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喻氏族史研究会会 议 纪 要(总二十九期)

    中华喻氏网 2012-3-21 15:10:35 喻刚伦


会 议 纪 要
(总二十九期)
中华喻氏族史研究会 审签人:

第七次编委会议纪要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元复始,开局工作,抓得好与否,关系到全年工作成效。为此,中华喻氏族史研究会会长兼《中华喻氏通谱》总编的喻贵祥,对保证第二部通谱按时按质出版和发行的工作,作了周密细緻的部署。本拟2月18日召开第七次编委会,因参加政协会,便由秘书长喻泽先主持了有重庆师范大学副教授、通谱編委喻学忠和副秘书长喻刚伦参加的编委汇报会。其后于2月26日召开了第七次驻会编委会议。此次会议分两个步骤,先是编委成员汇报编校进展,然后会长喻贵祥根据汇报会情况,结合今后工作实际,作了重要讲话。
从汇报情况看,第二部通谱編校进展形势喜人。一是三位大学在职教授承编的稿件,均能按约定时间交稿。东南大学教授喻学才承编的《艺文篇》,28万余字,正在审定,二月底可将稿件传递到总会,进入出版社排印。湘潭大学副教授喻几凡承编的《迁徙与分布篇》,通了电话,二月底完成。重庆师范大学副教授喻学忠承编的《历史人物》,二月底完稿,如期传送到总会。二是世系部份,总约3600页,目前进入二校2200页、一校1000页,在编约400页。在编世系,本可近期完稿,但最近又收了几部谱,这些待补世系,支系虽少,但编制难度较大,其虽如此,都能保证按时完成。三是由驻会编委承编的八篇文字,进入一、二校,只有近期收到的谱书,还有小部份文字需补入。《近现代人物》一校稿出版社正在排印。四是图片部份,已排出样稿,等待审查。
编委们也对编校工作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一些问题。一是截稿时间,需要明确界定,不然拖拖拉拉,影响编校,进而导致出版与发行的延误。二是《近现代人物》的照片,缺的太大,目前照片仅占50%。三是族歌,需征稿、定稿、谱曲,也需要早作定夺。
汇报讨论之后,会长喻贵祥作了重要讲话。
会长喻贵祥讲:今天召开的会,是今年的首次编委会,是第二部通谱编修的第七次编委会。这个会本欲早开,因特殊原因,先开汇报会,再正式召开编委会。此次会议很重要,它是一年的开局,关乎到第二部通谱能否按时按质出版与发行,关乎到第二部通谱完成后总会工作深入与转向的问题。所以分两次进行,并请喻学忠、喻刚伦参会。有鉴于此,我讲三方面的问题。
第一、第二部通谱出版形势喜人。人们常言,全年工作看一季度,据春节前后反馈的信息看,开局形势比过去任何一年都好,表现有三:一是保障通谱出版的资金到位形势喜人,本季度的一二两月里,喻祖洪元月九日到帐6万元;喻增权元月29日到帐1万元;喻世雄元月29日到帐3千元;喻川文2月12日到帐2千元;喻小春2月12日到帐20万元;喻广明2月12日到帐1千元;喻正其2月28日到帐10万元,总计37.6万元。二是从谱稿编校进度看形势喜人,大家在春节休假期,都在忙于编写、校稿。据了解,三个教授承编的稿件,近期可望完稿。其它无论是文字、世系、图片,80%进入一校和二校,而待编稿件,近期都能编完与补上。三是2月11日,四川泸州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市总商会会长、喻氏族史研究会副会长喻小春一行,以及三军医大学政治部副主任喻雪萍、重庆市人大副秘书长喻体金、重庆市技术监督局第一副局长喻维嘉等,一同来研究会考察、参观。他们礼祖后,参观了“喻氏文化展览馆”,听了副祕书长喻刚伦关于总会工作的简要汇报,非常满意和高兴。喻小春副主席讲,“对总会工作,过去只听言传和简报上看到,虽然感动,但没有到实地看了感受深刻。今天看了人物展厅和资料陈列室,确实令人感慨:喻氏虽是小姓,却能办大事,办好事。展览馆的规模之大,装潢之好,规格之高,陈设之齐,在全国众多姓氏中,实属鲜见。这都是贵祥会长领导的结果、他和他全家无私奉献的结果、喻氏族人关爱的结果”。会长还邀他去龙兴镇参观喻姓始祖猛公塑像妥入的“华夏祠堂”,小春说:“开春工作太忙,那里就不去了,总会工作很扎实,看了一处就知其它工作一样办得很好”。最后他慷慨地说:“我也是喻姓一员,个人也应作出贡献,捐助的20万,立即兌现”。说到做到,翌日款项到帐。
第二、把好第二部通谱出版的质量关。一是截稿时间明确定下来,无论是文字或世系,一律以二月底为断限,所有承担编辑的委员,共同遵守,到时完不成任务,未交稿件者,不能承认编委职务。二是把好校对关,虽然出版社要审,主要靠自己把关,尤其是一、二校。在校对时,一要做到普校与重点校、个人校与找人帮校结合;二要交叉校对,若全面交叉有困难,可个別篇章交叉。这样做,一可达到文体统一,二可減少交叉重复,三可把错误降低到最低限度;四要强调时间服从质量,既不能趕时间,又要保证质量。三是为做到有计划行事,在编校与出版社之间,大体划一个时间段:截稿以二月底为断限,三月底前一切稿件交出版排印;四五六三个月,主要是校稿;七八九三个月,由出版社审稿、印刷、装订、制套;九月底前出版社将谱书,全部运到总会。四是三个在职大学教授,本职任务既重,还要承担通谱编修,既辛苦又有耗费,经硏究决定每人补贴一万元,以示酬劳。
