚德载物的民族团结精神,更是中华民族自尊、自立、自信、自强精神产生的源头和典范。

炎帝对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农业文化

炎帝在历史上的名称很多,大部分神话传说中称他为神农氏。他也是一位传说中对中华民族文明的发展有过不世功勋的人物。神话中讲得最多的是炎帝对我国农业耕作的发明。作为中华民族第一个由渔猎转入农耕的氏族部落,炎帝神农氏族创造了中国的农业文化。这些在史书中多有记载。

《易·系辞下》:"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逸周书》:"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遂耕种之;作陶治斤斧,为耒耜徂耨,以垦草莽,然后五谷与助,百果藏实"

而耒耜的发明和五谷的种植在考古中均得到证实。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一件木耜,六十四件骨耜,四件石耜等。随州市冷坡垭,天门石家河,湖南澧县梦溪三元宫等地新石器时代遗址,均发现稻谷的遗存和大量的生产工具。这说明中国早在万年前后就开发了农业。

在原始社会里,刀耕火种汉高诱注《淮南子·时则训》:南方之极,自北户孙之外,贯颛顼之国,南至委火炎风之野。赤帝祝融之所司者万二千里。此赤帝,即炎帝,少典之子,号为神农,南方之火德之帝。《左传》、《国语》和《礼记》提到烈山氏能够播植百谷百蔬。东汉郑玄注《礼记》和三国韦昭注《国语》,都说烈山氏为炎帝。《水经注》卷三十二又把烈山氏和神农氏相并,说谬水西南经过厉乡南,水南有重山,就是烈山,山下有一个洞穴,相传是神农氏的诞生处,所以《礼记》称神农氏为烈山氏。而有关烈(厉、列)山氏称号的缘起,又有二说。《路史》认为,烈山原字当作列山或厉山,因神农氏肇迹于列山,故以列山、厉山为氏。刘城淮《中国上古神话》则认为炎帝为人神,放火烧山很猛烈,故为烈山氏。这些文献记载,都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神农氏名炎,名赤,名烈,都与太阳,与火有关,当时先民靠的是刀耕火种,放火烧山垦荒(此法直到近代都还可见),万物生长靠太阳。人们尊奉神农氏为赤帝,炎帝,名副其实矣。

古时农业,在很大一方面只能望天收,遇到自然灾害,就有可能导致颗粒无收,对于炎帝神农氏族在解决这一问题上,史书曾有详细的记载。《白虎通》云: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杨泉理论》说:神农始治农功、正气节、审寒温,以为早晚之期,故历日。《主术训》云:"昔神农之治天下也,神不驰于胸中,智不出于四域,怀其仁诚之心,甘雨时降,五谷蕃植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月省时考,岁终献功,以时尝谷,祀于时尝。"这无不反映出当时为了获取更好的收成,人们对天文、地理、历法、气象、水利、土壤、种子等知识和技术的研究,这也成为原始社会开拓农业文化的泉流。

原始种植业开始于使用葫芦作饮水器具的伏羲氏时代,人们最早种植的是葫芦,在种植葫芦的过程中,人们积累比较丰富的种植技术。到了女娲氏时代,也就是陶器时代,种植技术和对植物种籽的需求一旦结合在一起,农业的出现也就呼之欲出了。中国许多地方民间存在着禁食葫芦籽的风俗,大人们会用吃葫芦籽会长包牙之类的话吓唬小孩子,说明人们对葫芦籽的重视和保护,也暗示了葫芦栽培历史的悠久。当我们的祖先把种植葫芦转向种植草类植物获取食用的种籽时,原始农业就诞生了。

神农氏为什么能种起五谷来呢?《白虎通义》记载:古之人民皆食兽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劳作,神而化之,使民易之,故谓神农也。这说明,神农氏所处的时代,是中国从原始畜牧业向原始农业发展的转变关头。那时,人口已生育繁多,维持生计的猎物和植物不足。天上的飞禽越打越少,地上的走兽越打越稀,所得食物难以裹腹。怎样才能解决人们的吃食问题?

据《拾遗记》记载,一天,一只周身通红的鸟儿,衔着一棵五彩九穗谷,飞在天空,掠过神农氏的头顶时,九穗谷掉在地上,神农氏见了,拾起来埋在了土壤里,后来竟长成一片。他把谷穗在手里揉搓后放在嘴里,感到很好吃。于是他教人砍倒树木,割掉野草,用火焚荒,用斧头、锄头、耒耜等生产工具,开垦土地,种起了谷子。

神农氏从这里得到启发:谷子可年年种植,源源不断,若能有更多的草木之实选为人用,多多种植,大家的吃饭问题不就解决了吗?那时,五谷和杂草长在一起,草药和百花开在一起,哪些可以吃,哪些不可以吃,谁也分不清。神农氏就一样一样的尝,一样一样的试种,最后从中筛选出稻、黍、稷、麦、菽五谷,所以后人尊他为五谷爷农皇爷

神农氏教民种五谷后,并不单单靠天而收,还教民打井汲水,对农作物进行灌溉。

要大量种植农作物,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并驯化使之成为作物品种,比如稻、黍、稷、麦、菽五谷;其次要有农具,比如耒耜;三是要掌握农时。这些都需要长期技术进步和知识积累,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即使一个人终其一生也绝难做到。所以说,神农氏是一个相当漫长的时代,农业得以发展是在不断吸取千百年来前人实践经验基础上总结提高。

在农业发展的早期,主要技术进步表现在驯化野生植物上,经过尝百草和试种,古人们初步确定了适合栽培的几种主要野草.野草种类因地区而不同,收获的种籽除一部分被食用外,人们会选择饱满的籽粒留作种子,这其实就是对野生动植物的驯化过程,使得栽培植物和养殖动物与其野生原种的差异越来越大,而分别成为农作物和家畜。中国人非常重视留种工作,总是千方百计地保护作物种子,甚至有饿死不吃种子的说法。这一习俗更加有利于农作物品种的选育工作。可以推测,在神农氏中期,中国就已经基本培育出各主要农作物品种,即五谷。

神农时代,与农业相关的经验不断得到总结,部分著述(据严可均辑录《全上古三代文》):

《神农之禁》:春夏之所生,不伤不害。(《群书治要》《六韬·虎韬篇》引《神农之禁》)

《神农之数》:一谷不登,减一谷,谷之法什倍。二谷不登,减二谷,谷之法再什倍。夷疏满之,无食者予之陈,无种者贷之新。(《管子·揆度》)

《神农之法》:丈夫丁壮不耕,天下有受其饥者。妇人当年不织,天下有受其寒者。(《文子·上义》《淮南子·齐俗训》「不耕不织」上皆有「而」字。又《吕氏春秋·爱类》引《神农之教》曰:「士有当年而不耕者,则天下或受其饥矣。女有当年而不织者则天下或受其寒矣。」)

《神农之教》:有石城十仞,有汤池百步,带甲百万,而亡粟,弗能守也。(《汉食货志》晁错引《神农之教》)

