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邹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邹氏论坛 >> 家谱分支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老城区邹姓寻根 已阅:1686 / 回复:0(楼主)

在江苏老淮安城区一直有邹姓是一家之说,我小时候,每遇过年,父母大都带上我走亲戚,实际上就是吃年酒,让我喊长辈,不是叫老太爷,就是叫爹爹,有的比我年龄小的,要叫叔叔或姑姑。当时也弄不清原委,只听父辈们讲,因我家老太爷是长房长子,弟兄8人,一个姐姐,最小的弟弟仅比我祖父大一岁,因此,我们的辈分就低了。逐渐长大后,也懂事了,隐约知道家族的一些历史,原来祖辈是个大家族,有过曾经的辉煌,萌发了我追根求源的欲望。
依据父辈平时的叙述和家族常来往的老长辈回忆,了解到城区邹姓宗族的一些基本情况,理顺了复杂的宗亲关系,虽还不够完整,但总算有了一些突破。比如:从堂妹邹家玉处得知,老淮安城区邹氏家谱原来就在她奶奶家,在文革期间,因破四旧,怕受牵连,她奶奶夜深人静时,跪在地上将家谱烧掉了,她大姐当时就站在边上,虽然年龄小,但清楚地记得家谱上有许多身穿清朝官服的影像图,并听奶奶说,祖上弟兄二人是从安徽到淮安做生意的(姓名不详),安徽老家有邹姓祠堂(何地不详),从这一点可以说明,家族的根在安徽,但到淮安做生意的两位先人便是我们当今居于淮安的邹姓宗亲祖上。又听堂姑奶邹锡芹说,老祖宗一人是“红头造反”之时逃难到淮安的,后被称“仙鹤老太爷”。哪种说法正确,还有待考证。据说先祖来淮安后,在此安家,繁衍了后代,但祖上仁德之事颇多,早年曾因救济上门讨乞的胡人而至后来的大难逢吉。鞑子进中原到淮安时,到大户人家抢夺财物曾欲绑杀祖上,那知领头人就是以前祖上救济之人,胡人认出随及放之,并保全了家财。
    现能续序的是我老太爷的上一辈,亲弟兄四人。长子邹××,次子邹仲宣,三子邹××,四子邹××。
    在此只说次子邹仲宣(约1866-1942)乃目前可知的淮安城邹姓名人。因《淮安县志》对此公有记载,此公仍上世纪20-30年代淮安粮食业大佬,抗战前担任淮安粮食商会主席达14年之久,因其仁厚之德,业内深受敬重,均称邹二太爷,粮行名号为“邹庆丰”,因做生意从不刻薄客户而声名远扬,石塘、上河、马甸等农户是粮行常客,他们大都愿将粮食卖给“邹庆丰”,农户来时接近中午,邹二太爷都留他们吃过午饭再走,将其视同亲戚。
    邹公仲宣育有八子一女,可谓儿孙满堂,享尽天伦,粮行养72口人。邹公70大寿时,族人制作“仁者之寿”白木大牌匾一块挂于中堂之上。牌匾遗物现于其曾重孙处。邹公仲宣享年七十有六,余身后子孙各自立门户,其后大都在淮城,在城区有邹氏是一家之说。
    按淮安邹氏家谱辈份,“仲”字辈以下,为“龙”、“锡”、“兆”、“家”等。
    现无法弄清,我们的高祖是从安徽何处而来?特征寻线索。


作者:古往今来 (2017/3/29 16:22:41)   回复此贴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2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邹氏论坛  执行时间:85.9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邹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