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穿越时空的平民记忆

    中华冯氏网 2012年5月18日 冯氏家族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往何处去?这一连串的自我追问是长存于每个人心中永恒的哲学命题。家谱,可以告诉你答案。

  百姓家族无论大小,不分贵贱,都有着丰富的家族故事。这些细微生动的家族史与个人生命史共同编织着中国历史的长卷。平民化的寻根意识,正以不可小觑的力量,从精英阶层走进千万普通家庭。在泛着岁月光泽的历史黄卷里,古旧家谱中附着的“资治、存史、教化”等诸多人文价值正日益显现……

  家谱,

  给每人一个归依的位置

  家谱也称“族谱”、“宗谱”或“家乘”,是同宗共族的血缘集团用来记载本族世系事迹的历史典籍。一般记载本族的历史沿革、世系繁衍、居住迁徙、人口流动、山川形胜、族产名绩、科举仕宦、传记艺文、婚丧祀典、族规家法等。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无论赵钱孙李,还是周吴郑王,家家都有一本“账”,姓姓都有一部“书”。

  民谚有云,乱世砸锅造枪炮,盛世修谱建史庙。自古以来,家兴族旺,太平盛世,追根溯源,续修族谱。这些年,修家谱,寻根认亲,在我省民间悄然兴起,并从苏南向苏中、苏北蔓延。

  《中国家谱总目》主编、现年70岁的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研究所所长王鹤鸣看到自己的家谱,是在单位馆藏文献中。那是一套修于1949年的家谱,10多本,铅字印刷。看到王鹤鸣的名字以及出生日期,王老紧闭双眼,泪水无声滑落。他这样描述家谱的现代新定位,“国家撰正史,州县编方志,家族修家谱,成为一种传承有序的人文传统,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历史文化现象。家谱不仅是人们的情感精神寄托,更是研究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料,与正史、方志构成中华历史大厦三大支柱,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记载家国天下的是“大史记”,记载平民百姓的是“小史记”,家谱犹国史也。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在对生命本体的回溯和关照中,在对家族历史的追寻中,生命变得更加具有质感。在这种真实的触摸中,一扇扇记忆之门渐次打开。网友天马行空在博客中记载了“修谱记”:“幼小的时候,对家谱没有过多的了解。只是年三十的晚上,按惯例、随大流跪拜祭奠,之后才能吃到垂涎三尺的年夜饭。现在才知道,家谱上那些密密麻麻的名字,都是曾经的生命符号。哪怕离家再远,都会感知一种若有若无的温暖”。

  人文人文,有人,才有文。家谱不是人口统计表这么简单,而是一部人的学问。武进图书馆地方文献部主任谢达茂说,家谱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家谱的内核。家谱是符号,真正重要之处在于这一符号背后的文化认同。

  春节期间,时值大片《孔子》上映,市民孔建钟特意带着一家人观看。他是孔子家族第74代传人,并被收入全球《孔子世家谱》。作为中国最尊崇的家族,孔子世家谱在中国谱系中占有特殊地位,孔家的行辈历来由各代政府颁布,自明朝始30年一小修、60年一大修。确定是不是孔子后裔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看有没有家谱,能不能和总的孔子家谱对上。孔建钟动情地说,“仿佛一下子拉近了和这位二千多年前先人的距离,既崇敬,也倍感亲切,感觉自己身上也流淌有先人的血液,虽然平凡渺小,但总算有根有据,与这颗大树上光辉灿烂的果实,同源同种,血脉相连。”

  孔子世家谱续修委员会江苏地区负责人孔伟东在夫子庙举行的孔子后裔家祭上百感交集,“家谱是什么?是在连绵不断的家族史中给每个人一个有所归依的位置。浸润了血浓于水的寻根之情,不管过多少年,会有人知道你、记住你、认可你,哪怕你再平凡卑微。”

  家谱,

  抢救普通人的历史记忆

  通过家谱,菲律宾原总统阿基诺夫人确认了祖籍在中国福建鸿渐村;香港船王包玉刚查到自己是包公后裔;1997年,当朱棣文教授荣获诺贝尔奖时,就通过媒体明确地表明了自己的祖籍:中国江苏太仓……

  华人寻根被称为“穿越时空的家族聚会”。每一个生命叶片,都因了“根”的滋养,而愈发油翠和充满生机。除了名人传记、大人物传记外,家谱让我们看到了普通百姓的家族变迁。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人都有责任把家族史记录下来。”常州72岁的退休职工冯仁坤去年完成了毗陵四德堂《冯氏家谱》的第八次修订。“小的时候家里有一箱家谱,‘文革’时破四旧烧掉了大半,一卷总谱和我们家的第七卷用蒲包裹起来,藏在猪圈里幸免于难。人年纪一大,就有寻根问祖的愿望,这就叫做慎终追远吧。冯氏家族上届修谱还是民国五年,距今已九十多年,不能让这个根到我手了断了!”