《神农占》:正月上朔,有风雨。三月谷贵,石五百钱。八月有三卯,旱,麦大善。无三卯,麦不善。凡虫食李,则黍贵。食枣,粟贵。食杏,麦贵。食荆,麻贵。食桑,丝贵。正月上朔日,风从东来,植禾善。从南来,植黍善。从北来,稚禾善。四月四日,风从东来,植豆善。西来,四日至七日,中豆善。七日至十日,稚豆善。十四日无风,不种豆。从冬至日到来年,满六十日,有大风雨折树木,麦大善。从平朔至食时,植麦善。至日中,中麦善。至日入,稚麦善。常以夏至後九十日可种。四月朔日,风从东来,从平明至辰时,植黍善。至日中,中黍善。至日入,稚黍善。月朔日入,清明蚕善。正月有甲子,籴初贵後贱。正月上辛,温者善,风寒者不好。(《开元占经》一百十一)

 

制陶文化

在考古中,属于炎帝神农时期文化的随州冷坡垭遗址、西花园遗址、枣阳雕龙碑遗址,出土了大量陶器。其中以夹砂黑陶和夹砂灰陶为主,泥质黑陶、灰陶、夹砂粗红陶次之,泥质红陶较少,泥质白陶最少。除少量的素面陶外,纹饰有篮纹、附加堆纹、凹凸弦纹、方格纹、镂孔刻划纹、绳纹、叶脉纹和少量的彩陶等。器形有鼎、罐、厚胎喇叭形红陶环、陶纺轮、碗、盆、圈足盘、器盖、瓮、尖底缸、长颈壶、四足方鼎等,这一发现对我们研究当时的制陶文化,提供了有利的参考。说明当时人们已经掌握制陶技术,且陶器被人们广泛使用。制陶工艺逐渐从简单的形状向美观、大方的方向发展。在陶器发明前,人们加工处理食物,只能用火烧烤,有了陶器,人们对食物可以进行蒸煮加工,还可以贮存物品,酿酒,消毒。陶器的使用,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对人类的饮食卫生和医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也带动了社会向新的发展方向前进。

贸易文化

神农时期,物质生产的充盈,带来了产品的剩余。从古籍记载的传说来看,炎帝神农之时原始产品交换开始萌芽。《周易.系辞下》云:"神农以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这是中国货币,商业发展的起源和基石。《史记·补三皇本纪》亦谓教人日中为市,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炎帝神农为了解决大家的剩余产品,设立了集市,让大家相互交换,从而出现了中国社会原始的商品交易,加速了原始社会的公有制向奴隶社会的私有制转变。

中医学文化

神农氏被尊为中医药之祖,人们尊他为药王为了怀念他,旧时的药铺里,常挂着一幅画像,那是一个浓眉大眼笑容可掬、腰围树叶、手执草药的人,他就是神农氏

神农尝百草的神话,流传久远,至今不衰。

《史记·补三皇本纪》谓:神农氏作蜡祭,以赭鞭鞭草木,尝百草,始有医药。

《淮南子·修务训》亦谓: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

晋干宝《搜神记》卷一:神农以赭鞭鞭百草,尽知其平毒寒温之性,臭味所主,以播百谷。

《述异记》卷下:太原神釜冈中,有神农尝药之鼎存焉。成阳山中,有神农鞭药处。

后世传言神农乃玲珑玉体。能见其脏腑,因能化解药毒。又传说神农因尝百足虫,不能解其毒而致死。(参见明·周游《开辟衍绎》第十八回王子承释疑”)

《路史?外纪》亦云:炎帝神农氏"磨蜃鞭茇,察色,尝草木而正名之。审其平毒,旌其燥害,察其畏恶,辨其臣使,厘而三之,以养其性命而治病。一日间而七十毒,极含气也。"

《韩非子·五蠹》说:"民食蛤,腥躁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

这些记载,描述了炎帝神农氏及先民们在采集活动中,逐渐发现,由于误食了某些动植物,会发生呕吐、腹疼、昏迷、甚至死亡。吃了某些动植物,能消除或者减轻身体的一些病痛或解除吃了某些植物而引起的中毒现象。在渔猎生活中,又发现,吃了某些动物的肢体、内脏,能产生特殊的反应。经过长期的实践,人们便能逐渐辨识许多动植物,了解它们的功效,遇到患有某种疾病,便有意选择某些动植物来进行治疗。

吃草治病并非人类独有。许多动物都有吃草药治病的现象,说明早在人成其为人之前,人类的祖先就已经本能地积累了许多草药知识。原始农业兴起后,出于寻找更好的农作物种类的需要,人们在尝食植物的同时会更加注意了解植物的特性,不仅注意有毒没毒、可吃不可吃,更会注意了解不同植物种类、不同部位、不同器官的苦辣酸甜味道,以及寒温特性等,从而结合原有的草药知识形成医药概念,开始了医学探索。也就是说,医药概念是伴随着原始探索驯化植物为农作物的过程中形成的,是一种无意插柳柳成荫式的发明。神农氏亲尝百草,以辨别药物作用。正是这种以身实践和探索的精神,奠定了中国中医学的基础,开创了中华民族的中医学文化。后人为了纪念他,将中国的第一部医学著作命名为《神农本草经》。

神农-药经《又名:神农帝连续篇》,介绍的是神农帝(又名:神农帝仙,也叫:五谷帝仙)现存最早的药物学《药经》专著。是中国中草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其中规定的大部分药物学理论和配伍规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被誉为中药学经典著作。因此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它是医生和药师学习中药学的教科书,也是医学工作者案头必备的工具书之一。

茶叶 神农氏尝百草时,随身带着一只能看到五脏六腑、十二经络、帮助他识别药性的活仪器”——獐鼠,又名獐狮。民间有药不过獐鼠不灵之说。 一天,獐鼠吃了巴豆,腹泻不止。神农氏把它放在一棵青叶树下休息,过了一夜,獐鼠奇迹般地康复了,原来是獐鼠吸吮了青树上滴落的露水解了毒。神农氏摘下青树的青叶放进嘴里品尝,顿感神志清爽、甘润止渴。神农氏教人们种了这种青树,它就是现在的茶树。这就有神农架民间传唱着茶树本是神农栽,朵朵白花叶间开。栽时不畏云和雾,长时不怕风雨来。嫩叶做茶解百毒,每家每户都喜爱的山歌。 

茶叶的发现又一传说:神农在室外烧水的时候,附近一棵灌木丛的叶子落到了水中,待水烧了一段时间,神农注意到水中的叶子发出了一种怡人的香气。后来,他决定尝尝这种热的混合物。它相当可口。就这样,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饮料之一______诞生了。

 

社会文明

男耕女织,伦理初识。 生产力的提高,使人们的生活相对稳定下来,人们不再为了生活四处迁徙,开始了安居乐业的生活,这带动了社会文明的发展。《齐俗训》云:"神农之法曰:丈夫丁壮不耕,天下有受其饥者;妇人当年而不织,天下有受其寒者。故身自耕,妻亲织,以为天下先其导。……奸邪不生,安乐无事而天下均平。"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天下为公、团结友爱和人民安居乐业的景象。而从发掘出的墓葬来看,当时以从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转变,且在婚姻制度上有了缔结和嫁娶之礼,使家庭在原始社会中的作用更加明显,人们对家庭的道德理论有了初步的认识。

治麻为布,民着衣裳。原始人本无衣裳,仅以树叶,兽皮遮身,神农教民麻桑为布帛后,人们才有了衣裳,这是人类由朦昧社会向文明社会迈出的重大一步。

五弦琴,以乐百姓。据《世本·下篇》载,神农发明了乐器,他削桐为琴,结丝为弦,这种琴后来叫神农琴。神农琴长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弦:曰、宫、商、角、徵、羽。这种琴发出的声音,能道天地之德,能表神农之和,能使人们娱乐。又有神农作五弦之瑟

