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氏古代名人】一门百进士 龙泉黄南鲍氏兴盛史
- 中华鲍氏网 2018年7月29日 叶金军
一门百进士 龙泉黄南鲍氏兴盛史
叶金军 掌上龙泉 1月22日
自唐末五代迄于两宋,龙泉黄南鲍氏一族读书进取,仕宦显达,名人辈出,进士达一百人之多。宋元战争中,他们坚定地支持南宋朝廷,入元以后拒绝仕进,逐渐归隐民间……
“头戴琉华帽,脚踏前潭滩。谁若得得到,三升芝麻将,七升绿豆官……”
自古以来,浙江龙泉南乡流传着琉华山有三条龙脉的传说。相传北宋堪舆大师王伋为豫章何氏、蜚溪季氏和黄南鲍氏分别相中其中一条龙脉,自此以后分别发展为三大望族。
黄南村古溪桥
龙泉黄南鲍氏“犹比晋王谢、唐崔卢”
两宋至明代,龙泉黄南鲍氏一族共取得进士63人(明代1人),特奏名进士30人,乡贡进士13人,共计有各类进士106人。又据乾隆《龙泉县志》记载,有宋一代鲍氏有鲍志大、鲍华、鲍瀚之、鲍昱、鲍士奇5人举荐辟。另据《鲍氏宗谱》,有监举、乡举13人。
明万历三十四年,一位叫兰谷野云子的儒士为龙泉黄南鲍家写序时,惊叹地称“犹比晋王谢、唐崔卢”。
科举世家
据《鲍氏家谱》载,其先祖为唐太子少保鲍防,其后裔藻公避唐季之乱离,始避会稽。藻公生三子琯(永嘉派始祖)、琳(龙泉派始祖)、璨(钱塘派始祖)。琳公生二子姚、献,姚公生文绍、文赞,俱迁今小梅镇黄南村,是为黄南始祖。文绍公生五子太初、太素、太(大)易、太蒙、太古,文赞公生一子太冲。自此以后分为六房,枝繁叶茂,人丁兴旺。自天圣二年(1024年)太(大)易进士及第,太冲(《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中为大中)公为刑部侍郎,后世300年科甲连绵不绝,入仕的文官武将不计其数,自此成为东南一大望族。
进士及第
两宋以来,科举考试是各个阶层入仕最重要的途径。鲍氏一族也十分热衷于科举考试,自鲍太(大)易举进士后,鲍家人才辈出,不仅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数众多,且进士及第喜讯连年不断。
在这些及第者当中,有鲍康功、鲍汝询、鲍翔祖孙三代同进士,鲍安平、鲍贻度、鲍贻庆父子三进士,鲍康尧、鲍彪、鲍辉叔侄三进士;也有同榜两进士,如治平四年许安世榜鲍康尧、鲍强,熙宁九年徐铎榜鲍安昌、鲍贻庆。绍圣四年何昌言榜则是鲍氏同榜进士及第最多的,这一年鲍贻度、鲍袛、鲍耀卿三人进士及第。
除历代方志和正史资料记载,龙泉鲍氏有北宋进士17人,南宋进士31人,明代进士1人,共计49人外,发现《鲍氏宗谱》中还有方志中未见的进士及第者11人和浙漕进士3人,总计63名进士及第者。
特奏名进士
在应试过程中,很多鲍氏成员屡败屡战,一直考到老,最后获得皇帝恩赐特奏名进士。
《宋史·选举志一》记载“凡士贡于乡而屡细于礼部,或廷试所不录者,积前后举数,参其年而差等之,遇亲策士则别籍其名以奏,径许附试,故曰特奏名。”也就是说,皇帝视情况给予屡考不进的老人以进士名分。尽管特奏名进士出身远不及进士及第者,却是当时士大夫阶层重要组成部分。
据历代《龙泉方志》记载,共有鲍氏特奏名进士24人,另据鲍氏宗谱还有6人获特奏名进士,共计30人。
