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瑾的生前身后事

    中华秋氏网 2012年12月12日 万家姓


 编者按:1907年1月14日,秋瑾在上海创办《中国女报》。秋瑾在发刊词中号召女界要做“醒狮之前驱”、“文明之先导”。《中国女报》创办不久,秋瑾即接手了由徐锡麟、陶成章创办的大通学堂,筹划在浙江、安徽两省起义。后因事泄,起义失败,秋瑾于7月13日在大通学堂被捕,7月15日从容就义。

  时隔105年后,我们在此追忆秋瑾。虽然历史的机缘没有让秋瑾成为一名著名的报人,却让她成为著名的革命家、鉴湖女侠。

  早年秋瑾:能文能武奇女子

  秋瑾生于1875年,她的父亲叫秋寿南,是湖南郴州知州。秋瑾幼年随兄读私塾,她好文史,能诗词,15岁时跟表兄学会骑马击剑,堪称能文能武的奇女子。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父母做主让秋瑾与湘潭富绅子弟王廷钧结婚。1897年6月,秋瑾生下儿子王沅德,四年后,秋瑾又生下女儿王灿芝。

  对于秋瑾的婚姻生活,曾任孙中山秘书的冯自由在《革命逸史》中称,王廷钧“赋性顽固,醉心利禄,纳资为部郎”,而秋瑾“笃信新学,鄙薄官邪,渐与王意见不合”。最后,“乃相与定约分家产,各自为谋,瑾得万金”。可惜的是,秋瑾与王廷钧离婚分家所得的巨资“所托非人,尽耗其资”。但这个时候的秋瑾,已经跟随王廷钧来到了北京,见识了世面,她再也不甘心过凡夫俗子的庸常生活,遂变卖了自己所有首饰,于1904年自费东渡日本留学。她先入日语讲习所,后入青山实践女校,并在横滨加入了冯自由等组织的三合会,从此走上了反抗大清的革命之路。

  女革命家:“愿将生命作牺牲”

  对于秋瑾在日本留学期间的行迹,冯自由做如下描述:“居恒衣和服,不事修饰,慷慨潇洒,绝无脂粉习气。日惟与留东之革命党员相往还……是岁秋,冯自由、梁慕光等组织洪门天地会于横滨,瑾素有志于秘密会党之运动,遂偕刘(指刘道一)、彭(彭春阳)、王(王时泽)诸人报名加盟,受封为白纸扇之职,白纸扇又称先生,即俗所谓军师也。”

  1905年,秋瑾回国筹措继续留学费用。她在上海会晤了蔡元培,在绍兴会晤了徐席麟,并由徐锡麟介绍参加了光复会。同年7月,秋瑾回到日本,随后由冯自由介绍,在黄兴寓所加入中国同盟会,并担任同盟会评议部评议员和同盟会浙江省主盟人。在留日学习期间,她写下了许多充满革命热情的诗句,如“危局如斯敢惜身,愿将生命作牺牲”、“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等。

  1906年年初,因抗议日本政府颁布取缔留学生规则,秋瑾愤而回国,先在绍兴女学堂代课,后到浙江湖州南浔镇浔溪女校任教。在此期间,她发展该校主持教务的徐自华及学生徐双韵等加入同盟会。暑假离职赴沪,与尹锐志、陈伯平等以“锐进学社”为名,联系敖嘉熊、吕熊祥等运动长江一带会党,准备起义。

  1906年秋冬之间,秋瑾为筹措创办《中国女报》经费,回到婆家,在夫家取得一笔经费,然后声明脱离家庭关系,因为她知道革命是一件凶险万分之事,“恐株连家庭,故有脱离家庭之举,乃借以掩人耳目。”

  1907年1月14日,秋瑾在上海创办《中国女报》,倡导女权,宣传革命。旋即至诸暨、义乌、金华、兰溪等地联络会党,计划响应萍浏醴起义。这时的秋瑾“锐然以浙事自任,乃还绍兴,入居大通学堂。”

  大通学堂是徐锡麟、陶成章等人在1905年所创办的,名为学堂,实则为光复会训练秘密党员之机关。后来,徐锡麟、陶成章等人另有他事,无暇顾及大通学堂,遂将学堂事宜委托于秋瑾。

  秋瑾接手大通学堂后,以学堂为据点,派人到浙江各处联络会党,自己则往来杭、沪间,运动军学两界,准备起义。她秘密编制了光复会军制,并起草了檄文、告示,商定先由金华起义,处州响应,诱清军离杭州出攻,然后由绍兴渡江袭击杭州,如不克,则回绍兴,再经金华、处州入江西、安徽,同徐锡麟呼应。起义原定于1907年7月6日,后改为7月19日。

