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氏宗祠旧貌换新颜

    中华吴氏网 2012年5月14日 吴氏家族


   新会区古井镇文楼吴姓村民,源于周代,自宋末从江苏太湖迁入广东新会繁衍至今。文楼吴氏家族人才辈出,曾任人民日报总编辑兼新华社社长的吴冷西便是古井文楼人。

  吴氏宗祠是新会区面积最大、民间保留较为完好的古祠堂之一。据记载,吴氏宗祠上一次重修,是在清光绪年间(即1898年或1899年),1900年完工,与耸立在后面的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炳阁融为一体,成为一个建筑群。该祠堂的建筑平面布局为三进院落,呈“饱虎伸腰”之势,中座比前后座高近一倍,祠堂门口被称为“虎口”,文炳阁是虎尾。建筑气魄宏大,设计精巧,装饰华美,整体保存了木雕、石雕、砖雕、灰塑等岭南古建筑特色。一般祠堂高度不超过10米,以圆柱为主柱,但吴氏宗祠中座高为13米,还有4条高10.7米的粗大坤甸方柱作为主柱,在岭南祠堂建筑中极具代表性,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文炳阁为7层仿楼阁式砖室塔,高约28米,被当地人称为“奎阁”,也叫作“文笔”,祈望历代出文人,文化昌盛。吴氏宗祠历经百年沧桑,大部份地方已经残破,有些屋体还被改建。为了保护好这一村落文化遗产,2007年文楼海内外乡亲捐资重修,今年7月完工。重修后的吴氏宗祠成为一座光彩夺目、美轮美奂的乡间建筑。

  【现场探访】

  新修宗祠呈“饱虎伸腰”之势

  阳光下的吴氏宗祠,庄严而大气。斑驳的青砖、错落有致的白瓦、灰黑的墙椽、石雕的麒麟,无不显现出吴氏家族曾经的富有和豪气。走近祠堂,只见墙壁用特殊的青砖经手工打磨后砌成,磨灰缝隙薄如纸,垂直度、水平度堪称一绝。建筑气魄宏大、设计精巧、装饰华美,保存了木雕、石雕、砖雕、灰塑等岭南古建筑的特色。

  门口正面“吴氏宗祠”四个醒目刚劲的石刻大字,为“武林王堃”所书。宗祠中厅在东西两条方柱正中,悬挂一大块木板横牌匾,写着“崇让堂”三个凸体字,是督学使者“樊泽达”所书。一般的祠堂高度不超过10米,以圆柱为主柱,但吴氏宗祠中座高达13米,还有4条高10.7米的粗大坤甸方柱作为主柱,在岭南祠堂建筑中颇有代表性,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宗祠正面大门口前近1米处,装铁栅栏,与两侧傍祠平过,门侧缩藏两边砌石台,石台上曾悬挂两盏书有“瑞安正堂”字样的大红灯笼,过去凡节日和农历初一、十五,便点燃灯笼内的红烛,照耀着宗祠,也照亮了文楼子孙的心。

  宗祠第三进的阔度与第一二进相符,明桁59瓦桁,约9米,后墙高约4米,壁上画朱熹像,曾为“崇让学校”教室,后人称“大公仔课堂”。宗祠后面茶山脚下建的塔叫“文炳阁”,该阁有石刻楹联;“文章光壁府”“炳蔚耀星垣”。“章”字一竖出头,寓意“文章通天”。塔的“凌云”二字刻在第六层,而非最高的第七层,寓意“更上一层楼”。人们称之为“虎尾”。该阁初建是五层,后加建两层,共七层。“文炳阁”几经风雨雷电、虫蛀木料,1984年重修,现已被列为新会区文物保护单位。“文炳阁”在文楼人的心目中就是一支“文笔”,是文楼几百年耕读文化的传承。文楼村多出文人,曾经担任过新华社社长的吴冷西就是出生在这里。

  据介绍,距离宗祠约1000米的西北角,以前建有一座八角形小塔,叫“奎阁”。门口石刻楹联:“奎垣腾万丈”“壁府耀三台”,座北向南,与宗祠和文炳阁,遥遥相望,人们称它为“虎轭”,但“虎轭”不幸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遭拆毁。扩建改造的吴氏宗祠建筑取“饱虎伸腰”形,吴氏宗祠中座为“虎躯”,茶山脚下“文炳阁”为虎尾,“奎阁”为虎轭。祠堂中座比前后座高出一倍,好像老虎食饱了而伸腰弓起背脊的样子。