乡贡进士
所谓乡进士,宋时指地方州县依据私学养成的士人,经乡试、府试两级选拔合格被举荐参加礼部贡院所举行的进士科考试,未能擢第者,称为乡贡进士,相当于明清时期的举人。
据《鲍氏宗谱》记载,鲍氏一族有乡贡进士13人。这些乡进士虽然不及进士、特奏名进士,却是最基础的士人阶层,是朝廷强化乡村社会道德、礼义教化最基层的执行者,对稳定乡村社会起到重要的作用。真德秀《西山文集》卷四十六《朝散大夫知常德府鲍公墓志铭》言:“考谦赠朝议大夫,妣王氏,赠宜人。朝议尝一与计偕,即不事选举,退而自修于家里。有讼争,县大夫属以平决,乡民有过不畏有司之法,而畏其一言。”可见,乡进士在乡村社会中具重要影响力。
鲍氏一族在两宋(明代1人)共取得进士63人,特奏名进士30人,乡贡进士13人,共计有各类进士106人。又据乾隆《龙泉县志》记载,有宋一代鲍氏有鲍志大、鲍华、鲍瀚之、鲍昱、鲍士奇5人举荐辟。另据《鲍氏宗谱》,有监举、乡举13人。
一个家族有如此规模的科举成就,不仅仅傲视处州府,甚至在全国来说都是为数不多的。鲍氏一族为何在科举考试上能有如此傲人的成绩,即使在现代也值得认真研究,总结经验。
仕宦世家
鲍氏在宋代政治舞台上相当活跃,鲍彪在其谱序中称其“东南推为仕族不在他姓后者”。
科举为读书人提供了上升通道,扩大了家族影响,也带动更多家族成员通过恩萌等其他渠道得以入仕为官。随着入仕人数的增加和地位的提升,为其家族在仕宦的道路上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对后裔子孙产生深远影响,其后数百年间鲍氏一族入仕者竟达200多人,其中不乏侍郎、谏议大夫等身居高位者。
在这些入仕的鲍氏成员中,涌现出众多勤政爱民的好官。如,东阳知县鲍安平为教化乡民重建东阳文庙,成化《八闽通志》赞建州知州鲍袛“决事如神,吏民畏服,画其像祠祀之”,天启《两者明贤录》赞鲍由“内外所至有声”,鲍粹然有“上杭雨”之称等,不胜枚举。
也有不畏权贵者因言被罢者。如牟山献《通鲍制置启》中,称侍郎鲍度“风仪简远,议论崇宏。少微古括(处州之别称)之精英,历居言路,忠谠日陈,忤权要,出为郡守。”
鲍家不仅文官为官清正,还有尽忠报国的武将。德祐元年(1275)二月,元军渡江南下。临江知军鲍廉率部迎敌于天长(安徽泗州)、六合(江苏境内)间,历大小百余战。元兵合围,鲍廉退守临江。有人劝鲍廉撤退,廉曰:“城亡与亡,何遁乎?”城陷,西向京城泣拜,然后殉节。
文化成就
鲍氏家族历来十分重视教育,家族成员科举及第连绵不绝,还培养出了不少学者型人物,做出了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文化成就。鲍慎由(由)、鲍彪、鲍瀚之三位,就是其中佼佼者。
多才多艺鲍慎由
据安徽大学吴怀东研究,其交游甚广,少从王安石、苏轼学,与黄庭坚交往甚密。诗歌“高妙清新”,反映了北宋后期诗风演变情况。其藏书万卷,精心校雠前代诗歌,深受时人肯定。曾为《楚辞》、韩愈文、李贺诗作注,对钱起诗、杜牧文亦有评论。
其书法成就受到著名书法家米芾赞赏,米芾在其《书史》称“能行书者,宣德郎鲍慎由”。鲍慎由颇有书法鉴赏力,其诗《王略帖赞》云:“昭回于天垂英光,跨颉历籀化大荒。烟花浓淡赋低昂,一噫万古称天章。鸾跨虯引鹄序行,洞天九九归辽阳。茫茫十二小劫长,玺完神诃命芾藏。”此外,他与著名画家兼文学家张舜民、宋宗室画家赵大年交往甚密。
