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沾化丁氏家族的来龙去脉

    中华丁氏网 2012年10月15日 万家姓


山东沾化丁氏,可推到元末明初,世居武昌府武昌县。元末天下大乱,始祖兴公,以铁枪从谅军,凡二载, 谅败,归顺朱元璋部。在灭元建明中,东招西讨,南征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而朱元璋却把兴公当作非嫡系,在明朝立国以后,一直没给兴公应有的政治地位,经济生活可想而知,家人子弟颠沛流离外地。朱元璋到了洪武二十三年才想起兴公,(谱书记载为洪武十三年,据诸城族人丁全来族亲考察, 十三年有误, 实为二十三年)此时兴公54岁已退,故给兴公的儿子封了个海州(今连云港市)淮安卫百户(世袭)以慰藉(相当于六品官)。山东沾化县丁氏始祖帖公,落户直隶蓟州。约洪武末年,天降大沥,沾民略尽。其长子失讳与二弟子诚祖奉旨移民迁居山东沾化。到底帖祖和兴祖是何种关系,属哪一支?谱书无记,可参考沧州丁桓起写的研究文章《丁氏始祖兴公与沾化始祖帖公的关系探讨—兼与诸城族人丁全来先生商榷》一文【附后】。
《海州丁氏家乘》、《诸城丁氏家乘》均记载兴公之长子贯公,次子推公。而《潍县丁氏家乘》记载山公为海州兴公之季子(此记载非常重要, 古代兄弟排行,习惯用:伯(盂)、仲、叔、季, 代表长次。 此可证明, 兴公生有四子, 而不是二子。据丁懋学於明代万历年所撰《海州谱略》记载:”世居武昌府武昌县,始祖兴公,以铁枪从谅军,凡二载……归朱元璋……。”又据沾化丁氏《族谱弁言》(注: 明代万历年首创谱序)记载:“其沾族原属荆楚,先徒蓟而后徒沾……”问题就出在这里,(说明帖公没去过海州)不能说四地《家乘》谁对谁错。数百年战乱年间出现此种情况,不足为奇,长子和幼子幼年外出,几十年音信皆无, 生死未卜, 但根据传说,仍可回忆上来,假如数百年呢?恐怕连传说也难继承下来!再说还有另一种情况,兴公从军时,谁有确凿证据兴公年令,在原籍没有娶妻生子呢?在兵荒马乱、天灾连年的年代,家中唯一劳动力、顶梁柱从军走了,父母、老婆孩子何以为生呢?所以由大儿子以技匠手艺出外打工,混口饭吃。要知道,那可不是天下太平年间,而是元末群雄纷争、天下大乱年代,家乡如有一线生活希望,谁也不会闯出家门讨生活的!所以,经过千山万险,流落蓟州,加入匠籍(画匠)。从沾化丁氏《族谱弁言》:“始祖兴公……其沾族原属荆楚,先徒蓟而后徒沾……”分析,恐怕帖公不知父亲下落,也没到过海州, 此种情况不是没有!所以,数百年海州丁氏后人创谱时,只知有贯、推,不知有帖,不足为奇而成为历史了。再说,中国各个姓氏中存在此种情况者,枚不胜举。根据帖公出生年代,研究推断,兴公应该生有四子。沾化支派蓟州帖公应为伯(孟),海州贯公应为仲,诸城推公应为叔,潍县山公应为季(按古代兄弟排行孟(伯)、仲、叔、季,兄弟四人)。

 

 