削木为弓,以威天下。神农始创了弓箭,有效地防止了野兽的袭击,有力地打击了外来部落的侵犯,保卫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劳动成果

管理部落,治理天下。他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智贵于人,天下共尊之。他以德以义,不赏而民勤,不罚而邪正,不忿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法省而不烦,人民无不敬戴。

教育始祖,德智体美。他教民使用工具,教民播种五谷,教民医药,教民制陶、绘画,教民弓箭、猎兽、健身,教民制琴、教民音乐、舞蹈,还教民智德。可见,炎帝时期,德、智、体、美得到了全面重视和发展,炎帝是中国教育始祖。

 

炎帝对人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炎帝精神,首要的是创业精神,奉献精神,敢为人先的创造精神,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炎帝精神使中华后裔在与自然和社会的斗争中,摆脱愚昧和野蛮,追求先进与文明。这种精神使华夏民族获得了高度的团结和统一。

 

 

炎帝神农氏活动胜迹

关于炎帝的发祥地及其活动区域,有陕西、湖北、湖南、山西、甘肃、山东、河南、河北等说法。其中,就发祥地而言:影响较大的有陕西宝鸡说、湖南九嶷山说、湖北随州说,还有一说,即炎帝生于黔中,即今湖南沅陵西,包括今会同。研究炎帝发祥地,可以说恰似满天星斗”.这也正好说明了神农时代,华夏农耕文明的发生发展状况。

 

一说陕西宝鸡.

炎帝,号神农氏,为神农氏族,始生地在烈山,以姜水为活动中心,台山、常羊山、蒙峪沟、九龙泉、清姜河、炎帝陵、炎帝祠构成了一条完整的炎帝神农氏从出生、死后安葬的炎帝文化链条。《国语》中记载,大约在5000年前西秦大地上活动着一支母系氏族部落--有蚶氏,后产生双胞族炎帝和黄帝,黄帝部落生活在渭河下游,后迁移至中原地区。炎帝部落生活在宝鸡一带,以经营农业著名。目前在宝鸡已发现关桃园遗址(8000多年前)北首岭遗址(7100多年前)姜城堡遗址等古文化遗址40多处。众多的古文化遗址,反映了炎帝部落繁衍生息,发展状大的过程。 炎帝部落以宝鸡为中心,沿渭河向四周扩展,向东发展到中原大地,此处土地平坦肥沃,气候湿润,原始农业得到长远的发展。部落开始定居,开始建都陈,再迁往鲁,建都曲阜。后来炎帝部落与南方的蚩尤发生战争,求助于黄帝部落在涿鹿大败蚩尤。以后炎黄两部落联盟形成了华夏民族的主体。后来,炎帝部落一部分南迁,足迹两湖。一部分仍留于黄河流域融合于其他氏族部落之中,仍奉炎帝为祖。现在湖南的酃县也有炎帝陵,湖北的随州也称为神龙故里,但以宝鸡的炎帝陵为最早。宝鸡是炎帝的发祥地。炎帝生于宝鸡天台山的蒙峪沟,长于姜水,是农业之神,医药之圣,因以火德王,故名炎帝,号神农氏。一世、二世炎帝均生活于陕西宝鸡姜水之岸,八世炎帝生活于湖南株洲炎陵县、另有湖北随州炎帝陵、山西高平炎帝陵等多处炎帝陵。

 

一说河南伊川中原的伊洛地区)

《竹书纪年》记载:炎帝神农氏,其初国伊,继国耆,合称,又曰伊耆氏司马光作《资治通鉴》、《四库全书》、《帝王世纪纂要》均沿袭《竹书纪年》的记述。伊川古有伊侯国之称,安阳殷墟甲骨文卜辞中有中牧于伊侯的记载。

《周礼·职方氏》载:河南曰豫州,其山镇曰华山。这个华山不是西岳华山,而是少典氏祖居地熊耳山伊洛河之间的华山,称为岳顶山,即宜阳的花果山,是有熊少典氏和有蟜氏活动区域。据《大清一统志》云:岳顶山,在宜阳县东南,峻极,不可攀跻,由龙屋至山顶六十里,又西为花果山。对于此山,郑杰祥先生考察认为,岳顶山今称岳山,位于宜阳县西南,海拔1900余米,为熊耳山主峰,……正位于《山海经·中次六经》所述诸山范围之内,应当就是该经所记的岳山。如果此释不误,那么此山也应就是《诗经》所说申、吕二族发源地的崧岳山。并说:炎帝族因居于岳山有时又被称作大岳……炎帝族以岳山周围为中心,披荆斩棘,开发山林河谷,努力发展原始农业生产。《帝王世纪》载:黄帝有熊氏,少典之子,姬姓也,母曰附宝,其先即炎帝母家有蟜氏,世与少典氏婚。

熊耳山脉是伊河洛河的分水岭,北尽头就是伊阙龙门山,正是在平逢之山,南望伊洛,东望谷城之山的地方。伊洛河流域四季分明,植被繁茂,山溪密布,旱有伊洛之水,涝有山丘可退,自远古时代中华先民少典、有蟜氏即居住于此,更把这里看作天下之中,最早的中国一词也出自这里,如西周时期的轲尊铭文中讲到周武王定都洛邑:唯王初迁宅于成周,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此中国 

少典妃有蟜氏女安登感神龙首生炎帝神农的神龙首,位于熊耳山脉的洛阳伊川龙头沟.这里有九条沟溪,世称九龙之地。有泉曰龙凤泉,泉水长流不息。

自秦、汉以来,文献所记有蟜氏安登(女登)游华阳感神龙首于常羊生炎帝之说,学者均不知所指为何地,今伊川大莘常元羊家坡之石神龙,于此证实。

第一代炎帝神农氏诞生即在伊,《春秋纬·元命苞》:少典妃安登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之于常羊,生神农。人面龙颜,好耕,是谓神农,始为天子。这是流传千载的创世传说华阳之华,指宜阳花果山的华山,今称岳顶山,亦称花山。华之阳,东南方。神龙即伊川龙头沟的天然石龙,位于华山东方约四十余公里,这里有常海山、羊(洋、杨)海山、常水、羊架坡、牵羊坡、姜沟(降龙沟),石龙在常水之源北侧沟壁。

石龙全长九十多米,高九米五,头西身东,尾藏匿于山中,头、须、牙、眼、爪、翅、鳞俱全,头长方如鳄,利齿上下两排,张口长舌居中,印吻、吻前双须前伸上昂,下颌平,眉上龙颜,顶生双角,一角斜上,一角斜下,龙头平展仰起,龙颈向后复向下弯曲,又平与腹相连,龙背生巨翅,龙爪从龙胸向前伸出于颌下,落爪于地,通体连贯,三波九折,宛若腾云驾雾,为名副其实的神龙首。炎帝神农氏的母亲有蟜氏安登,在伊川常羊游玩时看到此地巨大的天然神(石)龙首,激动万分,竟有所感,生下儿子,长大后有盛德,教民种五谷,发展农业,尝百草,创中医中药,称为农业之神,故人号曰神农氏

