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大概简介
- 中华刘氏网 2011年12月31日 刘氏家族
《史记》、《左传》等文献记载,尧帝的裔孙刘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刘氏先祖,处于夏朝,家族谓之“御龙氏”。4000多年来,刘氏后裔,枝繁叶茂,如今遍布天下。素有“刘天下,李半边”,“张、王、李、赵遍地刘”之誉。是一个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团结互助、奋发向上、兴旺发达的望族。
《人民日报》1987年5月3日公布,刘姓为全国4大姓之一,人口数仅次于李、王、张3姓,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5.4%,约有人口6500万。加上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预计刘氏人口在8000万以上,相当于中国一个人口较多的大省。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刘氏是产生皇帝最多的姓氏。西汉、东汉、蜀汉、前赵、刘宋、 后汉、南汉、北汉等诸多王朝或政权共有66个帝王,历时长达650余年之久。尤其是以“刘累御龙”的神秘性为先导,开创大汉基业的刘邦,自诩为“真龙天子”,自此开始了“龙与帝王”的不解之缘;大汉对人类历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由刘氏建立的汉王朝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令人敬仰的深远影响,汉人、汉族、汉字、汉语、汉土、汉服、汉文化、汉学等便由此而来,足见大汉影响之大,并产生了汉族、汉语、汉字的专称。因此,刘氏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贡献,可以用“帝王之尊、民族之名、影响之巨”12个字来概括。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推到历史发展的顶峰,深为后人所敬仰。汉民族因之著称于世界民族之林。刘姓即成为皇帝国姓。族居世界各地的刘氏宗亲,虽流落他乡、但却念念不忘刘氏先祖。
湖南刘氏以汉族为主,大都属于“汉室之后”,郡、堂尤以“彭城”为盛。从宗族支派上看,当代刘姓除少数成员属于少数民族在汉化过程中改姓为汉字姓刘氏之外,绝大部分都自称源于汉代皇族,都是汉之子孙,刘邦及其兄弟的后裔。湘南民间有“汉后无二刘”之说,湘北刘氏有“天下刘姓一家亲,刘姓都是汉后裔”的口碑,不少刘氏宗祠里都刻有“汉德永辉”四字。
湖南刘姓人口众多,笔者根据各种资料和六个县市的抽查推测,预计刘氏人口约占全省人口的6%以上。号称天下第一村的岳阳县张谷英镇,张姓人口只有2600余人,而刘姓北宋入湘开基始祖刘万辅后裔就有16000余人。离益阳只有19华里的烂泥湖刘姓,明代入湘至今已发展到刘继显的第26代,拥有23000余人。常宁南路江南乡刘福远明初入湘,目前后裔发展到28代,人口繁衍超过万人。临武县乌陂洞刘溆远,宋末入湘,现已发展到18000余人。醴陵东乡白兔潭。汉寿军山铺,桃江刘家村,宜章龙村、黄沙村,隆回县御龙堂,宁远马鞍岗,共有刘姓人口20余万。邵阳、娄底、冷水江、湘潭、宁乡、长沙定王刘发之后裔预计就有26万之多。湖湘刘姓早具盛名。汉晋之世,长沙即为我中华刘姓的一大郡望。20世纪末出土的长沙走马楼三国东吴简牍上,也记载了大量长沙刘氏族人的情况。但历史发展,变化沧桑,昔日望姓长沙刘氏在本地早已湮没无闻。近世湖南刘姓,除少数形成于宋元时期,其余则大多在明清时期来自江西。
在明清时期“江西填湖广”的中国大移民浪潮中,大批刘姓精英都离开江西故乡,纷纷前来湖湘大地拓荒创业。这些勇敢的开拓者们定居湖南后,将其开拓创业的精神传给后代,而他们的后裔子孙也大都能继承先志,光大祖业,在几百年的不断奋斗中日益壮大起来。因此到近代以来,湖湘刘姓的发展就高潮迭起,呈现出人文蔚起、英才辈出、灿苦星辰的繁荣景象,涌现出了民主革命先烈刘揆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等一大批近现代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人物和家族,不但为湖南刘氏也是为整个中华刘姓的历史谱写了最辉煌的一页。湖南刘氏在宗族渊源上,主要分为3大宗派:一大宗属于长沙刘氏南派,即西汉长沙定王刘发后裔,多出自安城侯刘仓,这一派估计人数超百万。第二个大宗是楚元王刘交后裔的彭城刘氏派。第三大宗则是客家刘氏派,这一派相对人数可能要少一些。
从古至今,湖南族人在不同领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人才,为国家富强民族兴盛作出了杰出贡献。我刘氏族人人才济济、功绩卓著,是我们全族的光荣与骄傲。但是,在历史长河的冲击下,我族与他族一样,反复经受了战乱与灾荒的无情折磨,许许多多的族人背井离乡,不断迁徙,散居在全国各地或流落海外;有的已不知祖宗和支系;有的因姓少孤而感到失落无助;有的自修家谱且字辈不一;凡此等等,不但影响了我族优良传统与族风的发扬光大,而且还制约着全族的繁荣昌盛。实践证明,家和万事兴,只有每个家族兴旺,才能使中华民族兴旺;因此,统一湖南全族的意志,研究湖南刘氏文化,弘扬我族的优良传统,强化团结友谊,合力兴家昌族,实乃每位湖南刘氏宗亲责无旁贷,每一位刘氏子孙都义不容辞。
分享按钮>>世界何氏书画院召开新年座谈会
>>江西:赣南何氏宗祠开光庆典暨南康何氏宗亲会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