丁氏始祖兴公与霑化始祖帖公的关系探讨


――与诸城族人全来先生商榷 作者 丁桓起


由於数百年来的社会 和自然灾害的肆虐,使我丁氏家族历史上的谱牒延续,中断有年,令今人研究,颇费脑筋。
创谱和修谱必须具备几个条件:社会的安定、家族的团结、经济财力的充沛以及文化人士的具备和积极参与,缺一不可。这几个条件具备了,像蚂蚁筑巢一样,好不容易创修成功,举族欣然。可是,一场社会 战火,或者灭顶之灾的河流决堤,使之谱毀人亡,文献资料荡然无存!过些年,社会安定下来,再从头开始。这时,原创修谱者和知情者巳不在人世,其难度如同搬山!这在我霑化丁氏发展史上有过数次。所以,使得很多祖先失讳或与上祖銜接不上,亲兄弟而不载谱,给后輩人带来诸多问号和猜测,给谱牒研究,增加了难度。话又说回来,有了今天这等规模的谱牒,亦是先祖们超群的智慧和对吾丁氏家族观念的执着精神之结晶,功如珠峰之高,大洋之深!
诸城、日照族人,利用网络空间,建立了丁氏网,给我丁氏族人互通信息和联络以及对丁氏谱牒之研究,提供了便捷条件。而诸城族人丁玉华、丁全来、丁绍华等先生和日照族人丁仲海和台湾丁原礼、丁肇宾先生,对谱牒文化的研究,开创了我丁氏现代谱牒研究之先河,令霑化、沧州丁氏举族欣然,敬佩至极!
在此,晚生根据《霑化丁氏家乘》(二000年第九次修谱时改成《霑化丁氏世谱》)所载资料,发表一点浅识拙见,以供族人参考。 据《霑化丁氏世谱》中《族谱弁言》(明万历年创谱序言)记载:“丁氏世居荆楚武昌县,元末祖讳兴者以铁枪归顺明太祖”。。。。。。“其霑族原为荆楚,先徒蓟而后徒霑”。到底兴祖与帖祖是何种关系,同代?上下代?隔代?谱书无记载,给后人留下了不解之迷。诚挚感谢诸城族人丁全来先生写的《海州谱略小考》文章(在百度网上〈琅琊丁氏家族网〉发表,〈日照丁氏家谱网〉转载),对这段历史的研究,贡献巨大。对我们霑化丁氏支派无疑是个鞭策!为此,啟发了我对这段历史的研讨思路。晚生试图以帖祖出生年代來推算、破解这段历史“疑案”,未尝不是一线之曙光。
霑化丁氏始祖讳帖公,居北直隶蓟州。长支失讳次支霑化一世子诚祖、二世伯能、伯源祖、三世宽祖、福祖康懿公。三世以上生卒年月失考,三世康懿公生於明宣德八年,(1433年)按十五岁结婚十七岁生子,为一代年令段推算,次支伯源公应是永乐十三年(1416年)其兄伯能公应追加三岁,即永乐十年(1413)一世子诚公应为洪武二十五年(因他是次子追加三岁)即1393年。帖祖应是洪武八年(1376)。
以上我是按常规推算的,其中还应有非常规问题。我在查阅拜读家乘时,有不少长子与父亲相差二十几岁,十七岁生子的不是很多。这也不难理解,古代限於医疗卫生条件,有妇科疾患的很普遍,婚后数年生育亦很普遍。这是理由之一。我们的古谱,女孩子不上谱,如上有几个姐姐,年老了才生个老生子,代令又会延长。这是理由之二。如果上有几个哥哥幼年夭折,直到中年才立子,代令也会拉长。这是理由之三。兴祖一个朱元璋非嫡系异已官员,职低薪少,人口众多,经济上无法宽裕,甚至连养家糊口都成了问题。俗话说:“半大小子,吃煞老子”,一个武將出身人的儿子,肯定也是继承父志练武之人,飯量惊人。所以,只好让大儿子出外谋生或者从军,以缓解生活窘况也是有的。诸城始迁祖推公和潍县始迁祖山公也是很年轻就出外了。可能也是这个原因。常言道:故土难离呀!试想,谁家如果家财富足,捨得让儿子们外出的?都是出於万般无奈呀!(儿子们都是提篮挑担离家出走的,到达目的地也是从事社会最底层的从军或从事农、渔、编织等,这也是吾兴祖全家第一次的家族离散)。这一切,应该是朱元璋的异巳政策造成的!所以,帖祖外出后无疑是过着艰难困苦独身生活的,再按和平环境下,十五岁结婚十七岁生子,是绝对办不到的。代令段又得拉长。这是理由之四。