  7月6日,徐锡麟在安庆起义失败,绍兴坤士胡道南出卖了秋瑾。

  7月10日,秋瑾知道了徐锡麟起义失败的消息,但她拒绝离开绍兴。她遣散众人,毅然留守大通学堂。7月13日下午,清军包围大通学堂,秋瑾被捕。7月15日,秋瑾在绍兴轩亭口从容就义。

  秋瑾身后事:墓地数次迁移

  秋瑾是因徐锡麟在安庆刺杀安徽巡抚恩铭一事而牵连被捕的。秋瑾被捕时,清兵并未搜得其反叛的确凿证据,亦无确切供词(审讯时,秋瑾仅书“秋风秋雨愁煞人”七字以对),但清廷匆匆处死秋瑾,并株连了很多无辜的人。

  对于秋瑾,革命党人给她以极高的评价,冯自由说:“迹其生平,行事之勇敢,任事之忠纯,处事之公正,虑事之周密,临事之沉毅,不独在清季浙江党人中无出其右,即以全国党人而论,亦属凤毛麟角。”

  秋瑾就义之时,亲属害怕遭到株连,纷纷躲进深山。因此,秋瑾的遗骨只能由绍兴同善局草草成殓,葬于绍兴府城外的卧龙山西北麓。1907年10月,秋瑾的兄长秋誉章秘密雇人将秋瑾的遗体挖出,放入棺木,迁往绍兴常禧门外的严家潭殡舍暂放。可是不久,殡舍主人得知这是“女匪”秋瑾的棺木后,便令秋誉章将其迁走。无奈之下,秋誉章只好将棺木移至一荒地,用草扇盖在上面。

  秋瑾生前结拜了两个姐妹,叫徐自华、吴芝瑛,她们得到秋瑾的死讯后哀痛欲绝,发誓遵秋瑾遗愿,“卜地西湖西泠桥畔,筑石葬之”。1907年,秋瑾死后几个月,刚刚经过丧女之痛的徐自华就抱病赴杭州,在西湖边上买了一块地,随后又赴绍兴秋瑾家安排迁葬之事。1908年2月,秋瑾的尸骨落葬于杭州西泠桥西侧,吴芝瑛亲自在墓碑上写下“鉴湖女侠秋瑾之墓”。

  1908年10月,清廷御史常徽上折奏请平秋瑾墓、严惩营葬发起人吴芝瑛与徐自华等人。很快,清廷发出了“廷寄浙抚,查照办理”的朝旨。吴、徐二人闻之毫不畏惧,吴芝瑛发电给两江总督端方,声言“因葬秋获谴,心本无他,死亦何憾”,并称“彭越头下,尚有哭人;李固尸身,犹闻收葬”,只求“勿再牵涉学界一人,勿将秋氏遗骸暴露于野”。后清廷没有惩办吴、徐等人,但强令秋墓迁葬。1908年12月,秋瑾家人将西子湖畔的棺木迁回绍兴城外严家潭暂放。第二年秋天,由秋瑾的夫家出面,将秋瑾的棺木迁至湖南湘潭昭山,与秋瑾的丈夫王廷钧合葬。

  辛亥革命成功后,民国政府在长沙岳麓山修建了烈士陵园。1912年夏,湖南政府很快把秋瑾墓迁葬于此。但是浙江革命党人没有忘记秋瑾,他们要求将秋瑾归葬西子湖畔原址。于是,1913年秋,秋瑾又被重新葬于杭州西湖西泠桥的原墓地。或许由于她生前的事业就与国家命运密不可分,所以,她身后墓地的数次迁移,也与辛亥革命形势的变化紧密相连。

  秋瑾就义时仅31岁,她的一生很短暂。可因她生前所为皆是轰轰烈烈的大事,所以她生命的光芒一直闪耀在后人的心中。1916年,孙中山称:“光复以前,浙人之首先入同盟会者,秋女士也。今秋女士不再生,而"秋风秋雨愁煞人"之句,则传诵不忘。”1979年8月,宋庆龄为绍兴秋瑾纪念馆题词:“秋瑾攻诗文,有"秋风秋雨愁煞人"名句,能跨马携枪,曾东渡日本,志在革命,千秋万代传侠名。”


分享按钮>>秋瑾之墓八次迁移 丈夫家族曾反对其墓还葬西湖
>>【何氏人物】访瑞昌何冬桂 洒向人间都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