远古时代先民四处迁徙,他们需要通天的龙来护佑自己。龙是人们敬畏的通天神灵和寄托的精神象征,不管后世龙的形象如何演变,但龙的功能和精神纽带作用没有改变。

八代炎帝神农氏世居伊洛地区.少典与有蟜氏,是中原地区两个著名的氏族部落。河洛文化研究院院长杨作龙先生所著《炎帝文化发端伊洛论》,对八代炎帝进行了认真祥细考证,得出炎帝文化发端于伊洛的结论。 

《帝王世纪》、《外纪》、《通志》、《路史》注引《古今通系》云:八代炎帝为炎帝石年、帝临魁、帝承、帝明、帝直(宜)、帝来(釐)、帝哀(里)、帝榆罔。石年即第一代炎帝,母有娇氏,为少典妃

杨作龙先生亲临伊川平等乡大莘店之龙头沟巨型石龙,感叹说:在布满植被的上古大地唯有石龙突显,定十分壮观。在盛行感生观念的母系社会,以巨型石龙为感生图腾,正符合炎帝神农诞生的传说,石龙与神农读音很相近,第一代炎帝的活动范围可以坐实在嵩山以南及以西地区。伊川平等乡大莘店之石龙地区是第一代神农石年的故里。

第二代炎帝临魁。据《山海经·中次六经》载:又西十里曰廆山,廆山,古又称魏山。按古汉语通假规律,廆与傀,傀与槐,傀与块,槐与魁,块与魁,魏与廆,魏与隗俱可通假,所以廆山亦可称魁山,廆山或魁山在今洛阳之宜阳、新安一带。又《山海经·中次三经》云:自青要山又东十里,曰騩山。騩与隗亦相通假。郭璞注云:騩,音巍,一音隗嚣之隗。山在宜苏之山以西四十里处,亦在新安县境内。本此,则第二代炎帝临魁或块隗即生长活动于这一带。

第三代炎帝曰承,《山海经·中次六经》称:又西九十里曰常烝之山,无草木,多垩,潐水出焉。承与烝通,常与尚通,此山亦可称尚承之山,山在今河南省陕县80里处,在陕县与灵宝之间,此山当即帝承之故里。

第四代神农炎帝曰明,《山海经·中次七经》曰:又东五十二里,曰放皋之山,明水出焉,南流注于伊水皋与昊通,昊与皞通。皞有光明洁白之意,其下有明水,九皋山放皋山,在今洛阳伊川县葛寨乡。北魏《水经注·伊水》载:明水与康水出狼皋山九皋山)西北流,二水在烟涧会合,过头、升仙观后注入伊水。该地自古称上皇古地,有上皇古泉,明(鸣)泉。炎帝明在此首创美酒,见于晋代江统《酒诰》: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一曰杜康明万历《直隶汝州全志》记载,(伊阳)城北五十里杜康汃,俗传杜康造酒于此,弟茅柴传其酿法,有杜水,《水经注》曰康水。说明酿酒鼻祖杜康亦选择这里造杜康酒,康水之命名就是纪念杜康功绩的。其地在伊河东岸,距第一代炎帝神农石年故里约二十多里,炎帝明居此。

第五代炎帝曰直,亦曰宜,《山海经·中次三经》云:自騩山东四十里,曰宜苏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蔓居之木,滽滽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宜与且、且与胥、胥与苏相为通假,宜苏之山既可称宜胥之山,又可称宜宜之山,山在孟津,在第一代炎帝神农石年故里北约一百二十里,当为帝宜的活动故地。

第六代炎帝曰来,亦曰釐。《名疑》卷1炎帝釐,一作来。《山海经·中次四经》载:中次四经厘山之首,曰鹿蹄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金。甘水出下,而北流注于洛,其中多泠石。西五十里,曰扶猪之山,其上多礝石。有兽焉,其状如貉而人目,其名曰{鹿言}。虢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洛又西一百二十里,曰釐山,其阳多玉,其阴多蒐。有兽焉,其状如牛。苍身,其音如婴儿,是食人,其名曰犀渠。滽々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伊水。釐与厘同音,釐与来,釐与莱相为通假,清吴任臣注引《名胜志》云:釐山在嵩县西,山海经中的厘山,釐山,地在伊川高山乡之西,今名半坡山,均属鹿蹄之山,甘水出其阳,北流经宜阳樊店乡、伊川常川乡注于洛河。虢水,发源于宜阳赵堡乡,向西北流入洛河。滽滽之水,发源于宜阳半坡山,东南流入伊河。厘山之首鹿蹄之山在第一代炎帝神农石年故里之西约二十多公里,炎帝釐(厘、来)居此。山海经记述釐山其阳有兽,其状如牛。苍身,其音如婴儿。与传说第一代炎帝神农母女登感龙而孕,生神农,人身牛首相合。

第七代炎帝曰里,亦称哀。《山海经广注》卷18,清吴任臣按曰:《路史》炎帝来生炎居。所以炎帝里(哀)又称炎帝居。里、釐与厘同音,说明是第七代炎帝里居于第一代炎帝神农石年故里西不远。

第八代炎帝曰榆罔。据《山海经·海内经》云: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吴任臣注引《通览外纪》曰:帝里又曰炎居,生节茎,节茎生克及戏。又据《御批资治通鉴纲目前编》卷首注云:节茎、克、戏皆不在帝位,克生子榆罔立。榆罔为节并之孙,是炎帝居曾孙。罔与方亦相通假,所以榆罔的诞生地亦与相关。方,除方山之说外,又有方泽之说。《唐开元占经》卷118云:《随巢子》曰:夏后之兴,方泽出马。《山西通志》亦云:禹方兴时方泽出马。方泽在什么地方,方泽即后来鲧氏族的族居地,在《山海经》所载自青要之山南望的墠渚之地,此地为禹父之所化,是禹父鲧的族居地。墠渚在新城故城南有莘氏部落(今伊川平等乡),《汉书·古今人表》记:鲧妻,有莘氏女。《水经注·伊水》记南望墠渚,陂方十里,佳绕鱼苇,禹父之所化。昔有莘氏女采桑于伊川,得婴儿于空桑,长而有贤德,即伊尹也。伊水又北过新城县。新城故城是崇伯鲧的封地,《淮南子》记载:鲧作三仞之城,城之始也。该地区早期是第一代炎帝神农石年故里。

 

一说河南商丘.

《辞源·二》解:朱襄氏,炎帝的别名。《辞源》又解:《吕氏春秋·古乐》云:昔古朱襄氏治天下也,多风而阳气蓄积。此句也说明了,朱襄氏受伏羲氏禅位而有天下,故记载朱襄氏之治天下也。《战国策》记载神农攻打补遂是可以考据的在中国境内的最早战争。据《古史考》载:陈之秋邑,朱襄氏之邑,明确了,朱襄氏都于邑地陈(指陈州)。又据《寰宇记》载:柘城朱襄氏之邑,给以指明了地点,在当时的陈州的柘城。就是今天的商丘柘城县,在县城东十里朱崮寺,上有朱襄陵。当时属陈州辖区,而属商丘,故曰:炎帝神农氏都于商丘。据《淮南子》曰:乘火德而王天下,三岁知稼稽之宜,天生菽粟八蜡合万国之享民重农功。以其神于农业,故曰神农。神农之教曰:丈夫丁壮而不耕,天下有受其饥者,妇人当年而不织天下有受其寒者,故身自耕妻亲蚕以为天下先。据《司马贞·三皇本纪》载:味草木之滋作方书以疗疾(察其寒温平热之性,办其君臣佐使之义,常一日而遇七十毒)。作曰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因风沙之叛而增修其德,琴五弦,帝于此未尝敢一日自遗也。卒于茶乡,在位一百四十年。其后临魁六帝都称炎帝,仅可持世,至榆罔,遭蚩尤之乱,而不能制,有公孙轩辕孰能擒之哉。炎帝神农氏,卒于茶乡,因为他对人类的发展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而德高望重,很可能卒后,人们把他运回祖居地柘城家葬,故此至今柘城朱岗寺有朱襄陵,后建祠以供世代祭祀。五千多年来,口碑至此,丰碑至此。周武王封神农的后代于焦。

 

一说湖南会同.