所以说,从帖祖至三世祖四代人中,存在以上四种理由的情况是合乎情理的,这样,有可能把帖祖出生年份上推十至十五年,甚至更多。按此推算,帖祖有可能是元代至正十九年至洪武三年出生(如果再早成为兴祖的弟弟的可能性亦有待研考)。到了洪武二十三年(全来先生研究资料表明《海州谱略》记载十三年有误,应是二十三年),兴祖已经“以老疾告”退休还乡多年。(此时的兴祖身心伤透,再不给朱元璋卖命了,提前告老还乡时约54岁)到了这时,朱元璋才良心发现,给兴祖的后代封一个世袭百户,肯定还得有个“圣旨下”以显示他的“皇恩浩荡”。这下子,兴祖着了急,长子不在。要是现在,孩子出外几天一个电话。那时可就不行了,就是知道在什么地方,古时限於通讯与交通条件,误了接旨时间,再给弄个抗旨不尊,那可是杀头的罪呀!只好让次子贯代替哥哥应急去京参加某种培训或仪式。后来帖祖几十年沒有音讯,百年之后的后人也就没人知道帖公了。所以,就形成了《海州谱略》中“长子贯袭”四字的定义。在后人修谱时就成为永久了。这在情理之中。
全来先生的研究中说:在洪武七年以上,贯公还应有几个姐姐。不谋而合,这就对了。应该想到还有个哥哥,咱不能让《海州谱略》中的“长子贯袭”四字,迷住思路定乾坤。再说还有另一种情况,兴公从军时,谁有确凿证据兴公年令,在原籍没有娶妻生子呢?在兵荒马乱、天灾连年的年代,家中唯一劳动力、顶梁柱从军走了,父母、老婆孩子何以为生呢?所以由大儿子以技匠手艺出外打工,混口饭吃。要知道,那可不是天下太平年间,而是元末群雄纷争、天下大乱年代,家乡如有一线生活希望,谁也不会闯出家门讨生活的!所以,经过千山万险,流落蓟州,加入匠籍(画匠)。从沾化丁氏《族谱弁言》:“始祖兴公……其沾族原属荆楚,先徒蓟而后徒沾……”分析,恐怕帖公不知父亲下落,也没到过海州, 此种情况不是没有!所以,数百年海州丁氏后人创谱时,只知有贯、推,不知有帖,不足为奇而成为历史了。
这里我有个实例。明代嘉靖二十九年,兵部尚书丁汝夔被打入天牢,因咱丁家知道,汝夔祖与严嵩的矛盾如同水火,再加之嘉靖昏庸无常,下场难以估计。所以,老管家骑快马山东送信,以防滿门抄斩。汝夔祖的父亲兄弟五人:文、忠、信、仁、义。全家得到信息,全部逃离故土。过了些年,陆续联系找到四支,唯长支文祖逃的远,沒找到。后来修谱时,由次支升了长支,直到现在仍保持原貌,忠祖是长支。 到了清代光绪二十年,才找到长支文祖的后人。后来修谱时在文祖一支的支谱上只好加了个“正长支”。再说文祖离开沾化时已九旬余。帖祖那么年轻,一走再沒音讯,贯祖升长支更在合情合理之中了(潍县始迁祖山公也属一走没有音讯而不载海州谱)。
全来先生在《海州谱略小考》一文中提到潍县丁氏族人一直坚持始迁祖山公为兴祖之季子,这又对啦,古时称排行第四为季子,(即:伯、仲、叔、季)。这样,帖、贯、推、山,兄弟四人就全都对上号了。
全来先生在文中还提刭帖祖很可能是诸城走失的二世祖长支伯达公,根据伯达公走时年月又值自然灾害肆虐,又是诸城人阳武候薛禄征北时在诸城带走了不少青年,征完宣化后征蓟州,伯达公落户蓟州的理由很充足;而他带走的弟弟阵亡,他走时又是瞞着父母偷跑的,回去怎么向父母交待?非常合乎逻辑,兴奋得我一夜未曾合眼。第二天我找了几个家族观念强的人,同看全来先生的这篇文章,个个都很激动。是啊!骨肉分离数百年终于团圆了,怎不令人兴奋而激动呢?所以,诸城族人丁绍华先生眼含热泪写诗以抒怀!可见我丁氏家族的精诚团结以及执著的家族观念精神。
