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标题
搜索作者
搜索内容
登录
|
注册
中华庞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庞氏论坛
>> 姓氏人物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宰相庞籍
已阅:5840 / 回复:2(楼主)
庞籍(988年—1063年),字醇之,单州成武(今山东成武县)人,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进士及第后,任黄州司理参军,深得知州夏竦的赞许,认为庞籍极具宰相之才,他日必成大器。不久庞籍又先后升任为江州军事判官,开封府司法参军,刑部详复官,群牧判官,大理寺丞,殿中侍御史,累迁至枢密副使、枢密使,宰相等。 庞籍还是韩琦、范仲淹等人的好友,司马光、狄青等人的恩师。
庞籍通晓律令, 擅长吏事。执法严密, 军中有人犯法, 或断肢斩首剖腹分裂肢体, 或多次抽打致死, 因此士兵们都害怕而服帖。治理百姓十分爱惜, 到他任宰相时, 其声望比在郡县任官时要低。儿子庞元英, 朝散大夫。孙子庞恭孙。
庞籍后被册封为“颍国公”,以太子太保退休。嘉祐八年(1063年)三月76岁时去世(此时的包拯已于一年前去世了),六月葬于雍邱县(今河南杞县),仁宗赠他司空,加侍中,谥号“庄敏”。
“田园贫宰相,图史旧书生”是对他一生最好的总结。子,元英曾任鸿胪寺少卿等职。孙,庞恭孙,德孺,曾任猷阁待制,直学士、成都、陈州知府等职。
作者:辽宁庞治陆 (2012/3/7 21:11:19)
回复此贴
回复 楼主:宰相庞籍
第 1 楼
北宋政治军事家庞籍始终被歪曲为迫害“包青天”的奸臣与历史相悖
[size=+0] 导读:“[size=+0]庞太师”——庞籍(988年—1063年)字醇之,单州成武(今山东成武县伯乐集镇庞楼村人)人,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进士及第后,任黄州司理参军,深得知州夏竦的赞许,认为庞籍极具宰相之才,他日必成大器。不久庞籍又先后升任为江州军事判官,开封府司法参军,刑部详复官,群牧判官,大理寺承,殿中侍御史,累迁至枢密副使,枢密使,宰相等。庞籍还是韩琦、范仲淹等人的好友,司马光、狄青等人的恩师。
[size=+0][size=+0][size=+0] 从古到今,只要有诬蔑庞籍的戏曲和影视剧,庞籍的老家山东省成武县的乡亲以及庞姓人家都会拒绝观看,甚至嗤之以鼻。但是,谁也不知这种篡改历史的影视剧什么时候能罢休,什么时候能还历史一个真实的面目!
[size=+0]正文:
[size=+0] 包拯素称“青天”,为人申冤不少,被树为官僚楷模。但“文化人”们却用“青天”之名篡改历史,制造“冤案”。
[size=+0]一些以北宋宫廷斗争为题材的戏剧、文学等作品,尤其是反映包拯“包青天”的故事作品,都有一位“庞太师”、“老庞文”作为包拯的对立面出现。作品中的“庞太师”、“老庞文”是个阴险狠毒的奸臣,在朝中一手遮天,皇帝也让他几分。但历史上的庞太师(庞籍)却是一位执法如山,清正廉明,善于用人,政绩卓著,颇有贤名的清官,却成为“文化人”笔下的奸臣。
[size=+0] 包拯(999年-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今安徽合肥市),北宋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及第。宋景佑四年(1037年),任天长(安徽天长)知县,颇有政绩。后调任端州(今广东肇庆市)。再后任监察御史,对处事不当,行事不法的官僚进行弹劾。庆历四年(1044年),包拯曾向仁宗上疏《乞不用赃吏》,认为清廉是人们的表率。包拯还先后七次弹奏江西转运使王逵,揭露残其害百姓的行为。并批评了宋朝廷的任官用人制度。皇佑二年(1050年),包拯知谏院,先后三次弹劾外戚张尧佐。其间并审明了冷青冒充皇子的诈骗案。