湖南发现了距今1.2万年的人工栽培的稻谷。根据史籍记载和20095月一些专家在湖南会同的考察,湖南民俗学者阳国胜提出了炎帝故里会同说

《晋书》卷92《文苑传·伏滔》说炎帝生于黔中之地,炎帝又号连山氏。为炎帝出生地提供了史籍上的证据。会同境内也有常羊山,它既是炎帝的出生地,也是炎帝的居住地,更是炎帝尝百草、获嘉谷之地。炎帝所尝断肠草,阳国胜说,该草据《本草纲目》记载即"钩物",钩物只适宜生长在长江以南部分地区。阳国胜根据自己对古籍和古地名的研究和考证,认为连山就是今会同的连山;炎帝所出生的华阳之常羊山,其华阳指巴蜀地区(会同在其地望内)常羊山则指会同连山境内的常羊山。与连山一山之隔的马鞍乡境内有神农山”“神农庙。相传炎帝发明了茶饮,连山至今还完整地保存一个茶亭庵”(遗迹在北方炎帝故里似未见到,会同保存的茶亭庵正好说明了南方炎帝的特色)。炎帝日中为市的传说广为流传,会同连山地区称日中为市赶连山。如此等等,这些都为炎帝研究打开了一条新思路。

 

三国时曹植拜谒过的神农庙宇

后人为了纪念神农氏尝百草、种五谷的伟大功绩,在高台上修建了庙宇。传说神农氏生于农历正月初五,所以每年的正月初五到正月二十便形成了祭祀,祈求五谷丰登。历代达官贵人、文人学士到这里朝拜者比比皆是。据县志记载,三国时曹植来这里拜谒后,写下著名的《神农赞》:“少典之,火德成木。造为耒耜,遵民播谷。正为雅琴,以畅风俗不。” 五谷台神农氏的塑像,肩披树叶,头生双角,手捧五谷。墙上的壁画记录了他一生的主要功绩,除了开垦荒地,口尝百草,播种五谷,汲水灌溉外,还有日中为市,造陶器,尝药治病等。农业的出现,人类的劳动果实已有剩余,这时,神农氏设立集市,让大家把吃不完,用不了的食物和东西,每天中午拿到集市上去交换,从而出现了中国社地原始的商品交易。同时,他还发明了陶器,解决了人类的生活用具——器皿和陶盆、陶罐等。神农氏的另一伟大功绩就是创始了中国医药和医术。《纲鉴易知录》记载:民有疾,未知药石,炎帝始草木之滋,察其寒、温、平、热之性,辨其君、臣、佐、使之义,尝一口而遇七十毒,神而化之,遂作文书上以疗民疾而医道自此始矣。

 

山西高平炎帝行宫

炎帝行宫是一处重要的炎帝遗存,位于山西省高平市东北14.5公里的故关村。

该宫建于村中偏南,创建年代不详,至迟在明代已有。坐北面南,单进院。现有正殿、午台、圣贤殿等。正殿三间,进深六椽,前殿悬山顶。院内现存,明、清碑四通。

据明成化十一年(1475)“重修炎帝行宫碑记载:神农炎帝行宫磐基在故关里村前,肇基太古,无文考验,祠在换马村东南,现存坟冢,木栏绕护,然祠与宫相去几百余步也。

《述异记》卷下:太原神釜冈中,有神农尝药之鼎存焉。成阳山中,有神农鞭药处。

 

长坑神农庙宇

神农氏--殿宇:称为大显殿,坐落于长坑乡云二村东北部, 依山而建,背靠龙脉,三峰文笔拱峙,登巅远眺,山水厅秀,风景幽雅,美如仙境而蜚声海内处。殿内供奉五谷帝仙、保生大帝、杨公真仙、玄天上帝等。该殿宇约始建于明成化十六年(1480)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1980年重建。 该殿宇坐北向南,砖石木结构,翘脊两垂。到近代,该殿宇经续建、重建、重修多次。占地面积约48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0平方米。 当地信众于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日奉神像巡境,二月十五日做佛生日。八月间,四方信众到殿朝拜祈梦。

河南卫辉神农涧

神农涧在河南省-温县。明陈仁锡《潜确类书》卷三一:神农涧在卫辉府温县。神农采药至此,以杖画地,遂成涧。唐代吴玉斗诗云:坎水是从一画生,辟来古涧润温城。……久待两岸藏仙药,认识尚须眼有睛。温县周围古属怀庆府,盛产的地黄菊花牛膝山药素为上品,世称四大怀药

湖北随州神农洞碑

距离随州市区五十五公里处的烈山上,洞中原有石桌、石凳、石碗及石榻等,传说是神农氏所用的器物。烈山还有神农井、神农宅、神农观、炎帝庙等古建筑。厉山镇北有炎帝神农氏碑一座,保存至今。

 

陕西宝鸡炎帝陵

炎帝陵炎帝祠位于宝鸡市渭滨区差门乡(神农乡)境内常羊山上。是神农炎帝的陵寝,为炎黄子孙拜祖祭祀的主要场所。 

中华民族是炎黄青胄,中国人是炎黄子孙。神农氏族始祖炎帝始生地在姜水,轩辕氏族始祖黄帝始生地在姬水,早在27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就有定论。《国语·晋语》中记载: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姜水在宝鸡地区,这在1500多年前的北魏时代,中国古地理学家郦道元就明确地写人《水经注》中。明代天顺五年《一统志》记载:姜水在宝鸡县南。即今宝鸡市区渭河南姜水边的姜氏城。宝鸡市区渭河南有浴圣九龙泉,泉上有唐建神农祠,祠南蒙峪口有常羊山,常羊山有炎帝陵,均在(宝鸡市)渭滨区益门乡(神农乡)境内,都是众民百姓祭祀先祖炎帝的场所。炎帝陵主要游览建筑有:神农门、羊脚亭、炎帝陵大门、炎帝行宫、羊首亭、神农城池华夏始祖牌坊、祭坛广场、炎帝大殿、炎帝塑像、大型彩绘、墓前石阶、陵墓等。

宝鸡民间春节正月11日集会九龙泉祭祀炎帝诞辰;每年77日集会天台山祭奠炎帝死葬。近年来,海内外同胞多次成批来宝鸡姜水流域姜城堡、九龙泉、天台山寻根拜祖,但祠毁陵圮失修。作为神农故乡的炎黄子孙——宝鸡人深感内疚。为此渭滨区益门乡政府先后邀请专家学者与研究宝鸡方志的同志,进行实地考察,结合史志文献记载论证.市政府、政协以及地处蒙峪沟口常羊山下的宝鸡桥梁厂领导,决心在神农氏族始祖炎帝的出生、创业与丧葬之处重修神农祠和炎帝陵,为炎黄子孙拜祖谒陵祭奠先祖炎帝修建场所。弘扬民族文化,功垂中华历史。