  从2005年开始,冯仁坤骑着电瓶车到处奔波寻找,打听到哪里有冯姓就去拜望,问他们是否同宗,跑遍了百余个村镇。“刚开始太难了,心里没有底,能坚持下来靠的是使命感。”冯仁坤说,冯氏贤二公后裔共有二十七支,涉及三十多个村镇,分布在常州、武进、宜兴、丁山等地。为了对祖宗负责,对子孙负责,凡是老谱有记载的地方,他不断扩大寻找半径,为了寻访一户后裔,披星戴月、五赴家宅。

  相比于冯仁坤的坚持,朱炳国可以说是狂热。他因收藏和家谱结缘,并孜孜不倦将家谱研究向一门学科的角度去推动,发起成立了省内第一个市级谱牒文化研究会并担任会长,传播家谱知识,帮助海内外游子寻根问祖。早在上世纪80年代,他就节衣缩食、攒下数十万元收藏了200多部清代、民国年间老谱。著名文史研究专家卞孝萱、美国学者艾尔曼等都曾向他借阅家谱。

  他开设的全国首个家谱陈列馆,令人大开眼界。说家谱是一本家族百科全书并不为过。翻阅家谱,里面记载着大量风土人情、人物事迹、历史掌故、碑文墓葬、诗词书法等。其中最早的是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修的《赵氏宗谱》;最稀有的是光绪年续修的“第五”氏家谱,这个独特的姓氏弥补了《中国家谱总目》中的空白;多的大部头装进几大箱,摞起来比人还高,有的家族却只印一本“单行本”。

  抢救更多普通个体的历史记忆,朱炳国投入了极大的热情,更觉得时不我待。“现在很多珍贵的老谱已经失传,或者流失到国外。在美国,收藏中国家谱最为著名的就是犹他家谱学会,有关中国的家谱就有一万七千多种。溧阳彭氏家谱重修,其家谱分东门、南门两支,南门一支的家谱被美国人收藏,产权属于日本东洋文库。在我们的协助下,经上海图书馆与美国犹他家谱学会协商,后经授权终于花120美元拿到了复制胶片。”

  家谱,

  重建个体的价值和尊严

  家谱是活的精神,涵育了家族的文化,也注入了家族的情愫。继往事知来者,生命与生命间的枝脉牵系,重建了个体的价值和尊严,对一个家族的价值取向、行为模式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家谱寻根的过程中,前人的奋起、磨砺、责任,成为重要的精神财富。家谱的使命就是 “承前启后”,把精神代代相传,其中的家风、家训更有强大的教化作用,让一个家族不偏离主线。

  南通范家四百年文脉不断。在范氏家族博物馆内,收集了宗族的家谱结构图。据家谱记载,范曾先祖上溯至北宋名臣范仲淹,在中国文化史中的大师人物有范应龙、范凤翼、范伯子、范仲林、范罕等。独特的文人家庭环境使范曾在幼年就打下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范曾在自述中说,“言传身教、耳听目染,从幼年开始十分重要,这时的心灵没有被沉重的生活和复杂的社会磨上老茧,柔嫩的美好的心,对世界上的一切,都有最灵敏的感应。”

  “进士生产工厂”、“翰林俱乐部”,这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研究院历史系教授艾尔曼对常州庄氏的评价,“庄家可以称得上是整个清代常州府最重要的文人集团。仅清代,庄族便产生了90名举人,成为精通政务的职业精英。”文史专家吴之光说,苏南望族最大的特点就是重视教育、虚怀若谷。如果仅以功名仕途、政治官宦以及由此相伴而生的财富为倚重,结局必然是“三世而衰”、“五世而斩”,功名总被雨打风吹去。但这些家族从本质上来说,其实是文化型家族,注重精神活动,家学世代传授,祖孙同治学问,文化实力历久弥盛。庄氏子弟热衷研究学问,绘画篆刻,90多人著作传世,著作近400部。

  修一家之谱,看家族之兴替。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同的家族兴衰起落,但在后人看来,轻轻拂去岁月的尘埃,她的美丽依然璀璨夺目。52岁的卞有成是一名农民企业家。他的名片上,印着卞氏五十五世孙。说起家族的历史,他充满敬畏。“卞氏以‘忠孝节义’传家,崇勤俭,古有热心慈善的清逸公,为民赈灾;近有清末保台抗法英雄卞宗彬,两袖清风,一生清廉。”

  走进胜西村,一长排民房依河而建,呈官帽形走向。“荫候堂是卞宗彬的故居。卞宗彬授三品衔,过世时仅有良田十多亩;这是明代的八角井,至今井水充盈清澈。”在卞有成眼里,村里的一草一木、一桥一屋,都流淌着历史的韵味,叙述着祖先的荣光。卞有成现在丢下了自己的生意,忙着接续历史。一是续修70多年没修的《胜西卞氏族谱》,二是保护900年历史的胜西古村落。

  更多像卞有成这样的普通人,开始回望历史并书写历史。普通人微观世界的点点滴滴,折射出更真实的世事变迁。剥去寻根热、家谱热的热闹外衣,家谱实际上是一个上行下效、从我做起的建构过程,影响着我们行走的方向。可以说,以己之力,你就在创造着自己家族的历史。

 


分享按钮>>冯国璋 北洋武将的三次抉择
>>海南澄迈石石矍:奇名?奇港?奇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