[size=+0] 包拯曾先后充任过京东,陜西,河北等路转运使,每到一地,则减轻民间负担、改革弊政、发展生产。并提出「宽民利国」的思想。多次请求罢去皇帝赐给亲信官僚的恩宠。并曾将唐朝魏征给唐太宗的奏章抄写出呈给仁宗,请求仁宗虚心纳谏,分辨是非,不要偏听偏信,要爱惜人才,严正刑禁,禁止妖言邪说,不随意大兴土木等等,朝廷多有采纳。
[size=+0]
[size=+0] 嘉佑元年(1056年)包拯权任开封府知府(此时庞籍已不在宰相任上),在任内敢于惩治不法权贵,抑制骄横府吏,严惩诬赖刁民。由于包拯在开封府执法严明,铁面无私,贵戚宦官不得不有所收敛。“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在开封府广泛流传。包拯在任仅一年有余,便把素称难治的开封府,治理得井井有条。
[size=+0]宋嘉佑六年(1061年),包拯官至枢密副使,次年五月病逝,朝廷赠官吏部尚书。
[size=+0]“庞太师”——庞籍(988年—1063年)字醇之,单州成武(今山东成武县伯乐集镇庞楼村人)人,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进士及第后,任黄州司理参军,深得知州夏竦的赞许,认为庞籍极具宰相之才,他日必成大器。不久庞籍又先后升任为江州军事判官,开封府司法参军,刑部详复官,群牧判官,大理寺承,殿中侍御史,累迁至抠密副使,抠密使,宰相等。
[size=+0] 庞籍还是韩琦、范仲淹等人的好友,司马光、狄青等人的恩师。
[size=+0] 宋仁宗刚即位时,章献太后(真宗皇后)垂帘听政,章献太后去世时曾留遗诣,要让章惠太后继续垂帘听政。庞籍时任殿中侍御史,认为不妥,力主仁宗亲政,并当众烧掉支持垂帘制度的《内东门议制》。
[size=+0] 仁宗亲政后,庞籍即向仁宗上奏,建议皇帝用人应辨邪正,防止朋党,按照公论和政绩提拔晋升官吏。他的行为得到了朝野的肯定,被誉称为“天子御史”。
[size=+0] 庞籍任开封府判官时,仁宗宠爱尚美人,尚美人常派内侍到开封府传达旨意,干预政事,庞籍认为美人派内侍到官府宣喻旨意是后宫干政的行为,因此严加拒绝,传令将宣喻旨意的内侍予以痛打,并明令:“今后如再有后宫传命,不要接受。”[size=+0]作为一个开封府的判官,敢与皇帝的爱妃对抗,足见庞籍的凛然正气和不畏权贵的作风。
[size=+0][size=+0]北宋宝元元年(1038年),西北党项族首领元昊建立西夏政权,公开反宋,连破北宋边城,百姓背井离乡,宋西北边防形势十分紧张,庞籍被任命为陕西都转运使,与范仲淹、韩琦共同掌握宋西北军政大权,以防西夏入侵(此时包拯刚出仕不足一年,任安徽天长县知县)。庞籍一到边地立即整顿军纪,安抚百姓,稳定秩序。为战胜西夏,确保西北边境安宁,庞籍向朝廷进言:“天久不雨,灾害严重,宫中奢靡,三官赏赐过重(三官即指内官、医官、乐官),应减少宫中花费,裁减三官,节省财力以赏战功,将士肯于征战,不愁西夏不平”。犒赏将士,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重要措施,而朝廷却把大量财力花在宫中,不奖赏将士,对此,庞籍犯颜直谏,刚正不阿。
[size=+0][size=+0]浑州西北的桥子谷,是西夏进攻北宋的必经之地。庞籍特选善于骑射,董军事、有谋略的部将狄青在桥子谷旁筑寨驻兵。为解决数万士兵军用物资问题,庞籍招募百姓就地耕种,以供军粮,并以寨为基地,逐渐收复了被西夏攻占的其它城堡,扭转了战争局势。不久,元昊派人前来谈判,庞籍认为:“这是西夏的奸计,不可大意。”并下令屯兵青涧城以防元昊袭击,后西夏大兵果然直迫宋境,见宋军防备严密,难讨便宜,才撤兵退去。元昊与庞籍较量多年,最后,不得不向宋朝称臣。元昊称臣后,庞籍即提出:将矮小老弱兵士进行裁减,安置务农,以减少费用,解决军饷。得到了朝野的一片赞许。
[size=+0][size=+0]皇佑四年(1052年),广西壮族首领侬智高反宋,朝廷多次派军镇压均被侬智高打败,庞籍时任宰相,认为旧部狄青可胜侬智高,即向朝廷力荐,狄青亦上表请战,朝廷便任狄青为宣抚使,办理岭南军事。谏官韩绛认为狄青不宜专任。仁宗即征求庞籍意见。庞籍认为:狄青出身行武,素被文人轻视,若以文臣为狄青副手,则难以统一号令,不利于战,还是让狄青专任为好。仁宗听从庞籍意见,令狄青统领岭南各路军士。狄青熟知兵法,了解军情,总结宋军失败原因,设法鼓舞士气,奇袭侬智高,大获全胜。由于狄青指挥得当,士兵作战勇敢,侬智高很快被平定了。