炎帝陵划分陵前区、祭祖区、墓冢三个部分。陵前区:姜城堡处有一古式重檐牌坊,上书:炎帝故里四字。堡东浴圣九龙泉上有沐浴殿和九龙亭。清姜路北段十字路口有座石质华表牌坊,上书神农之乡四字。清姜路中段十字路口又有一座古式牌坊,上书人杰地灵四字。宝鸡桥梁厂门前天台山入口处的蒙峪,坐东面西有座跨路古建筑神农门牌坊。过神农门经桥梁厂家属区,向南即为常羊山炎帝陵,有盘山公路直达陵殿;另有直登陵殿的石阶。祭祀区:炎帝陵所在的常羊山,距宝鸡市南约5公里。进入山门,有百米台阶,谒陵人可拾级登陵台,陵台处有牌坊、山门。门外竖立着一块石碑,上刻常羊山三个大字,是西安著名书法家吴三大的手迹。

常羊山风光宜人,沟底终年流淌着清冽的山泉小溪,也流淌着永远诉说不完的美丽传说,炎帝神农就诞生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步入炎帝庙的大门,左厢房里展出着炎帝的生平及传说故事,右厢房的墙壁上悬挂着各界人士的题词。东西两侧设有中国农业展览馆和中医中药史展览馆。修建炎帝陵及祭奠炎帝活动的生动场面可以通过电视录相展示在人们眼前。院子的正面是大殿,殿前是可容纳千人的祭祀广场。大殿面5间,左右两边的大红柱子上是西安著名书法家茹桂书写的对联:创始定有人千载岐黄崇炎帝流传安无据八方稼穑念神农。正面门额上是炎帝大殿四个大字。殿堂正中央是炎帝的大型塑像,殿内灯火辉煌,香火不断,宏亮的钟声悠扬悦耳,回荡整个山谷…… 祭祖区内还修建姜炎圣母宫和神农阁。西山腰有百草堂、药王洞建筑,既是研究中医中药的场所,又可以为群众看病。陵墓区:穿过殿堂往南,便是一条笔直的通往后山顶的小道。炎帝陵就在这后山顶上。人们迫不及待地登上陡峭的、层层相叠的台阶,直至登上第999个台阶,才算终于到达常羊山的中峰顶。这是个庞大的圆形陵墓,墓冢周围用青石砌筑,墓碑上刻有炎帝陵四字。四周松柏成林。墓前通道两边为历代帝王塑像,陵冢后为颂扬炎帝功德的诗词、楹联和绘画作品的碑林。

陵墓东连天台山风景名胜区,北隔蒙峪河与诸葛山相望,南边松柏成林,越林梢可远眺高耸人云的秦岭大散关,向西俯视清波滚滚的姜水,姜水萦绕姜氏城北流人渭河。陵墓整体以山取势,古建成群,三面凌空,给人以雄伟、神圣、肃穆、古雅、幽静的感觉。国之大事,在祀与戒。”“盖古圣之功德,惟帝最大。故后世之报享,帷帝最隆。作为农业、医药和市场的创始者,炎帝神农氏在历代祀典中,一直居于崇高的地位。海外侨胞、港澳同胞和大陆各界人士纷纷来炎帝陵祭祖拜谒。这里有江泽民李鹏赵朴初周培源周谷城杨静仁张爱萍王首道钱伟长江华王任重耿飚张平化严济慈萧克罗青长屈武等人的题字、题词,也有社会各界人士留下的墨宝

央视新剧《炎黄大帝》已于201343日在炎帝故里——宝鸡开拍。

湖南株洲炎帝陵

炎帝陵位于湖南炎陵县城西17公里的鹿原镇境内。这里洣水环流,古树参天,景色秀丽。

关于炎帝神农氏安葬地的记载,最早见于晋代皇甫谧撰写的《帝王世纪》,炎帝在位一百二十年而崩,葬长沙宋代罗泌撰《路史》就记述得更具体:炎帝崩葬长沙茶乡之尾,是曰茶陵。据地方史《酃县志》记载,此地西汉时已有陵,西汉末年,绿林、赤眉军兴,邑人担心乱兵发掘,遂将陵墓夷为平地。唐代,佛教传入,陵前建有佛寺,名曰唐兴,然而陵前时有奉祀 

炎帝陵自宋太祖乾德五年建庙之后,迄今已有千余年历史,随着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炎帝庙历尽沧桑,屡建屡毁,屡毁屡建。

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67—983),朝廷将事官虑炎帝陵地僻路险,舟车不便,奏请将炎帝庙迁至茶陵县城南,宋太宗诏许,即移鹿原陂炎帝庙于茶陵县城南五里处。此后凡二百余年,朝廷官府祭祀炎帝神农氏的活动,均在茶陵县城南炎帝祠庙进行,鹿原陂炎帝庙几近湮没。宋孝宗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衡州守臣刘清之鉴于炎帝陵没有炎帝庙,反而保留唐代的佛寺,有点不伦不类,于是奏请朝廷,废陵前唐兴寺而重建炎帝庙。宋宁宗嘉定四年(1211),析茶陵军之康乐、霞阳、常平三乡置酃县。此后,炎帝陵所在地鹿原陂即属酃县境地,隶属衡州府管辖。至淳八年(公元1248),湖南安抚使知潭州陈奏请朝廷为炎帝陵禁樵牧,设守陵户,并对炎帝祠庙进行了一次大的修葺。

宋代以后,元代近百年间,朝廷只有祭祀炎帝陵的活动,而未有诏修炎帝陵庙的记载。

明代,有关炎帝陵庙的修葺,史书记载颇详。较大规模的修葺有三次:第一次是洪武三年(公元1370)。明太祖朱元璋即位后,诏命遍修历代帝王陵寝,由此炎帝陵庙也得到了一次全面修葺。第二次是嘉靖三年(公元1524),由酃县知县易宗周主持。这次重修是在原庙旧址上拓宽兴建,基本上改变了旧庙原貌。第三次是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20)。酃县县令派人于路旁募款,发起重修。新庙规模虽因循旧制,但庙貌大为改观。

清代对炎帝陵庙的修葺,有据可查的约有9次。清世祖顺治四年(公元1647),南明将领盖遇时部进驻炎陵,屯兵庙侧,炎帝陵庙惨遭破坏。是后,当地官民士绅及时进行了补葺,但由于战争频仍,资金缺乏,修葺未能完善。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清圣祖玄烨遣太仆寺少卿王绅前来炎帝陵告灾致祭。王见陵庙栋宇损坏严重,入告于朝,奏请修葺,圣祖准奏。由酃县知县龚佳蔚督工,整修一新,但是未能恢复前代规模。

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知县张浚奉文动用国帑,按清王朝公布颁行的古帝王陵殿统一格式重建,陵庙也统称陵殿而正其名。这次修建奠定了炎帝陵殿的基本形制,形成了前三门——行礼亭——正殿——陵寝的四进格局。整座陵殿为仿皇宫建筑,气势恢宏,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传统特色。