鲍慎由著述颇丰,《宋史·艺文志》著录有《鲍钦止集》二十卷、《鲍慎由文集》五十卷。其和鲍彪所作的“鲍注”是重要的《杜诗注》,共有128条,是现代研究杜诗的重要史料。
今存鲍慎由诗文数量极少。清厉鹗编《宋诗纪事》卷三十二收录其《雨馀》《谢传神蔡景直》《夜坐》《与郑公华自朐山邻舟行》诗四首。今人编《全宋诗》再补辑有《王略帖赞》《读<汉书>》《寄曾子开》,共诗七首和逸句四句。其《答李景夏书》是名文,南宋吕祖谦(1137-1181)编《皇朝文鉴》已收入此文,今人编《全宋文》所辑除此文之外只有《灵感观音碑记》《考室禳谢设醮青词》及《天宁节功德疏》共四篇。宋史有传。
潜心著述鲍彪
鲍彪虽妙年即进士及第,但他不为仕途,潜心于班固、司马迁二史及诸家书,潜心收集、注释散佚严重的《战国策》,对收集的史料进行了考辩梳理,重新编排次序和世系,汲取《战国策》中有益的思想,并对其进行了点评,最终四易其稿,于绍兴十七年完成。鲍氏《战国策注》一问世即大受欢迎,受到社会重视,刊本、抄本流行极广,至今都是研究《战国策》十分重要的注本。现存最早的《鲍氏战国策注》为国家图书馆保存的宋绍熙二年会稽郡斋刻本。
鲍彪著述颇多,除《战国策注》、与鲍慎由合作的《杜诗注》,还有《书解》等。鲍彪治学严谨,潜心于文海,其常有“此身甘作老文林”之句,在官场上可谓“不思进取”。同僚虞允文、叶谦亨、陈俊卿、洪迈等大臣为他上章奏称:“彪笃学守道,安于静退。甲科及第,二十年未曾迁官,了无遗佚厄穷之叹。博物洽闻,可以备议论;清介端悫,可以表晋绅。春秋虽多,不见老人衰惫之态,而今勇退,其义甚高,望表而出之,以励士夫之节。”
龙泉宝剑博物馆前的宋代铜钟,上有鲍彪为龙泉西大寺所撰铭文
天文学家鲍瀚之
鲍瀚之是南宋后期著名的天文学家,主持制定了《开禧历》。《开禧历》所取的木星周期为历代最佳,所取的木、火、土、金、水五星近日点黄经每年进动值皆为历代最佳,为古代历法做出重要贡献。
鲍瀚之还是著名的数学家,他最早提出《周髀算经》作者为“赵婴”之人。鲍瀚之在任汀州知州的时候还对中国数学做了另一个重大贡献,就是刊刻算经。现存鲍瀚之刊刻的存世的《周髀算经》《孙子算经》《五曹算经》《张丘建算经》《九章算经》《数术记遗》《算学源流》七种刊本,而且每一本都是孤本,是研究中国数学史重要的史料。前六个刊本现收入第一批《国家古籍名录》。
开枝散叶
鲍氏一族自琳公避居龙泉起,其后裔就有陆续迁往他处者。明万历三十四年,木岱兰谷野云子为鲍家写的谱序中就说:“派分多方,有任居福建及江西永丰、金陵、朝阳、玉山、荆门、温之永嘉者皆以脉之所出焉。”
据宗谱等相关资料显示,自琳公以下外迁支系有10多支。
无锡支。琳公曾孙太古派下四世孙慎履公,绍兴间落户上元提举鲍耀卿兄家,宋末其六世孙尚质公乐不仕进,遂由建康钟山迁居无锡,为无锡第一世祖。据无锡《梁溪鲍氏宗谱》(光绪版)记载,无锡一支明代有进士2人。自南宋末至清光绪时,鲍氏在无锡已衍84支,遍布无锡南北城乡。至今,就族支论,已逾百支;就代数论,八百年来,已延近三十代。枝繁叶茂,瓜瓞绵绵,几遍全国各地。