[size=+0][size=+0] 庞籍后被册封为“颍国公”,以太子太保退休。“田园贫宰相,图史旧书生”是对他一生最好的总结。子,元英曾任鸿胪寺少卿等职。孙,庞恭孙,德孺,曾任猷阁待制,直学士、成都、陈州知府等职。
[size=+0][size=+0] 从庞包两人的历史地位,历史贡献等方面来看,包拯根本无法与庞籍相提并论,然而,这样对中华民族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为什么会成为“作家”、“编剧”们笔下的“奸臣”呢?历史真的不容篡改吗?在一些人的眼里:历史为“需要”服务,是可以改的。在一些人的眼里: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不容篡改。
[size=+0]从古到今,只要有诬蔑庞籍的戏曲和影视剧,庞籍的老家山东省成武县的乡亲以及庞姓人家都会拒绝观看,甚至嗤之以鼻。但是,谁也不知这种篡改历史的影视剧什么时候能罢休,什么时候能还历史一个真实的面目!
该帖子被辽宁庞治陆在2012-4-18 21:11:58编辑过
作者:辽宁庞治陆 (2012/3/26 21:30:02)
回复此贴
回复 楼主:宰相庞籍
第 2 楼
朝代:北宋
姓名:庞籍(字醇之,谥号“庄敏)
历任职务:进士,黄州司理参军,开封府兵曹参军,大理寺丞、知襄邑县,侍御史,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封颍国公,太子太保(赠司空,加侍中)
效力主公: 宋太宗赵祯
民族:汉族
出生地:单州武城(今山东省成武县伯乐镇庞楼村)
出生时间:北宋端拱元年(公元988年)
死亡时间:北宋嘉祐八年(公元1063年) 三月
享年:75岁
安葬地:雍邱县(今河南杞县)
父亲:庞格(国子监博士)
长子庞元鲁
次子庞元英
三子庞元常
四子庞元中
五子庞元直
娶富氏,生三子:庞邦彦、庞邦昌、庞邦盛。
北宋端拱元年(公元988年),出生于一个官宦家庭。
北宋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庞籍及进士第,被授黄州(今湖北黄冈)司理参军(司理参军是辅佐知州审理刑事案件的专门职务)。庞籍莅任处事足智多谋,得心应手,很得上司的赏识。
北宋乾兴元年(公元1022年),在夏竦举荐及帮忙下,庞籍调任至开封府,当兵曹参军。兵曹参军因着地方与中央的区别,而改了称呼,其实,它就是司兵参军,主掌防烽驿门禁田猎仪仗等事,大概是属于官制中的八品。
北宋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庞籍被召入京,奉命撰修《天圣编敕》。
北宋明道二年(公元1033年),五月辛未,庞籍被“召为殿中侍御史”
北宋景佑元年(公元1034年),庞籍任开封府判官。
北宋景佑三年(公元1036年),庞籍从福建路转运使重召“为侍御史,改刑部员外郎、知杂事,判大理寺,进天章阁待制”。被誉为“天子御史”。
北宋宝元元年(公元1038年),庞籍被任命为陕西体量安抚使,开始西迁,开始为防西夏而做准备。
北宋庆历元年(公元1041年),庞籍复职“龙图阁直学士,知延州”。不久,由于当时战争形势,庞籍又兼任了“鄜延都总管、经略安抚缘边招讨使”,这种兼任法在宋朝并不多见,除兵事紧急的时候。在此间,庞籍充分利用了职务之便,收集了诸多的与西夏相关的资料,且整理成论,为其后再次西征起到了重要作用。
北宋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庞籍被任延州观察使,然而他“力辞”了,无奈,朝廷改任他为左谏议大夫。于是,庞籍第二次出临边关,主政军要。在庞籍未来之前,西夏已攻陷了“金明、承平、塞门、安远、栲栳砦等”,并破了军事要地五龙川,这是对宋军而言,已然是士气尽失,无心恋战了。而陕西路的老百姓不堪西夏军的滋扰,纷纷迁徙,这给治理带来了非常大的不便。临时上阵的庞籍,“补绽茹陋,抚民以仁”,“稍葺治之”,严正以法,致使军民通力合作,修缮城池,一致对外。