清朝最大的一次修复是在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由知县俞昌会主持、当地士绅百姓募资捐款所进行的一次重修。重修工程自孟夏开始,年底竣工,费时 8个月有余。这次重修后的炎帝陵殿,高大宽敞,金碧辉煌,庄严肃穆,蔚为壮观,各附属建筑,依山傍水,错落有致,与主殿相辉相映,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也为炎陵山增添了无限秀色。

民国年间,炎帝陵殿的修葺活动,据有关文字记载有4次:第一次是民国四年(公元1915),酃县知事瞿燮捐资百元,连同炎帝陵修葺费14元,交人筹措修复,土木将兴,旋因湘军驻陵侧,以至无法施工而作罢。第二次是民国十二年(1923),因连年兵祸,陵庙倾圯在即,酃县政府再次呈文请修,湖南省政府拨款500元,令县长欧阳枚鸠工修葺。第三次是1936年。酃县县长夏礼鉴于炎陵殿宇年久失修,多已损坏,于年初组建了修复炎陵筹备委员会。但是半途而废,修复计划未能实施。第四次是1940年,第九战区司令长官兼湖南省政府主席薛岳主持的一次大修。1940年日军犯西南,为防患于未然,薛岳拟将省政府迁酃县炎陵山。是年春,拨专款于炎陵山修建省政府机关办公用房和员工宿舍,修筑了茶陵至酃县炎陵山的简易公路,同时对炎陵殿宇进行了全面修葺。

新中国成立后,炎帝陵被列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54年除夕之夜,因香客祭祀焚香烛,引燃殿内彩旗,不慎失火,致使炎帝陵正殿和行礼亭被焚。炎帝陵殿被焚以后,重新修复炎帝陵殿已成为广大炎黄子孙的强烈愿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修复条件日趋成熟。1986 628日,由酃县人民政府主持,陵殿修复工程正式破土动工,到198810月胜利竣工。重修后的炎帝陵殿,规模较前稍有扩大,整个建筑占地面积3836平方米。分为五进:第一进为午门,第二进为行礼亭,第三进为主殿,第四进为墓碑亭,第五进为墓冢。殿外修复了咏丰台、天使馆、鹿原亭等附属建筑。整个建筑金碧辉煌,重檐翘角,气势恢宏,富有民族传统风格。

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重修炎帝陵后,国家和省、市高度重视炎帝陵建设,先后投入资金1亿多元,自1994年起自今,株洲炎帝陵已举行了8次全球华人公祭炎帝活动,甚至在湘全国人大代表和在湘全国政协委员们纷纷呼吁将炎帝陵公祭列入国家级祭祀。

神农尝百草传说

我们都把华夏族称为炎黄子孙。黄是黄帝;炎是谁呢?是指炎帝。炎帝在历史上的名称很多,大部分神话传说中称他为神农氏。他也是一位传说中对中华民族文明的发展有过不世功勋的人物。神话中讲得最多的是炎帝对我国农业耕作的发明。《白虎通》说: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炎帝还有一件伟大的功劳,是发明了医药。在神话传说中,他颇有些舍己为人的大公无私的精神。据西汉初年的古书《淮南子》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四川至今还有一个感人的神话传说,说神农氏为了给人们寻找治病的草药,他尝尽了百草,有一天尝到一种剧毒的断肠草,终于他的肠子断烂,为人民牺牲了生命。

神农架

神农架据传是华夏始祖、神农炎帝在此搭架采药、疗民疾矢的地方。他在此架木为梯,以助攀援架木为屋,以避风雨,最后架木为坛,跨鹤升天

神农炎帝是华夏文明开创者之一,后人将其丰功伟绩列陈有八:训牛以耕,焦尾五弦,积麻衣革,陶石木具,首创农耕,搭架采药,日中为市,穿井灌溉。     

为缅怀祖先,颂其伟业,林区人民政府于1997年开始在神农架主峰南麓小当阳兴建神农祭坛一座,塑其雕像于群山之中,但见牛首人身的神农氏双目微闭,似思似眠,神农塑像与千年古朴相拥而立,景致浑宏,气宇不凡,蔚为壮观。

湖北省西部有一片群峰耸立、林涛起伏的高大山地,它横亘于长江、汉水之间,方圆3250平方公里,这就是我国著名的神农架林区。相传,上古时代的神农氏曾在这里遍尝百草为民除病,由于崖高壁陡,珍稀药草不易采到,神农氏就伐木搭架而上,因此后人称这里为神农架

神农架内重峦叠嶂,山高谷深,主峰大神农架即神农顶,海拔3105米,是华中地区最高峰,有华中屋脊”之称。区内古木参天,奇花异卉遍布,有“绿色宝库”之称。植物种类十分丰富,主峰东南千家坪生长着大量被称为活化石的古老植物,如珙桐、水杉、水青树、连香树、领春木等,它们大多都是举世闻名的第三纪冰川树种。林区的西南部,有一独立奇峰称“望农亭”,亭下有一片石林,上接悬崖,下临深涧,或盘结曲扭,或亭亭玉立,或如猿猴抱柱,或如猛虎下山,姿态各异,栩栩如生。石林四周,流云飞雾,若隐若现,有“石林云雨”之称,为神农架林区一大奇观。神农顶北侧,峡谷蜿蜒,峰岩壁立,飞瀑参差,景致奇秀,有“红坪画廊”美称。此外,神农架区内还有众多的奇洞、潮水河、猴子石、南垭山、小当阳等胜景。

保护区内,不仅景色秀丽,物种丰富,还有种类繁多的珍稀动物。除名贵的金丝猴外,有白雕、白鹿、白松鼠、白蛇、白熊等,堪称是一个“白色的动物王国”。

据说现在的天梯也是仿照神农的神农架制造而成的。

神农山

神农山,为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位于河南省沁阳市城区西北23公里的太行山麓,共有八大景区136个景点。主峰紫金顶海拔1028米,矗立中天,气势雄浑,三大天门较泰山早154年。这里曾是炎帝神农辨百谷,尝百草,登坛祭天的圣地。也是道教创始人老子筑炉炼丹、成道仙升之所。韩愈、李商隐等历代名家曾在此留下许多传世佳作。这里有雄奇险峻的紫金坛,更有天下一绝的白松岭。15600余株白鹤松姿态万千,生长于悬崖绝岭之巅,居世界五大美人松之首。游走其间,移步换景,恍若人间仙境,令人魄悸魂动,陡然升华。其山势之雄险奇绝,树型之屈曲优美,景层之深奥神秀,当推全国之最。

神农山还素有天然植物园"昆虫王国"的美称,有珍稀植物1199种。九千只国家保护动物太行猕猴攀枝登崖,嬉戏逗玩,平添无限野趣。神农山景区是休闲度假、探险揽胜、科学考察、回归自然的绝好去处。

神农山景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焦克公路、焦柳铁路横贯其下,晋洛公路纵行其间,餐饮游乐服务舒适周到,民风淳朴,民俗特浓!

学术争鸣

神农氏和炎帝到底什么关系?两者是否为同一人呢? 