温州平阳支。据《平阳、苍南忠谏堂鲍氏通志》载,一世祖处州司户参军鲍运公自龙泉黄南鲍家庄徙居临安,为避战乱,于南宋淳祐元年(1241年)再迁平阳岭门,开基立业,至今已传30余代,后裔有4557人,遍及浙闽各地。这也是外迁最显宦的一支,有宋明两朝进士5人,仅次于龙泉。当代有博士三人,硕士13人。
宁波鄞县支。鄞县光溪《鲍氏宗谱》载:宋末,龙泉籍抗元名将鲍廉守临江军时,送孙子鲍德至安徽棠樾抚养,鲍廉为国捐躯。后鲍德为避不测再次迁徙至宁波鄞县光溪,为光溪始迁祖。
另有数支迁往庆元西隅、黄沙、岩埜、双井、生水塘、上济和福建政和等地,多以务农为业。其中,上济一支于乾隆年间迁居安徽宁国孔夫子村,现有200多人,每年宗祠祭祀都会前来参与。另一支迁龙游未有联系。
在龙泉的衰落
自五代兴起于黄南,其后300多年龙泉鲍氏英才辈出,渐成比肩“晋谢王、唐崔卢”之望族。正所谓世事轮回,盛极必衰,进入元代以后,三百年来一直仕宦两宋并坚定支持赵氏王朝的鲍家,必然受到打压,自此走向衰落。
进入明代以后,虽然在永乐年间又出了一位进士鲍华,却犹如回光返照,终究抵不住黄南鲍氏的衰败结局。正统年间,庆元叶宗留率矿工起义,与明军在处州地区前后抗争近十年。起义军被镇压后,明朝还对这一地区进行了长达数十年的封锁。封锁并未带来安宁,此后数百年这地区一直处于严重的匪乱之中。据史料记载,龙泉人口从洪武二十四年有口126433,到嘉靖元年只有口44661,至万历二十六年只有口15600,人口几乎损失88%,破坏程度可想而知。通过笔者这些年对附近古村落遗址的田野调查,也证明了这一点,不仅位于龙庆交界的黄南鲍氏一族不可避免地受到严重影响,与其邻近的大窑青瓷业也自此走向衰落。
据现有资料,自宣德年间太古公十九世孙萱公迁居庆元上济,鲍氏一族渐渐淡出了龙泉历史。据1994年《龙泉县志》龙泉境内仅有鲍氏74人,据笔者调查是黄南鲍氏后裔,可惜宗谱已于文革期间被毁,何时迁来已经不得而知。
叶金军先生的文章写得很好,对龙泉鲍氏的兴衰,作了很全面的分析。
家族与国家同样是有兴衰的,不外乎政治与经济的原因。文中说,龙泉鲍氏自唐末五代迄于两宋,是其向上发展时期,读书进取,仕宦显达,名人辈出,进士达一百人之多。但南宋末,在宋元战争中,龙泉鲍氏坚定地支持了南宋,入元以后归隐民间。
读到此处,我想起了光溪鲍氏,在落户甬东以后,在元代百年中,拒绝仕进,遂成平民,这是鲍氏为家国付出的沉重代价。现在才知道,不仅光溪,整个龙泉鲍氏都是如此。
怪不得承臻屡次对我说,出野外调查时,不知为何,龙泉鲍氏各村,鲍姓如此少。当然其中还曾经历元末的农民战争,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我上大学读明史时,常听一句“浙人久反之后”,所以明清朝廷出重拳,向来“江南赋重”。我那时尚不知这对我自身家族的影响,更不用说倭寇之乱,太平军之役的破坏。
所以,叶文谈到南宋灭亡后,鲍氏所受打击,对我是很大触动,研究族史是国史的一部分,家国是永远分不开的。另外,明代中期后走下坡路,赋税大增,尤其是矿税,引发江南一带爆发民变,还须调查对鲍氏的影响,因事变多发于两浙。在各宗谱序言中是保存了许多宝贵资料的,愿与诸君共勉。
——鲍晓娜,《光明日报》出版社原社长,长期从事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