北宋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庞籍被任枢密副使。庞上言道:“自陕西用兵,公私俱困,请并省官属,退近塞之兵就食内地。”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裁兵的意思。
北宋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庞籍升任为“参知政事,拜工部侍郎;
北宋皇佑元年(公元1049年),庞籍改任“枢密使,迁户部”;
北宋皇佑三年(公元1051年),庞籍官“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兼译经使。
北宋皇佑五年(公元1053年),齐州(今山东济南)学究皇甫渊捕获不少盗贼,依据宋代法律,皇甫渊应该得到官府奖励的钱财,但上书朝廷,要求得到一官半职。道士赵清贶是宰相庞籍的外侄,他对皇甫渊许诺说愿意将此事托付给庞籍办理。赵清贶与其他官吏都接受了皇甫渊的贿赂。皇甫渊屡次上诉,但宰相庞籍都命令他回到齐州。一些小吏告发了赵清贶等人行贿受贿一事,庞籍立即下令逮捕了赵清贶等人,送往开封府(今河南开封)审讯。赵清贶和有关吏人被发配岭南地区,押送至许州(今河南许昌),赵即去世,谏官韩绛弹劾庞籍,指责庞籍暗中指使开封府杖杀赵清贶以灭口。闰七月,庞籍被解除宰相职务,罢知郓州(今山东东平),陈执中、梁适二人担任宰相职务。仁宗深悔罢了这“天子御史”的宰相,又见朝中无人可以填充此穴,于是,才数月,庞籍便“加观文殿大学士。拜昭德军节度使、知永兴军,改并州”。
北宋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庞籍要到永兴军任职,经汴京,时仁宗问他,文彦博与富弼二人为相如何?庞籍客观地肯定了皇帝的做法,认为他们二人是不二人选,定是大宋之福。不过,庞籍还告诫了仁宗,说,既然用了他,就不要疑虑,不然就成了朝廷之忧了,这一点是为后世所用,既是为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道理。
北宋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宋仁宗染病在床,而不能朝政,且他又为继位者之忧而沉溺于后宫及丹药房中,这使得大臣们焦急如焚。此时,庞籍听说,也上书“请择宗室之贤者为皇子”。仁宗见庞籍一片忠心,便想让庞籍回京述职。不想这时,有官员抵制着庞籍,且弹劾他“擅听麟州筑堡白草平,而州将武戡等为夏人所败”仁宗无奈,再一度将庞籍贬官为“观文殿大学士、户部侍郎、知青州”。不久,庞籍又为迁至定州。
北宋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庞籍被召还京。此时已七十二岁高龄的庞籍自以不堪重新为任,就上书告老。无奈之下,朝廷同意了庞籍的请求,“以太子太保致仕,封颍国公”。
北宋嘉祐八年(公元1063年),三月去世,是年六月葬于雍邱县(今河南杞县),赠司空,加侍中,谥号“庄敏”。
作者:辽宁庞治陆 (2012/3/26 22:23:34)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2 每页5条 当前1/1页 [
1
]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
41
人 会员
0
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
查看全部(41)位游客
+
(全部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本论坛网络实名:
中华庞氏论坛
执行时间:648.4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庞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
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