关于炎帝和神农氏的关系问题,学术界长期以来形成了观点截然相反的两派:一派认为炎帝就是神农氏。这一派的观点现在占上风,算是主流派,比如湖南的炎帝陵纪念馆就是把炎帝作为神农来祭祀的,所以纪念馆内就有炎帝尝百草的主题。而另一派则认为炎帝和神农是两个系统的人,扯不上关系,因此不可能是同一人。

古代史书关于神农氏的世代记载是这样的:神农氏统治经历了70个世代,(一说17个世代)到黄帝部落崛起的时候才衰落下去了。

神农氏以前包括神农氏的时代,像伏羲,女娲,神农这样的称呼乃是对于某个部落或者部落的若干代首领的统称,而不是对唯一一个君主的称呼。但是后世的学者们往往产生歧见,比如关于古蜀国的历史记载中,很多人都认为蚕从和鱼凫是古蜀国的两代君王,但是实际上蚕从和鱼凫乃是两个分别长达数百年的古蜀国王朝,每个王朝都有十几个世代。(《史记.五帝本纪》中也提到:黄帝崛起的时候,恰好神农世衰,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请注意这个字。)这就是为什么伏曦,女娲,神农的统治往往高达数百年乃至数千年的原因。按照一世三十年计算,那么神农氏统治的时期大约为两千年(如果是十七个世代则大约是五百年)黄帝的时代,在距今大约五千年以前,以此上推两千年,大约就可以推断出神农氏统治开始于距今大约七千年以前。

炎帝:少典部落之子,其母是有蟜氏之女名叫安()登,炎帝因生于厉山(传说是神龙的子孙,因为龙头长得像羊头),故以姜为姓,名石年,其初国伊继国耆,合而称之故又号曰:伊耆氏。古代原始社会人很少而禽兽很多,所以都吃禽兽肉,到炎帝烈山氏姜石年的时候人民很多而禽兽已经不足,野生素食能吃的也都吃了,但还是不能解决人民的饥饿,于是炎帝烈山氏姜石年根据天时、地利,制作了劳动工具,教导人民耕种田地,种植庄稼作物,彻底解决了人民的饥饿,百姓也得以更好的繁衍生息。百姓赞炎帝烈山氏姜石年曰:神而化之、使民宜之,谓之神农。后世继位的帝王称之曰:炎帝神农氏姜某某,后世继位为帝王者仍沿用炎帝神农氏番号。炎帝烈山氏姜石年取(奔水)氏之女曰听詙,生子二:长帝临魁、次桂。炎帝神农氏姜临魁生帝承,炎帝神农氏姜承生帝明、仲贤、希文,炎帝神农氏姜明生帝宜,炎帝神农氏姜宜生帝来,炎帝神农氏姜来生帝裹,帝神农氏姜裹生节茎,节茎生克、戏,戏生炎帝神农氏姜榆罔。炎帝烈山氏传至八帝至炎帝神农氏榆罔(炎帝神农氏榆罔为炎帝烈山氏第十世孙)。炎帝烈山氏姜石年为中华民族始祖之一,生卒年份大概在公元前三千年前后。

榆罔:姜姓,故全称曰炎帝神农氏姜榆罔。乃炎帝烈山氏姜石年十世孙,炎帝神农氏姜裹之曾孙,是继炎帝烈山氏姜石年后的第八位帝王,与黄帝公孙轩辕同时代人。炎帝神农氏姜榆罔居于空桑,后诸侯相互侵伐,暴虐百姓,其中以蚩尤最为暴虐,炎帝神农氏姜榆罔势力已经衰弱,没有能力进行征伐,于是被迫居于涿鹿,诸侯公孙轩辕实懋圣德,平定了天下暴乱,所以诸侯都归顺了他,所以公孙轩辕代替了炎帝神农氏姜榆罔而治理天下为天子。炎帝神农氏姜榆罔在位五十五年,降封于洛,耻于受封,遂迁于潇湘茶乡之尾(故崩葬于潇湘茶乡之尾,当地民众仍以帝王之礼厚葬了他,今湖南炎陵的炎帝陵。故陕西宝鸡有炎帝陵,为第一代炎帝烈山氏(神农氏)姜石年的陵墓。山西高平有炎帝陵,河南商丘有炎帝陵,湖北随州有炎帝陵,当为另六位炎帝神农氏某三位帝王的陵墓。炎帝神农氏姜榆罔之七世孙伯夷在尧帝身边担任四岳官职,即天下四方诸侯统领。在舜帝身边担任秩宗官职,典朕三礼。辅佐大禹帝平水土功劳甚大。为尧舜禹身边的股肱重臣,故称之为吕侯,吕即脊梁也。封地为吕国,为中华吕氏始祖。

 

炎帝世系

神农氏

部族首领称炎帝,名石年,姜姓,羊图腾。号神农氏,为神农氏族,始生地在姜水(今湖陕西省宝鸡市境内),传说在位140(约公元前3216~前3077),一说在位120年,卒葬湖南茶陵(今酃县塘田乡鹿原陂,又名炎陵山、皇山)。是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其著名后裔有蚩尤氏、烈()山氏、共工氏、四岳氏等。

蚩尤氏

炎帝之后(一日先仕于炎帝),出自羊水,仕于黄帝。为主金之官,默观神农世衰,潜铸金类,以为利器,举兵逐榆罔(炎帝裔),自号炎帝。后作兵伐黄帝,并曾请风伯雨师助战,终为黄帝击败于涿鹿之野,被杀。他是战神和兵器之神,而兵器的发明乃源自农具和其他生产工具。

共工氏

亦名共攻氏,炎帝后裔。性格暴戾,易于为非。相传因与颛顼争强为帝,曾与东夷族大战,不胜,而怒触不周之山,致使天倾地陷,造成人间大灾难。

烈山氏

又叫厉山氏,其首领为烈山或柱。《国语·鲁语上》云: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植百谷百蔬。《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载:有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礼记·祭法》则称:厉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农,能植百谷。一般认为烈山氏为炎帝后裔,仍为农神、谷神。烈山,本是烧山垦田之意。

四岳氏

首领为伯夷,姜姓,传为共工之从孙,曾助禹平治水土。后繁衍出齐、吕、申、许四支后裔。

第二世,临魁,炎帝长子,在位80(公元前3076~前2997)

第三世,帝承,在位60(公元前2996~前2937)

第四世,帝明,在位49(公元前2936一前2888)

第五世,帝直,在位45(公元前2887一前2843)

第六世,帝来(),在位48(公元前2842~前2795)

第七世,帝裹(),在位42(公元前2794一前2753)

第八世,榆罔,名,居(zhǎng),在位55年;因德不及其弟轩辕,故让位。轩辕黄帝,姓有熊氏。

第九世,名榆罔子。

第十世,名祝融,器之子;卒葬衡山(在今湖南)

第十一世,名术嚣,祝融子。

第十二世,名勾龙,术嚣子。

第十三世,名,勾龙子。

第十四世,名共工

第十五世,名伯夷,著名贤人,佐尧帝掌四岳,佐大禹治水,因功受封于吕,为吕侯,是吕氏得姓之始。姜太公吕尚,即其后。

炎帝子孙

炎帝的妻子,既赤水氏的女儿听訞与炎帝生了炎居、生女儿女娃(精卫),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生共工,共工生术器后土, 后土生噎鸣,噎鸣生十二子,各待考。

 

 

 

龙一乐 整理撰写

2013.05.17.

 

 


分享按钮>>上海川沙、浦东钱姓庄氏始祖——钱鹤皋
>>【林氏家谱源流】我的世界我只偶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