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烈士---邵飘萍之死

    中华邵氏网 2009年2月10日 万家姓


“邵飘萍最大的遗产是精神上的,他坚持真实客观的自由主义新闻立场,独立办报,主持正义,并为此以身殉报,郭汾阳认为
湖南新民学会的会员讨论“个人生活方法”时,毛泽东表示说:“我可愿做的工作:一教书,一新闻记者,将来多半要赖这两项工作的月薪来生活。”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在新中国即将成立的日理万机时刻还亲自批复:确认邵飘萍为革命烈士。后来,他还多次在会见外宾以及其他场合提到过邵飘萍,邵飘萍的遗孀汤修慧也在他的亲自关怀下得到了妥善的安置

11月8日,星期三,是中国记者节。这一天,北京的记者没有来自业外的庆贺,也没有业内的活动,记者们像往常一样采访的采访,赶稿的赶稿。一些新闻圈不甘寂寞的人把自己MSN的签名改成“记者节快乐”。

2006年的记者节,有新出版的研究专著《乱世飘萍——邵飘萍和他的时代》的书在北京各大书店热卖,人们以对这位上个世纪著名记者的怀想向新闻记者致敬。

邵飘萍之死

1926年4月,邵飘萍因开罪于北洋政府,为防万一,避祸于东交民巷内的六国饭店。京报馆由夫人汤修慧处理日常事务。4月24日,邵飘萍突然回到报馆,悲剧因此发生了。

当日下午5时许,邵飘萍趁夜色乘车赶到报馆。此时,京报馆附近已经受到监视。一个小时后,邵飘萍处理好事务,又乘车准备返回东交民巷,行至魏染胡同南口,遭到侦缉队的逮捕。就在他被押往警察厅时,京报馆也被包围搜查,最后侦缉队声称搜出了冯玉祥聘请邵飘萍为军事顾问的聘书、军事电报密码一本、以及他与冯玉祥的合影等,作为邵飘萍犯罪的物证。随后,侦缉队查封了报馆。

第二天凌晨4时,汤修慧和家人获悉邵飘萍被捕,立即告知北京新闻界和各方面人士,恳请紧急营救邵飘萍。25日下午3时,北京新闻界召开会议商讨营救邵飘萍的办法,会议决定由新闻等各界13名代表组成小组与张学良交涉。

就在代表们会见张学良,邵飘萍的亲友也在寻找其他的营救途径时,4月26日1时,直奉联军总执法处草草提审邵飘萍,审问进行了两个多小时,

随后判处邵飘萍死刑。当日5时许,邵飘萍即被绑赴天桥刑场枪毙。

邵飘萍遇难后,北洋军阀不准家属收尸,把遗体塞在“舍材”——

为枪决者粗制的薄皮棺材中埋在枪决现场。不久,其家人冒险寻到葬地,根据有关记载“开棺后看到飘萍尸体。子弹从后脑进入,向前面左颊部位穿出,成一个小三角形似的。头发蓬乱,血迹斑斑。他身穿华丝葛长衫,黑色纱马褂,丝光袜,红皮底黑色缎面鞋。”这时,名伶马连良慨然以友人的身份出面,参与为邵飘萍收尸。他出钱请人在城外搭建了一个开丧的凉棚,接待前来吊丧的人们。史载,前来吊唁的人很多,开丧从上午7时开始,到下午3时还没有结束。马连良还拍摄了照片,为控诉北洋军阀的暴行留下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其中一张是邵飘萍整容后的遗容,照片上,他饮弹牺牲后左眼下的弹洞清晰可见。

张作霖父子为何对一个新闻人下此死手?

早在1918年2月,邵飘萍就在张作霖抢劫政府军械时写过报道《张作霖自由行动》,文章中写道:“奉天督军张作霖,初以马贼身份投剑来归,遂升擢而为师长,更驱逐昔为奉天督军现为陆军总长之段芝贵,取而代之。‘张作霖’三个字乃渐成为中外瞩目之一奇特名词。”邵飘萍招来杀身之祸的直接原因,则是郭松龄发动滦州事变前后《京报》所发表的大量新闻和评论。而新闻史家认为,邵飘萍被杀的深层原因是其被诬陷为“赤化”。

承载中国报人光荣与梦想的报纸

邵飘萍创办的《京报》被后人称作“一张承载中国报人光荣与梦想的报纸”。

1918年10月5日《京报》问世,报馆设在前门外三眼井38号,后来又相继迁至小沙土园、魏染胡同。

《京报》是一张对开四版的日报,较同时代其他报纸的特点是新闻多、评论多、副刊多,其创刊后很快就以消息灵通、内容丰富受到读者的欢迎。

京报创刊后,邵飘萍亲任社长和主笔,他坚持“公平真确”的办报理念和宗旨,在发刊词《本报因何而出世乎》中表明:“必使政府听命于正当民意之前,是即本报所为作也”。为激励同人,他在编辑部悬挂了一幅自己手书的四字条幅:“铁肩辣手”。这个词句出自明代被奸臣严嵩杀害的谏官杨椒山的诗句“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邵飘萍将“妙手”改为“辣手”,章太炎曾解释说:“今人谓从事刚严猛烈者为辣手,辣之言厉也。”


分享按钮>>画家邵洛羊回忆 -- 故乡宁波
>>【安氏宗亲会名录】安氏宗亲四川分会副会长安树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