后来,我拜读查阅了族谱,发现三世康懿公有生卒年月,我经推算始祖帖公应在元代至正十九年至洪武三年,正应是贯公的哥哥。再说,一世子诚祖怎么会给儿子起名伯能、伯源呢?所以,伯达公就是帖公的答案就不能成立了。
按一般姓氏宗族世系繁衍规则,长支结婚早,传继世系多,輩份小。沾化丁氏是帖祖之下的次支,现在都己传到近30世,可见,帖祖的长子现应传至35世以上,较为合理。再说,兴祖下几支唯贯祖幸运,既没受颠沛流离之苦,又袭朝廷命官,其政治经济地位在几个兄弟中是至高无上的,恐怕他娶妻生子时,外边的哥哥可能还是独身一人。所以,传继世系应高于哥哥,绝不会低于弟弟!按此分析,海州贯祖如果是长支的话,其后代现应传至35世至40世,较为合理。如其不然,帖祖是长支就定而无疑了。
根据兴祖原为陈友谅的部下,虽然被解放过来,生活在被朱元璋视为异已的政治氛围中,其经济地位也不会高。明初时期,由於战乱创伤,国难维艰,民不聊生且百业待兴,就是高官们的待遇也不会多高,何况兴祖?甚至连孩子都养不了而外出谋生,是沒有条件娶三妻四妾的,(此语针对庶出不在家谱而言)也就没有“庶出”了。山东潍县始迁祖山公就是兴公之季子不会有错。
薊州始迁祖帖公和诸城始迁祖推公,以帖、推二字做为名讳,实难费解,引发了我的研讨兴趣。我考虑,兴祖以“铁枪”从军(铁枪一句很关鍵,枪头、枪杆、枪纂一体纯钢才叫铁枪,亦称钢枪,分36斤、48斤、72斤等几个重量级。兴公是徐达的部下,徐达的那对铜锤也很了得)。显然是个身怀祖传枪法绝技,武功高強又力大无穷的武将、猛将。不然不会身经百战直到明朝建国又南征北战多年而幸存下来。据传,丁家枪法举世闻名。自古有“罗家枪,丁家传”之传说。做为一个武术世家,各路拳法及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每一路拳法和兵刃都有歌诀谱帖,歌诀记录下来,套路姿势配图画了下来,就成了拳帖、枪帖、劍帖等等。如果从武术经典中找帖、推二字,那就太容易了。
要知道,练武之人对武术套路谱帖歌诀中的内容牢记在心,都能背诵如流,把这些谱帖秘笈视为珍宝收藏传世,是每个练武之人的规矩。把祖传的武术绝招谱帖秘笈视同生命之重。俗话说:三句话不离本行。执迷於中华武术,出身於武术世家的兴祖,给自己心爱的儿子们起名字,肯定引用了其中的内容。比如:谱帖秘笈、气贯长虹、推抓搡拿、泰山压頂等等。经我推敲破译如下:
帖谱武略心中藏,气贯长虹勾魂枪。
闪战推腾神威显,龙蛇出山露锋芒。
这样,帖、贯、推、山兄弟四人各佔其位,帖、推二字也不费解了。
由於数百年来的社会 ,天灾人祸,谱牒舛错或失载而造成的銜接困难,不是吾丁氏一家,全国各个姓氏都存在这种问题。谱上没有某世某祖,这很正常,只要丁氏后人不懈努力,一代代详究细查下去,定会有个圆滿的结局。晚生德薄才浅,发言未必得当,敬请丁氏族人教诲雅正。

山東霑化支派丁氏滄州正长支二十三世孫丁桓起於2007年3月23日恭書於滄州丁家庄



 


分享按钮>>沾化丁氏先祖考
>>《海州譜略》淺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