第三、为发行会议作好准备。主要是会议所用物品和会议材料两个方面的准备。虽然离发行会还有七个月,一因编校工作既艰巨又细致,二因渠道不畅,周转困难,三因工作人员少,两方面工作靠他们几个人做,所以提前部置。这样在工作上,交叉运行,两者兼顾,有条不紊。
发行会准备工作。会期仍然定在今年国庆节,2日报到,3-4日开会,希各地族务活动不要安排在发行会期间。参会人员350左右,其中要有50%的人是新面孔。对参会人员,先由各地提名报总会,参会人员及名额以总会审定后通知为准。会期仍然举办晚会,放总会1-3代会以来工作全过程的录像。会议所制光碟和纪念品,其样品必须提前送审,九月中旬全部制作完毕送总会。
发行会材料准备问题。这涉及到研究会过去和将后工作,内容很多,既要查资料,又要审慎考虑下步工作。所以提前落实专人,有充裕时间思考与准备。重点是在发行会上的工作报告。在这个报告里,首先要让大家明确,通谱完成后,族研会工作,不是结束,而是工作的深入与转向。如何深入与转向的问题,讲八点意见:
一是继续抓好今后续谱的准备工作。具体讲是三抓:继续抓好各地修谱工作,特别是抓好边远省份和地区的修谱工作,促进平衡发展;继续抓好谱书资料的收集工作,特别是大的支系和稀缺族谱的收集工作;继续抓好有关图片和实物的收集,此项工作很重要,现修的两部通谱,就是还缺乏这方面的资料、图片和什物。
二是对网站工作,加大力度。领导要加强,人员要扩大,资金要投入,方法要改进,力争向以站养站方向发展。要把网站工作摆到族研会的议事日程上,做到年初有计划,半年有检查,年终有总结。要建立岗位责任制和奖励制,使网站工作有序进行。
三是发挥好展览馆的作用。在拥有现今设备和內容情况下,加以充实和提升,使之更有特色和吸引力。要把招牌打出去,让更多族人(包括外姓)前來参观、学习、查阅资料。更要建立好制度,逐步从社会效应型向经济效益型过渡。
四是抓好人才激励工作。“一族之望,非才不显;人才丕显,更显族望”。激励工作,目前考虑,抓好三奖:一抓贫困学子的助学,对家庭贫困而有培养前途的学子,定期不定额地进行资助。族研会下,可设立一个专委会,选有可任之人任主任,并拟出章程;二抓对喻氏名望,特别是荣登高位之人的父母加以褒扬,如将军和省部级领导干部,应对其父母进行物质或精神奖励,具体办法讨论制定;三抓以喻姓为题材而写书或拍电影片的作者,不论是姓喻或外姓,族研会或分会都要鼓励或奖励,具体办法讨论制定。此类工作,乃是历代先祖光荣传统的继承与发扬,待条件成熟时,具体实施。
五是做好研究会章程完善工作。研究会章程,对调动和保护族人爱族护族的积极性,保障总会工作照章行事,都起了很大作用,实践表明章程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工作不断深入与发展,它的局限性也有显現,为更好适应新形势发展和工作的需要,必须在通谱完成之后,加以完善。
六是族研会工作要向理论研究上倾力。因为过去工作重心不同,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与时间搞通谱编修,沒有把理论研究摆到工作日程上。在通谱即将完成时,把理论研究工作,提到日程上来。拟在通谱校对完毕的六月,开办《喻氏族研会刊》,內部发行。开辟理论研究、工作动态、经验总结、人物春秋等栏目。落实专人,具体承办,第一期与第二部通谱同时发行。
七是抓好经济发展工作。这也是老话题,同样因编修通谱,未列入议事日程。現在可以考虑此事,但要慎重,待条件十分成熟情势下,再在研究会下设立联谊会,推举可任之人任主任。在联谊会组织下,互相螎资,互通信息,共谋发展。要互相帮助,特別是发达地区帮助欠发达地区,有实力者帮助实力弱者,大家都为振兴喻氏经济作努力。
八是积极为修总祠做好工作。这个问题,2010年10月,在浙江双溪国宾馆会长扩大会上提出,大家热情很高,企业家喻祖洪表示愿捐资500万元,喻正其表示愿捐资100-300万元,喻友旺表示愿捐资100万元,这个情况已作了通报。其后2011年3月第二次会长扩大会上,又作了讨论。由于事关全族大事,需资量大,涉及到选址问题,管理问题,效益发挥等诸多具体问题,加之工作重点的通谱未完成,故未决定下来,现到了考虑的时侯了。这个问题,要慎重,有两方面的问题要考虑好:一要考虑族人的负担和资金能否支撑,不搞半途而废;二要考虑长效性,不能用巨额资金,去搞一个既闲置而无收益的建设。只要考虑周到了,论证了,然后成立一个组织,落实专人,定出工期。相信只要大家齐心,这个事关全族人拥护的又一个千秋大业,定能成功。
总之,今年工作很重要,也很关键,事关承先启后。相信大家,不怕苦,不怕累,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既能把十年来辛苦结晶的通谱工作做好,又能把转向的准备工作做好。

二〇一二年二月十九日


(共印70份)
发送:各会长、名誉会长、顾问、常务理事、理事、通谱编委、网站站长
中华喻氏族史研究会办公室 2012年3月1日打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