  12幅古壁画重见天日

  吴氏宗祠墙壁内有12幅壁画,其中有5幅为人物画,有7幅是山水花鸟画。最大的一幅是在二进厅堂正中的“八仙图”,宽5.8米,高1.08米,其中有“英雄大会”、“南山双寿”等场景。苍劲有力的古松图、神情恬静的人物图……据介绍,这批壁画是吴氏宗祠于去年进行修复时被人“意外发现”才重现天日的,引起了文物专家的关注。经初步鉴定,这12幅壁画是建筑祠堂时所作的吉庆图案,疑为清末时期作品。为了保护好这些文化遗产,文楼村特别邀请了广州美术学院的有关专家,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壁画进行了细心修补。

  课室有朱熹画像

  据当地老人吴大爷介绍,他小时候初入学校,是在吴氏宗祠第三进上课,墙上画有一个“大人物”,叫做“大公仔”。这个课室也被戏称为“大公仔课堂”。他刚入学校读幼儿班,什么也不懂,只见到墙壁上的“公仔”很大,便叫“大公仔”。这个“大公仔”一直留在他的记忆中,连同儿时的很多趣事。

  去年,吴氏宗祠重修,对墙壁进行清洗,被掩盖了大半个世纪的“大公仔”被洗出来,可惜的是,“大公仔”的上半身已无法重现。经当地老人家回忆,这个“大公仔”并非孔子画像,而是宋朝理学家朱熹的画像。老人们说,朱熹画像位于太祖祠的中轴线上。文楼之所以出很多文人,与朱熹画像有一定关系,所以他们建议一定要把它修复好,重现昔日的光辉。

  吴氏宗祠屡遭拆补

  1914年,文楼乡亲吴步蟾等有识之士,创办文楼崇让学校,初以吴氏宗祠和附近的祠堂为教室。几年后,再兼用宗祠第三进和东侧傍祠为宿舍区。校方为了让学生不干扰乡亲们的议事,在第一、二进的天井东面的圆门口设置铁栏杆,还规定学生不准擅入中厅和西侧傍祠。

  1950年前,宗祠中座作为家乡族正、乡绅、耆老们议事、排难解非、调解民事的地方,设神台承装神主,以供乡民敬拜列祖列宗。1950年后,前座和中座曾作为古井地区大粮仓,布局必须适应存粮保粮之用,而略有改动。后来文楼学校又以此为教导的地方和老师办公用地,为了符合教学的需要,也作过拆补。至上世纪60年代中期,吴氏宗祠后座遭台风所袭,屋顶倒塌。上世纪70年代起,吴氏宗祠绝大部分为学校和古井教育办所用,两侧傍祠尾座被改建为混凝土两层结构;整个第三进墙外又筑水泥平台镶入墙去,致使第三进面目全非。庆幸的是,宗祠的第一进和第二进结构完整无大碍,但年久失修,水渍虫蛀,瓦面杉角有些残烂。上级部门定中座为危房。在1989年文楼中、小学校新建教学楼竣工后,中座被关闭停止使用。

  1984年,文楼校友会筹备委员会成立,创刊《文楼乡音》时因无会址,古井政府又将东侧傍祠前座建筑拆除,加建为混凝土二楼,作为会址,直至1989年底“健青学社纪念楼”建成,才搬离吴氏宗祠。1995年,“文楼幼儿园”因园址不敷应用,于是迁往宗祠第一进,直至1998年8月新建“幼儿园”建成才迁出。

  【知情者说】

  吴氏宗祠应有200多年历史

  吴氏宗祠在去年修缮中,各媒体采访文楼乡亲了解到,“吴氏宗祠于清光绪二十四年即1898年动工兴建,1900年建成……”针对媒体报道该宗祠有100多年历史的说法,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文史爱好者吴荣经过考证指出:“吴氏宗祠不只有100多年历史”,但他也无法证明吴氏宗祠到底建于何时。

  吴荣考证文楼族谱发现,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文楼乡亲请高州府电白县亭梓乡吴让德改造重修吴氏宗祠,至光绪二十六年(1900)十月二十六日入伙,请番禺翰林院庶吉士伯庸功溥到来点主拜祠。吴让德撰碑文刻石于义勇祠右墙壁上以记重修之事。碑文内有记:“……闭塞后面巽窗,宜开前乾窗,祠前照墙横拆一半高,宜青云巷左右照墙拆清楚,又在大月门边巷上再造照墙,尺寸不移改,收纳前面六白生气。兼开坎窗,闭塞坤窗……。”

  “这证实了100多年前,文楼乡亲对原有的吴氏宗祠进行重修改造,并不是新建。”吴荣认为,吴氏宗祠距今最少应有200多年历史。

 


分享按钮>>吴氏瓦片来自丰州张氏古厝
>>古色古香的村落祠堂――红安县八里镇陡山村